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芳
(山西省陽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山西陽泉045000)
高鉀血癥患者在心內科監(jiān)護室的臨床觀察與護理
李靜芳
(山西省陽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山西陽泉045000)
目的:探討和總結高鉀血癥患者在心內科進行臨床觀察與護理的措施,為心內科高鉀血癥患者的臨床護理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方法:對我院收治的高鉀血癥患者進行全面的臨床觀察與護理,具體內容為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和對癥護理,對患者進行優(yōu)質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和健康宣傳教育。結果:經2天觀察護理后,患者無死亡發(fā)生,42例患者血清鉀離子維持在正常水平且病情逐漸好轉,4例患者病情嚴重繼續(xù)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在護理期間患者均無明顯并發(fā)癥發(fā)生。結論:對高鉀血癥患者做好全面的臨床觀察與護理能夠減少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和促進患者康復。
高鉀血癥;心內科監(jiān)護室;護理
近些年,由于臨床心內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卡托普利類藥物和保鉀利尿劑安體舒通藥物的廣泛應用,高鉀血癥在心內科患者的發(fā)病率在逐年增加。除了對癥治療外,臨床觀察和全面護理也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的重要組成部分?,F(xiàn)將我院近幾年對心內科監(jiān)護室高鉀血癥患者的臨床觀察和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10月~2013年10月診斷并收治的高鉀血癥患者46例為護理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 22例,患者年齡為32~75歲,平均年齡為(58.5±2.7)歲,患者血清鉀離子在6.01~8.98mmol/L,平均為(7.03±0.75)mmol/L?;颊呋加懈哐獕?8例,既往有冠心病13例,患有急性或慢性心力衰竭15例?;颊呔驮\前長期服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保鉀類利尿劑36例,在醫(yī)院住院治療過程中由于心率失常導致的高鉀血癥患者10例。所有患者入院均經心電圖檢查出現(xiàn)T波高尖和P波幅度下降,其中出現(xiàn)房室傳導阻滯8例,竇房傳導阻滯15例,左束支或右束支傳導阻滯12例,其他心動過緩患者11例。
1.2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停止含鉀藥物的使用,對患者靜脈滴注10%葡萄糖酸鈣20mL,靜脈滴注5%NaHCO360~100mL并加用呋塞米25mL靜滴,同時使用25%葡萄糖液100mL+加胰島素6~8U靜滴,積極對抗心律失常。
1.3 臨床護理方法
1.3.1 密切觀察病情和護理
高鉀血癥患者入住心內科監(jiān)護室后立即進行常規(guī)吸氧治療,并給予全程心電監(jiān)護,責任護士應每隔30min觀察心電圖變化,并準確記錄心電圖波形,當心電圖持續(xù)出現(xiàn)T波高聳和QRS增寬或出現(xiàn)P波消失等改變時應及時報告主管醫(yī)師并及時做相應檢查防止患者病情加重。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全身變化情況,尤其是對血液透析患者應從意識、體溫、皮膚顏色和呼吸等方面進行密切觀察,若患者出現(xiàn)皮膚蒼白和四肢濕冷應做好保溫護理工作,患者若出現(xiàn)呼吸困難和心動過緩、意識模糊等臨床變化時應警惕高鉀血癥發(fā)生,護理人員及醫(yī)師應做好緊急對癥處理。在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準確記錄患者24小時內液體的出入量,保持電解質平衡,每天按時測量患者血鉀和尿液滲透壓以及腎功能變化情況,若出現(xiàn)血鉀升高和尿滲透壓異常等變化應及時對癥治療和護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保持適當體位,特別是對意識模糊和血液透析患者應保持頭偏向一側,防止患者出現(xiàn)嘔吐或誤吸等情況的發(fā)生。在輸液過程中應注意液體滴速,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1]。
1.3.2 心理護理
高鉀血癥患者由于肢體麻木乏力以及肌肉酸痛等臨床表現(xiàn),所以患者在入院時經常出現(xiàn)緊張焦慮等心理反應,在心內科監(jiān)護室內很多患者對環(huán)境和各種監(jiān)護儀器會產生陌生、恐懼和煩躁不安等心理反應,很多患者甚至拒絕接受治療。所以患者入院后責任護士應主動熱情與患者進行交流,帶領患者及家屬熟悉病房內環(huán)境,并詳細向患者介紹心內科監(jiān)護室內設施和治療流程,特別是各種監(jiān)護儀的重要功能和使用目的,使患者盡量接受[2]。在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加強床旁巡視工作,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增加醫(yī)患之間的互信,用鼓勵安慰的話語盡量消除患者緊張焦慮等心理反應。
1.3.3 飲食護理
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做好飲食護理工作,根據(jù)病情變化對患者飲食量和次數(shù)進行科學調理,主要以易消化的蔬菜和水果為主,同時禁食土豆、動物內臟、香蕉、蘋果以及海帶等富含鉀的食物。對患有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應嚴格限制鈉鹽和水的攝入,在治療過程中患者腎功能較差時應限制蛋白質含量,盡量避免牛奶和瘦肉等食物的攝入。
1.3.4 健康宣傳教育
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向患者和家屬講解高鉀血癥的危害及預防和處理方法。熟悉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鉀含量豐富的食物,并在飲食時應盡量減少或避免高鉀食物的攝入,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保持大便通暢來促進鉀的排泄。在藥物治療過程中應了解含有高鉀的中草藥如益母草、青蒿、知柏八味丸等,若不能避免服用應詳細向醫(yī)師詢問服用方法盡量減少鉀離子的攝入。對高血壓患者應謹慎服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等?;颊呙刻鞈3至己玫纳盍晳T,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同時保持良好心情,避免緊張焦慮和煩躁不安等不良情緒。
經過2d觀察護理后,無1例患者發(fā)生死亡,其中42例患者血清鉀離子維持在正常水平,后轉至普通病房治療護理,4例患者由于病情嚴重繼續(xù)進行血液透析治療,5d后血鉀降至正常水平,患者在護理期間未出現(xiàn)嚴重心律失常、呼吸困難、嘔吐和誤吸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患者對護理服務均持滿意態(tài)度。
本組研究的高鉀血癥患者主要是由于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以及安體舒通等藥物而導致血鉀升高和尿鉀排泄降低而引起,現(xiàn)代研究表明,高血鉀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各種心率失常而出現(xiàn)T波增高、QRS波增寬以及P波消失等一系列心電圖改變,患者一般病情較重,在對癥治療過程中應在心內科進行臨床觀察護理。護理人員應經常巡視病房,密切觀察心電圖變化可了解病情變化情況,對患者意識、皮膚顏色和溫度、四肢神經肌肉系統(tǒng)進行密切觀察并經常詢問患者主訴可有助于醫(yī)護人員及時判斷患者癥狀變化和做好護理工作,可預防和控制病情,對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血清鉀離子濃度和腎功能情況可起到動態(tài)治療的目的,能夠及時作出用藥調整。治療中做好心理護理工作不但能夠增加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和配合的積極性,還能減少交感神經系統(tǒng)興奮和血壓波動,對高血鉀引起的神經肌肉癥狀具有緩解作用。做好飲食護理能夠減少患者血鉀的攝入和增強營養(yǎng),對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幫助。對患者進行宣傳教育,盡量減少含鉀藥物的攝入也是避免和減少高鉀血癥發(fā)生的重要途徑之一。
[1]陳耀華.家族性假性高鉀血癥一種新的綜合征[J].右江醫(yī)學,2012,12(1):331.
[2]張永超,熊利明,胡建人.高鉀血癥的急診診斷及處理[J].中國醫(yī)刊,2011,14(6):42.
R473
B
1002-2376(2015)07-0203-02
2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