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結合工作實際,闡述了高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以學?;顒?、文化和理為三個主要載體,嘗試性提出具體建議,落實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供教育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載體
青少年的成長關系到祖國未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歷來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在社會變革轉型的新的歷史時期,高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但在這一過程中卻又不斷受到多元文化特別是網(wǎng)絡文化的沖擊,不斷受到社會上各種不良思潮的影響和滲透,不斷受到不同人生價值取向和不同思想觀念的困擾。加上“90”后的高中生們自身追求獨立、自由及其判逆、可塑的特征,這些都給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如何才能適應時代要求,有的放矢的做好這一工作,對各級教育部門和廣大教育工作者來說,不僅是責任和使命,更是科學和課題。廣大教育工作者為此進行了不懈的思考、探索和實踐。筆者認為抓好活動、文化、和管理三個基本載體,做實做好工作,才能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F(xiàn)結合學校實際,淺議如下。
一、注重抓好活動載體,寓教于樂,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召力
活動就其一般概念來說,就是指人們?yōu)榱四撤N目的而采取的行動。高中立德樹人的活動載體,就是教育部門和教育工作者為教育感化學生開展的各類活動。這種方式的實質(zhì)是學生的自我參與、自我教育。與單純地上幾堂政治課、幾場主體教育講座相比,把教育內(nèi)容滲透進多姿多彩的活動之中,讓學生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效果更好。前者是單項灌輸、空洞說教,而后者是雙向互動、寓教于樂。其吸引力、感染力更強。特別是對于“90后的”高中生而言,他們正在由少年向青年過渡,追求自由、獨立,可塑而又判逆,經(jīng)過小學、初中教育,又有了一定的文化積累,在這種情況下,用他們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來熏陶教育他們就顯得尤為重要。
學校應該注重抓好活動載體,從學生入校開始軍訓,配套進行一周的新生入學專題教育(例如參觀名校輝煌校史展覽、校風校紀等專題德育教育活動),到高三臨近畢業(yè)組織專家學者進行自信、成功等專題教育輔導、十八歲成人儀式活動;從圍繞教學在學生中評選“學習進步之星”活動,到課余時間組織多類型、多層次的學生社團和文體娛樂活動;從全校根據(jù)黨的教育方針部署的主題教育,到各個班級安排的具體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從學習到生活,從課間到課外,從入學到畢業(yè),都沐浴在思想教育活動的陽光里,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實效性。如堅持開展每個班每學期一次社會實踐周活動,即讓學生打掃校園衛(wèi)生,維護校園秩序并參與學校管理(包括對學校衛(wèi)生、出操、就餐等日常工作的檢查評比),能夠極大地鍛煉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二、注重抓好文化載體,文化立校,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凝聚力
校園文化,決定著一個學校的品位,承載著一個學校的靈魂。校園文化主要是在教書育人環(huán)境中,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提高文化素養(yǎng)及審美情操為目的,由廣大師生在教學、生活、科研、娛樂等各方面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和精神的成果。濃郁的文化氛圍不僅可以豐富學生們的物質(zhì)和精神生活,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活潑、愉悅、向上的成長環(huán)境,更可以陶冶升華學生們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為學校形成優(yōu)良校風、提高整體素質(zhì)和育人成果奠基。用文化引領人的思想,其作用最為深刻,用文化來治理學校,其境界最為高尚。文化立校,以文“化”人,正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和終身實踐的目標。
學校應注重抓好文化這一載體?!坝布边^硬,教學及文體設施、文化建筑小品和園林綠化力爭達到一流水準;“軟件”不軟,讓組織、隊伍、活動等都有聲有色。大到例如“文明、振奮、求實、創(chuàng)新”的校訓和“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基”指導思想的確立,小到各種文體活動和教室文化、寢室文化、走廊文化、專欄文化等分項文化的實施,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濃郁的文化氛圍。如以“三美入室”、“四個相互”為主要內(nèi)容進行寢室文化建設,通過把美帶進寢室,帶上床頭,帶入夢鄉(xiāng)和室友相互激勵、幫助、學習、促進,營造和諧融洽的寢室新風尚。學校還可以創(chuàng)辦文學社、管樂隊、廣播臺、電視臺等文化傳媒鼓勵學生組織學生參與。文藝匯演、詩歌朗誦、體育比賽等活動同時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風彩、培養(yǎng)特長人才的平臺。大象無形,潤物無聲,正是文化的引領作用,讓師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心靈得到升華。
三、注重抓好好管理載體,制度“育”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向心力
所謂管理載體,就是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寓于管理之中。通過制定、實施相關的組織紀律、行政獎懲措施和規(guī)章制度來約束、規(guī)范、協(xié)調(diào)學生的行為,從而使學生在嚴格管理的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實踐證明,說服教育方式不是萬能的,它帶替不了制度的制約作用,而管理本身就是一種教育,只有將說理和管理二者相結合,才能使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虛”落到“實”處,才能使學生的行為習慣由“束縛”走向“自覺”,由“他律”走向“自律”。
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學校要緊緊抓住管理這個重要載體。依靠管理本身具有的教育功能,以科學規(guī)范的管理機制催促學生上進,以紀律懲戒的方式引導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可先后制定完善《學生一日常規(guī)》、《教學常規(guī)管理制度》、《“群星燦爛”評價機制》等一整套制度體系,實現(xiàn)從教學到生活,從早上晨讀出操到晚上自習就寢各個管理環(huán)節(jié)的全覆蓋。對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起到重要的養(yǎng)成教育作用,增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正是通過抓好活動、抓好文化和抓好管理載體,才能為學校的教學業(yè)務提升正能量,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好環(huán)境,不斷創(chuàng)造輝煌。筆者總結思考學校工作的實際情況,得到上述幾點深刻的啟示。
作者簡介:張晗笑(1986-),湖北省襄陽市人,學歷:大學本科,襄陽五中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