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菊
中小學生游戲的開展,符合新綱要的要求,是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同時也是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如何開展中小學生游戲?通過近半年的研究,筆者認為,應注重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游戲的時間和空間安排要合理化;二是學生游戲的內容選擇要有針對性;三是學生游戲的組織形式應注意多樣性;四是游戲的組織開展應注重靈活性。
把學生放在同一個空間內開展游戲,擴大學生的接觸面,提供更多的機會和相互交往,在這一過程中通過交流、互助、示范、模仿、學習等方式,自主地進行各種認知活動,積累經(jīng)驗,同時學習與人交往的正確態(tài)度和技能,學會關心、分享、輪流合作等社會行為,為形成積極健康的個性奠定基礎。
一、游戲的時間和空間安排要合理化
1.規(guī)劃學生合理的一日作息時間
既要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讓學生在各方面的發(fā)展不受到影響,又要開展獨具特色的活動,既使學生在其中得到全面發(fā)展,又使教師的指導活動沒有額外教學壓力,讓教育與其他教育教學活動真正滲透在一起,我們進行了反復實踐與修改,制定了符合科學合理的安排。鍛煉、生活、學習、交往……通過系統(tǒng)的、有規(guī)律性的操作,在學生發(fā)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時間安排與空間安排要有效組合
早鍛煉活動的主要內容是早上所有的學生共同開展的體育鍛煉活動,活動時間安排在每天早上;生活活動的內容是運用課間、中午等生活活動時間開展的活動,活動時間安排在每天課間和中午前后;游戲活動的主要內容是指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開展的以游戲為內容的活動,活動時間安排在每周一次。
二、游戲的內容選擇要有針對性
活動的組織開展應促進學生交往能力發(fā)展為目的,有針對性地選擇活動內容。如在元旦節(jié)期間,有的班級的學生裝扮好自己教室后,主動要求幫助其他班級裝扮教室。于是教師帶領著學生來到其他班級,兩班教師通過討論,根據(jù)近階段學生活動的情況,學生間逐漸熟悉,且有了一定的責任心,但是有些低年齡階段班級的學生還有一點膽怯,在完成美工創(chuàng)作時不敢動手,于是我們選擇了以學習過的美術活動制作“元旦小紅旗”,要求低年齡階段的學生向高年齡階段的學生邊提問邊完成創(chuàng)作,只能動口不能動手,幫助其完成創(chuàng)作,最后將學生完成的作品掛在教室里,使教室亮麗不少,學生們高興的歡呼起來。通過有針對性的選擇活動內容,低年齡班級學生的提問交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中班學生的責任心、耐心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三、游戲的組織形式應注意多樣性
教師在開展活動時要注意避免活動的重復單一,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活動,如體育游戲、角色游戲、建構游戲、外出參觀等都被活動教師積極地組織開展,以吸引學生的參與興趣。這樣做既能在各種形式下使學生的認知和良好的社會品質得到更多、更全面的發(fā)展,同時由于形式的多樣化,學生的活動變得豐富多彩。由于形式的不斷變化,學生始終對活動處于新鮮、激情之中,這樣讓學生的思維也一直處于興奮狀態(tài),有利于學生在活動中創(chuàng)造性得到發(fā)展。
四、游戲的組織開展還應注重靈活性
因為活動的開展不能影響原有的班級制集體教育活動,而活動的組織和開展又需要兩個班以上的教師通力合作,還要保證活動的開展有足夠的時間,因此活動的組織必須具有靈活性。基于這種靈活性,我們把活動分成了兩大類:一類是自由式的,也就是由班的教師協(xié)商后,在自由時間段里開展,旨在讓學生能在更多的時間里互相接觸、游戲,獲得更廣泛的知識技能與交往能力;另一類是由教師定期組織的活動,每周定時定次數(shù),使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意識的創(chuàng)設環(huán)境中,進行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的交往。
教師應該積極開展多種游戲形式的探索和實踐,并進行科學的指導和幫助,有效促進班級的融合與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連云港市贛榆縣沙河鎮(zhèn)中心學生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