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芬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畢生追求的教育真諦;“熱愛每一個學生”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陽光課堂具有陽光溫暖之關愛性,主要體現(xiàn)為微笑賞識,民主平等;具有陽光氣息之自然性,主要體現(xiàn)為返璞歸真,尊重規(guī)律;具有陽光繽紛之多樣性,主要體現(xiàn)為因材施教,張揚個性;具有陽光普照之整體性,主要體現(xiàn)為和諧愉悅,整體提升。“陽光課堂”是快樂的課堂,學生思維自由,課堂氣氛民主,師生關系融洽,教學氛圍和諧;“陽光課堂”是智慧的課堂,師生、生生之間高效互動,學生學得主動,課堂生動活潑。用微笑、信任、賞識、智慧課堂奏出陽光的旋律。
一、微笑,營造和諧課堂
教師與學生,無論是從年齡上、學識上,還是教室里所處的位置上看(教師總是“居高臨下”),師生之間存在明顯的距離。“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說明教師不能是居高臨下的教訓者,而應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師要蹲下身來,這樣與學生的眼光平視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也就縮小了,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體現(xiàn)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就應時刻提醒自己以微笑的方式投入教學,用微笑與學生交流信息,以耐心與學生做伴,學生從而更加相信教師,給予教師最積極主動的反饋。這里的微笑包括教師親切的笑臉、優(yōu)美的語言、寬容的眼神、和藹的舉止等。對于一些特殊學生,教師還要考慮如何以更多的耐心,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我聽一位年輕教師教學《水鄉(xiāng)歌》這課時,教者在課上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次點頭,一個側身傾聽的身姿,一聲真誠的請,一句充滿激情的表揚,一次情不自禁的鼓掌,不僅讓人在視覺得到的是美的享受,更能感親切可愛平易近人,讓每一位學生更自信,讓學生不由得喜歡這位教師,也就更喜歡這位教師所上的課,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當學生讀錯字音時,她依舊一臉微笑著不厭其煩地糾正;當學生站起來一緊張回答不出問題時,老師微微一笑說:“有點緊張,沒關系,你再想想?!边@充分維護了孩子的自尊心。為了激勵學生仿寫小詩,教師委婉地說:“小朋友,《水鄉(xiāng)歌》這首詩真美,今天老師也想當一位詩人,可是老師非常需要大家的幫助,愿意與老師合作嗎?”此時老師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朋友,一切都流露出她是對學生的愛,對教育事業(yè)的愛,這樣就縮小師生間心理上的距離,學生具有向師性,他們希望得到教師注意、關懷、指導、也樂于接受教師交給的任務?!墩Z文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需要教師從課堂的主宰變?yōu)閷W生學習的伙伴,用微笑與真誠營造了寬松、和諧、充滿真情的課堂氛圍。
二、信任,創(chuàng)設自由課堂
威廉·詹姆士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信任?!苯處煶浞中湃螌W生,讓學生成為課堂主角,放手讓學生去學習、去探尋,這樣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濃厚興趣和學習語文的能力。新課程大力倡導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把課堂還給學生,我們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去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并且充分的信任學生,引導得法,給他們鍛煉的機會,展示的舞臺,學生一定會還給我們一個個驚喜和奇跡。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教育教學也是一樣,應該遵循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與人格發(fā)展的規(guī)律,學習是自己的事,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教師只能給學生提供幫助,但無法代替。語文課堂教學更是如此,我們要想辦法發(fā)揮人自覺學習的天性,使學生能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作用,自覺、自愿地參與學習活動的全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充滿新鮮感主動地學習,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學生成長特別需要教師的信任,相信學生的能力、相信學生的智慧?,F(xiàn)在學生的接觸面比較廣,對某些問題有他們的分析、有他們的見解,他們的分析和見解甚至不比我們差,喜歡思考、有獨到的見解、善于表現(xiàn)自己,是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共同特點。陶行知說過,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因此我們就應放開學生的手腳,因勢利導,讓學生去想、去干。要想還課堂以精彩,就讓我們充分地相信自己的學生,該放手時就放手,還學生一個自由開放的課堂。
三、賞識,打造活力課堂
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青年作家有篇小說,無意間得到大名鼎鼎的作家屠格涅夫的賞識,認為“這位青年人如果繼續(xù)寫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正是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賞識,竟一下子點燃這位當時無當作家妄念的青年心中的火焰,讓他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價值,于是一發(fā)而不可收拾,最終成為享有世界盛譽的大文豪。他就是《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的作者——列夫·托爾斯泰。原來賞識的力量竟有這么的神奇!可見賞識者必具有愉悅之心,仁愛之懷,成人之美的善念;被賞識者必產生自尊之心,奮進之力,向上之意。
我在教學《雨點》這一首詩歌時,通過朗讀去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感受語言的韻律美,是學習的重點。如有個學生把“池塘”這個詞輕輕地讀,讓人感覺池塘里的水非常的平靜,我就伸出大拇指夸獎她:“你真會朗讀,把小朋友們帶到了一個平靜美麗的小池塘邊?!逼渌∨笥褌€個躍躍欲試,爭著來讀“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當學生美美地讀“睡覺”時,我用“聽得出,小雨點睡得可真香真舒服呀!”來給予評價。學生不僅讀出了這種感受,而且很自然地加上了動作表演(睡覺的姿勢),當時我覺得這些孩子真的好可愛,就像那滴滴可愛的小雨點。
賞識學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學生進取的不竭動力。激勵、賞識的根本在于肯定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如能恰如其分地運用激勵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成功感,那么我們的課堂不僅充滿了陽光,更充滿了活力。
四、智慧,構建靈動課堂
新時代教育呼喚“靈動”的課堂教學,靈動的課堂蘊含著智慧,具有強烈的生命性。教師機智是指教師在課堂中,能夠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學過程中各種信息的能力,而且能夠靈活果斷地采用恰當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從“執(zhí)行教案”逐漸走向師生“互動生成”。課堂是師生知識共享、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的過程,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動態(tài)生成過程,即使教師事先備課再充分,也難以預料過程中出現(xiàn)形形色色的情況和事件,這就要求教師能根據(jù)不斷變化的情況靈活調控,并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預案。
王崧舟老師認為,詩意語文呼喚一種高智慧、大智慧的觀照和統(tǒng)領。詩意不是知識的堆砌,而是智慧的結晶。所謂知識,那是看見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欣賞一塊石頭就是一塊石頭;所謂智慧,它看見的不僅僅是這粒沙子,更是這粒沙子背后的一個個纏綿悱惻的故事,它欣賞的不僅僅是這塊石頭,更是蘊含在這塊石頭中的一個個鮮活赤誠的靈魂。
教師憑智慧,一次次地喚醒,每一次喚醒,都使學生的精神生命流光溢彩;每一次喚醒,都使學生的精神生命走向精彩。是的,我們應當牢記,語文是人的主觀感受的表達,是內心情感的流露,是個人見解和智慧的展現(xiàn)。語文教育的真正價值在于引領學生獲取這種感受、體驗這種情感、理解這種見解、轉化這種智慧、積淀這種文化,最終形成自己豐富的精神生命。因此,智慧構建我們靈動的語文課堂、詩意的語文課堂。
微笑就如明媚春光中的縷縷暖陽,信任就如潤物無聲的綿綿細雨,賞識、鼓勵如同輕輕拂面的陣陣和風,智慧如同激起漣漪的顆顆石子。微笑、信任、賞識、智慧,就是那課堂上一個個跳躍的和諧音符,演奏出充滿陽光與活力的美妙旋律……
(作者單位:江蘇張家港市泗港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