吳寶剛,楊澤宇,李乃靜,李 巖,白 雪,闞 亮,周 勇,李 麗,王 超
?
纈沙坦或替米沙坦聯(lián)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壓治療中的效果評價
吳寶剛a,楊澤宇b,李乃靜a,李 巖a,白 雪a,闞 亮a,周 勇a,李 麗a,王 超a
目的 評估纈沙坦或替米沙坦與氨氯地平聯(lián)合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臨床療效及效價分析。方法選擇2014年9-11月我院確診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200例,隨機分為2組,纈沙坦組(纈沙坦80 mg,氨氯地平5 mg,1次/d)和替米沙坦組(替米沙坦40 mg,氨氯地平5 mg,1次/d),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及效價比。結果治療8周后,纈沙坦組總有效率為94%,替米沙坦組總有效率為9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替米沙坦組藥物經(jīng)濟學價值高于纈沙坦組。 結論 纈沙坦或替米沙坦聯(lián)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壓治療中的降壓效果滿意,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替米沙坦聯(lián)合氨氯地平治療更能節(jié)約用藥成本。
纈沙坦;替米沙坦;氨氯地平;高血壓
高血壓是引起心腦血管事件的最主要的危險因素之一[1]。目前,我國高血壓患病人數(shù)已超過2億,但70%的高血壓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 在已知患高血壓的人群中,也有約 50%的患者沒有接受治療,其中,有75%的患者血壓沒有達到目標水平[2]。高血壓的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患者需終身規(guī)律服藥來控制血壓。高血壓及其并發(fā)癥治療所需的各種費用,為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而藥物的降壓療效可以受高血壓的類型、年齡、種族及病理機制等因素的影響,必須進行個體化給藥[3-5]。兩種作用機制不同的降壓藥物聯(lián)合應用能使降壓效果更加明顯,同時減少每種降壓藥物的用藥劑量,明顯降低單一用藥造成的嚴重不良反應。此外,尋找效價比高的藥物也是廣大醫(yī)務工作者及患者關心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本研究觀察了纈沙坦及替米沙坦分別與氨氯地平聯(lián)合,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臨床療效及效價分析,以期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9-11月我院確診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200例,其中男108例,女 92例,平均年齡(55.48±5.32)歲。所有入選患者的診斷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版)[2],收縮壓/舒張壓≥140/90 mmHg,并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糖尿病、其他器質性心臟病、重度慢阻肺、嚴重腦血管病、電解質紊亂、免疫系統(tǒng)疾病、惡性腫瘤及藥物過敏者。所有參加本研究的對象都事先征得同意,在接受檢查前均記錄年齡、身高、體重和既往史。將200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纈沙坦組和替米沙坦組。纈沙坦組100例,男55例,女45例,平均年齡(55.79±5.63)歲,高血壓病程平均5.75(3~8)年。替米沙坦組100例,男53例,女47例,平均年齡(55.21±5.16)歲,高血壓病程平均5.98(3.5~8)年。兩組高血壓患者一般基線資料比較見表1,病例分布均衡,具有可比性。
表1 纈沙坦組與替米沙坦組一般基線資料比較
1.2 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前均停用原降壓藥物2周。纈沙坦組給予口服纈沙坦80 mg(諾華制藥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J20060003)和氨氯地平5 mg(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H10950224),1次/d。替米沙坦組給予口服替米沙坦40 mg(勃林格殷格翰制藥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J20090089)和氨氯地平5 mg,1次/d。兩組均在每日清晨6∶00~7∶00給藥。觀察期間,鹽攝入和非藥物治療措施保持不變,不使用影響血脂和血糖代謝的藥物,并禁用任何可能影響血壓的藥物。血壓控制不滿意須加用其他降壓藥物,或者出現(xiàn)不能耐受的不良反應的患者退出試驗。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用藥前測量3次非同日血壓,取平均值作為治療前血壓。療程結束前1周測量3次非同日血壓,取平均值作為治療后血壓。②兩組患者均于服藥后0.5、1 h測血壓 1次,以后每日測血壓2次,分別在早晨7∶00~8∶00和下午16∶00~17∶00測量,觀察期為8周。③用藥前后常規(guī)化驗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記錄由患者發(fā)現(xiàn)或由醫(yī)生觀察發(fā)現(xiàn)的藥物不良反應。④成本計算:由于本組試驗的高血壓患者試驗前后的檢測項目均相同,可剔除掛號費、診查費、住院費、護理費、實驗室檢查費,為便于成本計算,只計算降壓治療的藥品所需的費用。纈沙坦1粒/d,8周需8盒(56粒);替米沙坦0.5片/d,8周需4盒(28片);絡活喜1片/d,8周需8盒(56片)。按我院藥品零售價計算,每位纈沙坦組患者治療8周的藥品費用:45.79×8+38.09×8=671.04元;每位替米沙坦組患者治療8周的藥品費用:45.59×4+38.09×8=487.08元。
1.4 療效判斷標準[6]①顯效:DBP 下降≥10 mmHg并降至正?;蛳陆?0 mmHg以上者;②有效:DBP 下降<10 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Hg者;③無效:未達到上述水平者。
2.1 兩組患者治療8周后療效情況比較 服藥后第2周開始,兩組患者SBP、DBP 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均<0.05),在整個治療期間患者血壓持續(xù)平穩(wěn)下降。治療2、4、8周,SBP、DBP 下降值兩組患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的總有效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3。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比較(mmHg)
2.2 治療8周后兩組患者的效-價比較 治療8周后替米沙坦組效-價比高,見表4。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纈沙坦組2例出現(xiàn)頭痛,1例出現(xiàn)頭暈,1例出現(xiàn)下肢水腫,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替米沙坦組1例出現(xiàn)頭痛,1例出現(xiàn)頭暈,1例出現(xiàn)下肢水腫,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患者均能完成8周療程,無不可耐受的不良反應發(fā)生。
表3 兩組患者治療8周后療效比較(例)
表4 兩組患者治療8周后效-價比較
治療高血壓的基礎是降低血壓,但使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長期穩(wěn)定在理想范圍內(nèi)更加重要。最好應用1次/d給藥并能有效維持24 h作用的藥物,最終達到減少并發(fā)癥,降低心腦血管發(fā)病和死亡的總危險。因此,理想的降壓藥物需符合以下基本條件:平穩(wěn)、有效降壓;安全、不良反應少;服藥簡便,依從性好。此外,還需要考慮患者的個體差異和經(jīng)濟承受能力。而臨床上多數(shù)患者就診時,血壓多為2級或以上,且以收縮壓升高最明顯,故單用一種降壓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聯(lián)合用藥以有效降低靶器官損害[7-8]。
氨氯地平片是常用的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心肌和平滑肌細胞收縮舒張功能的維持依靠胞漿內(nèi)外鈣離子的流動。而氨氯地平可以選擇性地對心肌和平滑肌細胞的鈣離子跨膜通道進行抑制,其與鈣通道的相互作用決定于它與受體位點作用的速率,因此,該藥發(fā)揮作用需要一定的時間。氨氯地平主要通過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對外周動脈血管起到一定程度的舒張作用,從而減輕心臟后負荷,使血壓下降[9]。
替米沙坦屬于非肽類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的一種,與臨床中常用的其他ARB有著不同的組成結構。其對血管緊張素AT1受體具有較強的選擇性,比對AT2受體的作用約強2萬倍,并明顯高于其他ARB受體的選擇性。替米沙坦的耐受性與安慰劑相似,其半衰期能達到48 h,單次用藥的持續(xù)作用時間可達24 h,藥效平緩且持續(xù),降壓效果顯著,可以有效地保護靶器官,具有明顯改善患者心功能的效果[10-12]。
纈沙坦也是一種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口服效果較好,并且特異性較高,可以選擇性地對受體亞型進行干預。纈沙坦可以使受體功能關閉,導致血管緊張素的分泌增加。另外它會刺激依然具有功能的受體,同時拮抗受體的作用,達到降壓的效果[13-19]。
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以及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都能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所以兩者有協(xié)同作用。除此之外,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引起的交感神經(jīng)活性增強及踝部水腫也可被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所抵消。在本研究中,應用纈沙坦或替米沙坦聯(lián)合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不但提高了藥物的降壓療效,而且可以明顯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20-21]。
在應用藥物治療疾病時,除了關注藥物的治療效果外,還要關注治療過程中產(chǎn)生的醫(yī)療成本,醫(yī)療成本過高可增加患者經(jīng)濟負擔,影響臨床治療效果,所以在選擇治療方案時,要同時注意藥物的療效以及產(chǎn)生的治療成本[22-23]。效-價比較是尋找得到的效果和所需價格(即成本)的最佳結合點,即以最小的醫(yī)療經(jīng)濟學及毒副反應代價獲取最佳的治療效果。效-價比(E/C),表示單位成本所得到的效果,在花費同樣成本的情況下,所得到的效果越大,即該比值越高,表示該方案實際意義越大[24-25]。本文選擇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比較了纈沙坦與替米沙坦分別聯(lián)合氨氯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效-價比。研究結果表明,纈沙坦組與替米沙坦組的降壓效果大致相當,但考慮到藥品價格,替米沙坦組的效-價比高于纈沙坦組。因此,替米沙坦聯(lián)合氨氯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不但降壓效果好,而且與纈沙坦聯(lián)合氨氯地平比較,具有更高的藥物經(jīng)濟學價值。
[1] 吳澤兵,張穎,余其貴,等.纈沙坦聯(lián)合地平或氨氯噻嗪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的影響[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2,40(1):8-13.
[2]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08.
[3] 陳勝文.纈沙坦聯(lián)合氨氯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療效及對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現(xiàn)代醫(yī)院,2010,10(6):49-50.
[4] 楊彬,成蓓,王秋芬,等.纈沙坦聯(lián)合氨氯地平對高血壓患者腎功能保護作用的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13(12):1084-1086.
[5] 譚靜,華琦,聞靜,等.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大動脈僵硬度與肌酐清除率的相關性[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2:388-391.
[6] 胡大一,馬長生.心臟病學實踐2008-規(guī)范化治療[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30-142.
[7]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等.新編藥物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
[8] 張巖冰,胡善聯(lián),宋哲豪,等.氨氯地平-纈沙坦復合片的藥物經(jīng)濟學研究[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0,29:143-147.
[9] 劉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療高血壓臨床療效探討[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15(8):1405,1407.
[10]周建敏,郭文建,于榮強.替米沙坦對高血壓伴代謝綜合征患者血脂及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2013,8(9):1222-1223.
[11]林丹丹,路紅.替米沙坦和苯磺酸氨氯地平聯(lián)合降壓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心腎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1):5291-5293.
[12]錢虹.替米沙坦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脂代謝紊亂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2014,9(1):62-65.
[13]黃漢菊,盧建雄,楊月嫦,等.纈沙坦聯(lián)合氨氯地平治療社區(qū)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9):2154-2155.
[14]李亞雄.纈沙坦聯(lián)合美托洛爾對高血壓病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影響[J].中國醫(yī)師雜志,2013,15(10):1422-1423.
[15]何中涵,廖華,陳曼華.纈沙坦與氨氯地平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清瘦素、脂聯(lián)素水平的影響[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9(11):1839-1841.
[16]劉懷昌,吳華鋒,高素琴,等.纈沙坦氨氯地平片對高血壓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動脈彈性的影響[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4,29(2):129-132.
[17]孫曙平.不同劑量纈沙坦聯(lián)合氨氯地平治療老年高血壓的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1(4):81-83.
[18]黃霞靖,陳桂紅.左旋氨氯地平聯(lián)合纈沙坦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8(1):142-143.
[19]李鴻娟.左旋氨氯地平片聯(lián)合纈沙坦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3):64-65.
[20]韓友萍.替米沙坦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聯(lián)用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8(12):1802-1803.
[21]胡德永,方麗,王佳帥,等.纈沙坦聯(lián)合氨氯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療效觀察及對紅細胞分布寬度的影響[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2,35(22):32-35.
[22]陳衛(wèi)彤.非洛地平片與非洛地平緩釋片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效果及成本分析[J].醫(yī)藥前沿,2012,(21):333.
[23]陳玲園,黃天國,刁麗春.2種非洛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成本—效果分析[J].西北藥學雜志,2011,26(3):216-217.
[24]徐端正.藥物經(jīng)濟學及其分析[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0,19(2):139-142.
[25]顧海,李洪超.藥物經(jīng)濟學成本—效果分析應用的相關問題探討[J].中國藥房,2004,15(11):674-675.
Effect evaluation of valsartan or telmisartan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WU Bao-ganga,YANG Ze-yub,LI Nai-jinga,LI Yana,BAI Xuea,KAN Lianga,ZHOU Yonga,LI Lia,WANG Chaoa
(a.Geriatric Department,b.Ultrasound Department,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4)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valsartan or telmisartan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Methods200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 in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valsartan group was given valsartan 80 mg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5 mg,once daily,telmisartan group was given telmisartan 40 mg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5 mg,once daily.The clinical effect,adverse reactions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8 weeks′ treatment,the total efficacy rate of valsartan group was 94%,while it was 95% in telmisartan group,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otal efficacy rate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In terms of cost-effectiveness,telmisartan group was better than valsartan group.ConclusionValsartan or telmisartan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s perfect with low adverse reaction rates, and the cost of telmisartan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 treatment is lower.
Valsartan; Telmisartan; Amlodipine; Hypertension
2014-12-30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a.老年科,b.超聲科,沈陽 110004
10.14053/j.cnki.ppcr.20150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