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完善我國刑事執(zhí)行制度的構想——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之管見

        2015-02-06 15:49:15劉鵬飛,王格,陳嬌
        法制博覽 2015年28期
        關鍵詞:犯罪行為完善

        完善我國刑事執(zhí)行制度的構想*本文為陜西警官職業(yè)學院院級科研項目《完善我國刑事執(zhí)行制度的構想》(YJ1402)的最終研究成果。

        ——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之管見

        劉鵬飛王格陳嬌時晶

        陜西警官職業(yè)學院,陜西西安710043

        摘要:我國當前的刑事執(zhí)行工作,從監(jiān)禁刑執(zhí)行上看存在著諸多問題和困惑。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解決當前監(jiān)獄工作出現的問題和困境。分析構建“犯罪行為矯正所”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的設想,旨在進一步完善我國刑事執(zhí)行制度,促進刑事執(zhí)行的人性化、社會化、現代化和文明化進程。

        關鍵詞:完善;刑事執(zhí)行;犯罪行為;矯正所

        中圖分類號:D924.1

        作者簡介:劉鵬飛(1957-),男,漢族,陜西戶縣人,陜西警官職業(yè)學院教授,警察管理二系主任,研究方向為:憲法、刑事執(zhí)行法;王格(1980-),女,河南洛陽人,漢族,法學碩士,陜西警官職業(yè)學院副教授;陳嬌(1981-),女,陜西榆林人,漢族,陜西警官職業(yè)學院講師;時晶(1978-),女,陜西銅川人,漢族,法學碩士,陜西警官職業(yè)學院副教授。

        一、我國刑事執(zhí)行的現狀

        我國的刑事執(zhí)行工作,從當前情況看,除了死刑立即執(zhí)行外,主要分為監(jiān)禁刑和非監(jiān)禁刑。非監(jiān)禁刑的執(zhí)行目前是由社區(qū)矯正機關承擔,實行社區(qū)矯正。監(jiān)禁刑的執(zhí)行主要是監(jiān)獄來承擔。長期以來,監(jiān)禁刑在我國刑罰執(zhí)行中占據主導地位,監(jiān)獄也一直是我國專門的刑罰執(zhí)行機關。本文主要從監(jiān)禁刑執(zhí)行的角度探討監(jiān)獄在我國刑事執(zhí)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隨著時代的前進,社會的發(fā)展和西方人性化、社會化行刑理念的沖擊和影響,罪犯的管教和管教方式已經不再是監(jiān)獄所能單獨承擔的責任。從監(jiān)獄對罪犯的管理現狀看,主要包括兩個層面:一是由監(jiān)獄來完成對罪犯的懲罰和改造,承擔刑罰執(zhí)行中懲戒和監(jiān)管改造,以預防和減少犯罪的職能;二是解決罪犯與家庭、社會的關系及罪犯的人道化處遇及重新回歸社會等問題。第一個層面的管理,現有監(jiān)獄設置的職能完全能承擔;第二個層面的管理和處置,現有監(jiān)獄的設置和職能很難承擔,但卻超負荷承擔著[1]。

        當前我國監(jiān)獄工作無論從職能、任務和保障方面來看都存在諸多問題和困惑。首先,從職能來說:監(jiān)獄作為刑罰執(zhí)行機關的主體,其職能主要是保證法院判決或裁定的有效執(zhí)行,對罪犯進行懲罰和改造;然而,作為刑事執(zhí)行機關,同時又承擔著將罪犯教育、矯正為守法公民,實現和保障社會和諧的重任。其次,從任務來說:監(jiān)獄既要懲罰犯罪,又要改造罪犯,還要保證國家刑事判決或裁定的有效實施和國家刑事執(zhí)行任務的完成,更要實現罪犯順利回歸社會的目的,確保國家刑事執(zhí)行制度的不斷完善。再次,從保障來說:監(jiān)獄既要保證懲罰犯罪、改造罪犯所必須的各種手段和條件得以正常運行,又要使服刑人員在政治上、經濟上、生活上能享受到公民必須的合法權利和各種社會福利待遇得到保障??梢姳O(jiān)獄工作要做到新形勢下的人性化、社會化、文明化要求,僅靠監(jiān)獄自身的職能和作用是不可能達到的。

        我國的監(jiān)禁率從2000年開始幾乎保持緩慢的上升趨勢。截至2010年的統計數據,我國共有監(jiān)獄675所,其中女子監(jiān)獄34所,未成年犯管教所31所。全國在押犯為165萬名,占人口比率為10萬分之126.2。我國監(jiān)獄管理人員均為人民警察,共有在職監(jiān)獄人民警察28萬余人,與押犯的比率為1∶5.7。在押犯中,重大刑事犯、判刑兩次以上罪犯、女犯、老病殘犯、外國籍犯呈上升趨勢。監(jiān)獄管理方面,我國除了面臨著自然災害、流行疾病等外部因素的壓力之外,由于罪犯人數居高不下、押犯構成日益復雜,監(jiān)獄安全形勢也依然嚴峻[2]。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的生效實施和2012年《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實施,給當前的監(jiān)獄行刑工作帶來新的挑戰(zhàn)。一方面使監(jiān)獄的服刑罪犯服刑時間延長,另一方面也導致每年監(jiān)獄的服刑罪犯人數逐年累積增加。尤其是其中的重刑犯、老年犯會增多。最高法院2012年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工作報告指出,2011年共判處刑事罪犯105.1萬人[3]。根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全國在押犯165萬,比2011年增加1.6萬人,全國監(jiān)獄年均160萬名在押犯。據司法部統計,2013年底,我國總在押人口176.76萬,比2012年增長1.9%。[4]可見,近幾年來,我國監(jiān)獄在押犯數量呈上升趨勢。這些在押犯的教育、養(yǎng)老及醫(yī)療衛(wèi)生和社會保障問題單憑現有的監(jiān)獄顯然無法完成和解決這些問題。監(jiān)獄不能完全解決這些問題,但卻因此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不但影響了監(jiān)獄功能的正常發(fā)揮,而且為刑事執(zhí)行工作的人性化、社會化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二、完善刑事執(zhí)行制度的構想

        從刑事執(zhí)行的定位、工作目的及工作任務和價值取向等方面全面思考,為了解決監(jiān)獄工作當前出現的問題和困境,我們經過調研、論證和分析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建立‘犯罪行為矯正所’的想法,既源于當前監(jiān)、所工作實踐的迫切要求,也有利于解決當前監(jiān)、所工作實際問題,更有利于化解矛盾,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開拓刑事執(zhí)行工作新局面。倘若能夠通過建立犯罪行為矯正制度,實現對犯罪行為和罪犯這一特殊社會群體人性化、社會化分類管理,切實保障這一特殊群體的社會權利的實現,消除這部分人群對社會的仇視和不相容,最大程度地降低違法犯罪率,也算我們?yōu)樯鐣髁艘稽c有益的貢獻。

        提出建立犯罪行為矯正所也是對我國監(jiān)獄種類的完善和豐富。從當前監(jiān)獄的種類看,以與社會的分離程度為分類標準,監(jiān)獄可分為封閉式監(jiān)獄、半開放式監(jiān)獄、開放式監(jiān)獄?,F在,世界上相當一部分國家建立有開放式監(jiān)獄。有的國家的監(jiān)獄分為封閉式、半開放式、開放式監(jiān)獄,而有的國家只分為封閉式和開放式。這是行刑社會化趨勢的必然要求。從我國的情況看,根據《監(jiān)獄法》的規(guī)定,我國監(jiān)獄分類大致分為男犯監(jiān)獄、女犯監(jiān)獄和未成年犯監(jiān)獄三種類型。此外,男犯監(jiān)獄又粗線條地分為重刑犯監(jiān)獄和輕刑犯監(jiān)獄??梢?,我國的監(jiān)獄類型劃分主要是以罪犯性別和成人與否為標準進行劃分設置的,比起一些國家的做法顯得過于原始和簡單。也就是我國監(jiān)獄只有封閉式監(jiān)獄。這對于罪犯的重新社會化是不利的。因此我們認為,監(jiān)獄種類的多樣化,即是改造罪犯的個別化的需要,又是行刑社會化的要求,也是未來刑事司法改革和發(fā)展的趨勢。

        本文提出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之所以采用“犯罪行為”一詞,意在區(qū)別于“違法行為”和“罪犯行為”。違法行為雖寬泛,然因其不受法院判決或裁定之限,要限定行為人的自由似為不妥;而罪犯行為和犯罪行為,前者側重強調人,而后者強調的是行為,而我們研究的主要是對人的行為的矯正,故采用犯罪行為一詞。下文我們將對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的有關構想論述如下。

        (一)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的基本思路

        1.機構設置方案:一是把現有的監(jiān)獄進行整合分化,分出三分之一的監(jiān)獄改造成‘犯罪行為矯正所’;二是將原來一半以上的勞教戒毒所改造為‘犯罪行為矯正所’;三是新建‘犯罪行為矯正所’;可在每省、區(qū)先搞2-3個所進行試點。再根據運行情況,提出下一步改進的思路和方法。鑒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發(fā)展不平衡,進行試點時可以在經濟發(fā)展水平高、條件比較成熟、理念比較先進的地區(qū)進行試點,然后在推廣至全國范圍內。

        2.機構建制及人員組成:‘犯罪行為矯正所’的建制以處級單位為宜,人員組成以監(jiān)所管教人員、民政工作人員、社會其他人員(包括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工作人員等相關人員)組成。探索建立“警察負責、民政主管、社會參與”的管理體制。因為有關罪犯的醫(yī)保、低保事項應由社會保險單位去做。罪犯的社會保障問題,監(jiān)獄不宜參與其中,同時也不宜由司法部門承擔。如果打擊犯罪的結局是由司法部門來提供各項社會保障,不僅違背刑事司法工作追求公正的社會效果,而且難以理解打擊犯罪的刑事法律、刑事政策的前后一致性。更重要的是,犯罪被害人的補償問題始終得不到合理合法的解決、也無人問津,而罪犯卻由司法部門來提供社會保障,實屬本末倒置。罪犯作為社會公民理應以與其他公民一樣由民政部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來提供各項社會保障。這些是由社會管理的格局分工所決定的。因此這里我們提出犯罪行為矯正所的組成人員中應有民政部門的參與和其他社會力量的參與。當然這就需要各級政府部門進行協調。

        3.矯正對象:一是將現有監(jiān)獄的服刑期過半人員,基本符合假釋條件、但還沒報批或未批下來的服刑認罪態(tài)度好的服刑人員納人其中;二是將刑期在3年(或5年)以下且犯罪性質和犯罪后果不嚴重的服刑人員(試點期可先考慮女犯、老年犯、少年犯)納入其中;三是將法院判決或裁定生效的交通肇事犯等無主觀惡意的輕型犯納入其中;四是將擾亂社會治安,破壞、損害公私財產等性質不惡劣,又有悔改之心,且經過法院判決或裁定生效的罪犯納入其中。

        4.矯正的內容和形式:①矯正的內容:包括教育學習(學文化、學技能、接受政治道德教育、心里咨詢等),工作勞動,參與公益活動和義務服務活動。②‘犯罪矯正所’可采取半封閉、半開放的形式,每十天可休息一天,每月可休息2-3天(采取輪休制,每次輪休人數不超過七分之一)休息期間可請假外出,范圍離矯正所原則上不超過2-3公里(為了防止人犯脫逃,可給外出人帶上手腕監(jiān)控表)。③矯正服刑人員家屬每十天可享受探視一次;特殊情況下,在有當地公安機關或司法機關擔保下,可允許其回家處理特殊事項。

        之所以如此考慮,緣于監(jiān)禁刑的弊端。對于監(jiān)禁刑的弊端,很多學者已進行了深刻揭示。比如摩里斯教授認為“自由刑無疑是由人類集團之驅逐,將犯罪人驅逐于較任何普遍社會之條件更壞的地方,而他卻必須由此地重新回到社會上來,故得謂為奇妙而無益的驅逐,受刑人在被驅逐之地不但不可能度過有意義的生活,而且被切斷文化的聯系,損害其心理及社會性,使其社會復歸更困難化?!盵5]再如儲槐植教授指出,在監(jiān)禁刑的執(zhí)行中,存在兩個悖論:一是刑罰的存在以國家與犯人的對立為前提,但監(jiān)禁刑的執(zhí)行又以犯人與國家的合作為條件;二是監(jiān)獄屬性是將犯人與社會的隔離,而監(jiān)獄目標是使犯人回歸社會。監(jiān)獄是封閉社會的產物,由于監(jiān)獄的封閉屬性,社會越封閉監(jiān)獄效能越高,而在開放的社會中,監(jiān)獄的管理難度勢必增大[6]。我們提出建立犯罪行為矯正所,在監(jiān)管方面為服刑的罪犯提供了提前走出監(jiān)獄的機會,提前接觸社會,可以改善罪犯自律力萎縮、意志力喪失、孤僻和頹廢等“監(jiān)獄化”人格現象,同時也為罪犯保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穩(wěn)定的婚姻關系創(chuàng)造了條件,對于罪犯重新適應社會、開始新的生活具有積極意義。

        5.矯正所的職能,我們認為,違法行為矯正所應當具有以下職能:

        一是幫助服刑人員承擔對家庭的撫育、撫養(yǎng)和贍養(yǎng)。封閉的監(jiān)獄生活不僅帶來服刑人員的監(jiān)獄化問題,而且給其家庭生活也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有的罪犯夫妻感情淡漠,婚姻解體;有的罪犯因為服刑難以承擔家庭責任,引發(fā)一系列社會問題。據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對全國31個省的抽樣調查顯示,截至2005年底,在我國監(jiān)獄服刑的156萬在押犯中,有未成年子女的服刑人員近46萬人,占押犯總數的30%左右。調查表明,孩子成為服刑人員,特別是女性服刑人員最大的心理負擔。據調查,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的輟學率為13.1%,與全國中小學生的平均1.28%輟學率相比,差距懸殊。調查還顯示,監(jiān)獄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犯罪占這一群體總數的1.2%,遠遠高于全社會未成年人犯罪率[7]??梢?,如何幫助服刑人員處理好家庭問題、緩解家庭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設想的犯罪行為矯正所,應當具有該方面的職能。

        要實現這方面的職能,可以通過構建多層次的社會救助體系。建國以來,我國一度實行國家包攬福利的制度,但其結果是普遍貧窮,只能基本滿足人民最低層次的生存條件。當前,“福利多元主義”已成為西方國家的主流。它主張社會福利來源的多元化,既不能完全依賴市場,也不能完全依賴國家,福利是全社會的產物[8]。這對我國確定多元主體在社會救助中的角色具有重要的啟示。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經驗,在對罪犯的幫助保障方面,除了發(fā)揮國家的力量,對符合條件的特別困難的罪犯提供低保、或者臨時資金救助以外,還要注重運用家庭、親屬、鄰里等傳統社會資本的力量,以便為罪犯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社會救助體系。當然,各類社會救助機構在工作過程中要注重工作效率,及時向罪犯伸出援助之手。犯罪行為矯正所要發(fā)揮其職能,就需要多途徑、多方面和各類社會機構、社會力量進行廣泛聯系,充分發(fā)揮社會力量在幫助、解決服刑人員困難方面的作用。

        二是幫助服刑人員解決醫(yī)療衛(wèi)生和養(yǎng)老保險問題。服刑人員的醫(yī)療衛(wèi)生和養(yǎng)老保險問題對監(jiān)獄是一個比較大的負擔。監(jiān)獄不可能完全擔負起服刑人員的醫(yī)療和養(yǎng)老保險問題。這里我們提到的是幫助其解決,而非直接負擔。要解決這方面問題,一方面可以依靠罪犯自身,通過多方協調,讓罪犯和社會上其他公民一樣,自愿參加社會統籌的醫(yī)療和養(yǎng)老保險。另一方面就是依靠其他社會力量。對那些無力繳納或者沒有條件參加社會統籌保險的罪犯,盡可能地尋求社會救助。

        三是幫助解決服刑人員的文化教育及職業(yè)技能培訓問題。在幫助罪犯解決生活困難的過程中,促進其就業(yè)無疑是最為積極的措施。而對于服刑的罪犯而言,尤其是在犯罪行為矯正所中服刑的罪犯,都是人身危險性比較小、余刑比較短的罪犯,很快面臨社會的問題,他們今后的就業(yè)問題也就比較突出。要促進他們今后的就業(yè),對其進行文化教育和職業(yè)技能方面的培訓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犯罪行為矯正所應當具有幫助解決服刑人員的文化教育及職業(yè)技能培訓問題這方面的職能。

        (二)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的必要性

        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不是為了適應某個政策要求,也不是心血來潮的創(chuàng)意,而是基于現代刑事執(zhí)行制度人性化、社會化發(fā)展趨勢的必然要求。其必要性有:

        一是有利于分流、化解監(jiān)獄工作重刑、輕刑一鍋煮;好人、壞人無區(qū)別;長期、短期不區(qū)分;相互交叉感染的矛盾和問題。

        二是有利于有效地保障服刑人員合法權益,防止其正當權益遭受非法侵害。

        三是有利于調動服刑人員認罪服法、安心改造,順利回歸社會的積極主動性,樹立重新生活的信心。監(jiān)禁刑的執(zhí)行與促進社會成員終身社會化的社會發(fā)展要求存在著矛盾。保持監(jiān)禁刑原有全面封閉的管理方式,與社會發(fā)展對社會成員終身社會化的迫切要求是矛盾的。原有的行刑方式,無疑加劇了兩者的矛盾。因此,要緩解兩者的矛盾,使罪犯在可能的范圍內最大程度地接受社會化,又實現刑罰的正義,只能增加監(jiān)獄的開放度。

        實際上,我國監(jiān)獄刑罰執(zhí)行的社會化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就已經開始。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監(jiān)獄無論在增大監(jiān)獄活動的開放性上,還是采取具有社會化意義的改革措施上,都有了起步,特別是監(jiān)獄法明文規(guī)定了罪犯暫予監(jiān)外探親制度。只是當時的監(jiān)獄刑罰執(zhí)行社會化推動力度不夠大,與社會的要求有距離。目前推行的社區(qū)矯正制度,正是行刑社會化理念的反映。但對于監(jiān)禁刑的執(zhí)行,如何推進罪犯的重新社會化問題也是我們必須要重視的。犯罪行為矯正所的提出,對推進罪犯社會化具有積極意義;對于監(jiān)獄與社區(qū)的溝通、交接,更趨于自然,也更合理、合情。

        (三)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的可行性

        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不僅是行刑社會化的必然要求,在刑事執(zhí)行制度的改革完善過程中也是可行的。對此,我們可以做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分析:

        1.人道主義。人道主義是刑事執(zhí)行工作中要堅持的原則之一,人道主義不但堅持以人為本,而且把人的需求和人的平等、自由作為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根本目的。這種精神和道德追求是政治文明的標志,也是政府和社會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向善追求的表現。在刑事執(zhí)行制度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過程中,高揚人道主義精神,追求社會化管理,倡導社會責任和政府擔當,是構思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的政治道德基礎。

        2.文明社會既包含物質和精神的需要,更要有思想和文化的追求。管子在《牧民篇》中有一句名言:“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闭f明了“四維”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曾子在《大學》中開宗明義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于親民,止于至善?!闭f明了德、善是做人之本,親民是處事、治國之要。孫中山總結中國文化,提出了八個字:“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古人之言,明鑒后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敬、恕、仁、和”做人之本;人有本、國有法,天地人和興國家,思想解放福國家。[9]可見,在行刑人性化的基礎上,激發(fā)同情觀念、人性關懷和仁愛思想,是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的思想基礎。

        3.民主法治是世界歷史發(fā)展至今最完美的社會制度。當今社會不論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無不以民主法治自封。民主國家的政權是由人民選舉產生的,向人民負責的。政權受民權的約束,民權受法律的保護。法治就是對公民自由、平等、權利的保護和對一切公權的分解、限制和控制。在法治的國家不允許有特權,一切都應以保障人的自由、平等、權利為出發(fā)點??梢?,在執(zhí)法和司法中尊重和倡導人權理念,重視平等精神,樹立自由、平等、公正的民主法治意識,是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的法治基礎。

        4.國家發(fā)展、經濟繁榮昌盛是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的經濟基礎。因為只有國家建設發(fā)展,經濟繁榮昌盛,政府才有錢,才可能拿出錢為社會、為公民提高福利待遇和生活保障。

        5.目前我國推行的社區(qū)矯正工作雖然出現了不少問題,但對于人們行刑理念的轉變,尤其是行刑社會化理念的深入人心具有積極作用,也為人們了解世界文明國家刑事執(zhí)行制度的完善和發(fā)展拓寬了視野。相信今后城鎮(zhèn)化建設和社區(qū)矯正工作的推進一定會為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奠定良好的社會實踐基礎。

        目前,我國在社區(qū)矯正的推行中,存在著假釋率低的問題。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針對假釋適用率低的問題,很多學者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議。比如,有的提出,要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服刑人“放得出”的問題,除了考察研究不同省市社區(qū)矯正部門移交和接收假釋人員的程序,還提出了增設中間監(jiān)禁場所的建議。認為在大中城市根據年均臨近出獄人的比例設置過渡場所,為居無定所、衣食無依、暫無謀生條件的假釋人提供1至3個月棲息之所,能夠在真正意義上打開監(jiān)獄的出口。中間監(jiān)禁場所的意義主要是疏通監(jiān)獄的出口,幫助“三無”假釋人、刑釋人員平穩(wěn)渡過出獄后最難熬的階段。[10]我們認為,犯罪行為矯正所就可以承擔該類場所的功能,對于那些符合假釋條件,但是家庭條件比較差,暫時出獄后無家可歸的人員,可以先放到犯罪行為矯正所進行過渡。這樣,對于假釋制度的推行,社區(qū)矯正制度的完善也具有積極意義。

        (四)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的合理性

        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既有其必然性、可行性,從情理上說也具有合理性。

        1.從犯罪成因來看:犯罪原因是多樣的,離不開個人和社會原因的交互作用,社會原因占比重更大。隨著社會發(fā)展,人的社會性和犯罪的社會因素越來越突出,不論是對社會不滿的初犯,還是刑釋人員未能融入社會導致的重犯、再犯都與社會分不開。社會不僅要對犯罪人的犯罪承擔責任,而且有義務教育、挽救、幫扶犯罪人走上自新之路。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就是為了讓社會廣泛參與對服刑人員的矯正和幫扶,并承擔相應責任。

        2.從刑罰目的來看:刑罰的目的一是為了懲戒犯罪,二是為了預防犯罪。對已然犯罪行為的懲處是必要的,對未然犯罪行為的防范更是必須的。第一層面按照目前監(jiān)獄的防衛(wèi)和改造手段基本能保證懲戒的效果;第二層面由于服刑人員刑釋后難與社會相容,難以為繼生存,加之缺乏有力的制約和保障機制,無法確保不重犯、不再犯的可能[11]。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一方面可在服刑期間借助社會資源對服刑人員提供技能培訓、安撫幫救,使服刑人員感受到社會對他們不放棄;另一方面,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大對服刑人員的幫助和服務,為其解決孩子撫養(yǎng)、老人贍養(yǎng)及醫(yī)療衛(wèi)生,包括刑釋后的養(yǎng)老和失業(yè)救濟等社會保障能進一步落實。這樣,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將可能重新犯罪的誘因剔除掉,使服刑人員刑釋后能安于正常的社會生活。

        3.從刑罰演進的歷史來看:正如司法部郭建安研究員所言“從普遍使用肉刑和死刑過渡到現代的監(jiān)禁,再從作為刑罰主要手段的監(jiān)禁過渡到罰金、緩刑等監(jiān)禁替代措施和不用直接控制人身而采取的非監(jiān)禁措施,當前在西方又出現了刑罰向以和解與賠償為主的所謂‘恢復性司法過渡的趨勢’”,除了可以看到人類認識的變化與時代的進步,還展現了從對正義的追求到對更務實的解決后面怎么辦”[12]。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則順應了這一趨勢。不是對犯罪一味采取刑罰和懲戒,而是注重對服刑人員權利的救助和困難的幫扶,從而化解犯罪的社會根源。

        三、結語

        刑事執(zhí)行是國家刑事法律制度的最終體現,它不僅反映了國家對犯罪的認識和對罪犯的基本態(tài)度,同時也反映了國家的法治水平。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不是為了豐富刑罰內容,而是為了實現刑罰目的;不是為了減輕監(jiān)獄負擔,而是為了實現刑事執(zhí)行的人性化、現代化和社會化、文明化,促使犯罪人早日成為守法公民。因此,對刑事執(zhí)行進行積極地創(chuàng)新研究,不但具有深刻的理論價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司法實踐價值。組建‘犯罪行為矯正所’,不是心血來潮的遐想,更非隨心所欲的狂想,而是基于對行業(yè)基層調研、探討的粗淺認知。本文意在拋磚引玉,愿專家、學者、同行不吝賜教。

        [參考文獻]

        [1]劉瑞瑞.刑事執(zhí)行法學[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葛向偉.亞太地區(qū)罪犯矯正現狀、改革及其思考[J].云南法學,2013.3.

        [3]2012年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工作報告.

        [4]http://www.huanqiumil.com/ a/29735.htm.

        [5]陳士涵.人格改造論·上卷[M].北京:學林出版社,2001.

        [6]儲槐植.刑事一體化與關系刑法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395-397.

        [7]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課題組.監(jiān)獄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基本情況調查報告[J].犯罪與改造研究,2006(8):40-42.

        [8]彭華民,黃葉青.福利多元主義:福利提供從國家到多元部門的轉型[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6):40.

        [9]國內哲學動態(tài)編輯部編.人性、人道主義問題討論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0]王利榮.再談監(jiān)禁刑執(zhí)行變更范式的轉換[J].政法論叢,2012.6.

        [11]周祖勇.監(jiān)獄管理創(chuàng)新方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12]馮衛(wèi)國.行刑社會研究—開放社會中的行刑趨向[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犯罪行為完善
        利用“短信嗅探”技術實施網絡侵財犯罪行為的定性研究
        論故意傷害罪入罪標準
        法制博覽(2018年31期)2018-01-22 16:21:03
        完善干部正向激勵機制
        論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不足與完善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57:20
        資本項目開放與完善國內金融市場的探討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11:45
        完善企業(yè)制度管理的幾點意見和建議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3:59:28
        加快發(fā)展現代服務業(yè)研究
        誘惑偵查合法性之認定及此措施下毒品犯罪行為的界定
        貪污罪的心理誘因之探究
        群文天地(2009年1期)2009-04-08 09:36:00
        欧美日韩精品乱国产| 国产免费又色又爽又黄软件|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口爆网站|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玖玖资源站无码专区| 精品国产又大又黄又粗av|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黑人老外3p爽粗大免费看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爱爱|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 91精品一区国产高清在线gif| 91极品尤物在线观看播放| 在线人妻va中文字幕| 黄片视频免费在线观看国产|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 五十路丰满中年熟女中出| 精品亚洲日韩国产一二三区亚洲| 啊v在线视频| 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绿色| 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画质优化| 奇米影视777撸吧| 人妻去按摩店被黑人按中出|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蜜桃人妻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又色又爽又高潮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免费破外女真实出血视频 | 国产专区国产av| 动漫av纯肉无码av在线播放| 青青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91| av中文字幕一区人妻|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 真人与拘做受免费视频| 免费一级a毛片在线播出| 免费看男女啪啪的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毛片| 亚洲欧洲成人a∨在线观看| 少妇spa推油被扣高潮|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中文| 国产亚洲精品av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