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瑋
“留白”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留下相應的文本空白。文本空白具體指的是刻意地將課文中有較大描寫和敘述空間的相關內容進行簡略講解或者不講解,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其豐富想象力去對空白地方進行敘述或者描寫?!傲舭住斌w現的是一種教學的特色和魅力,注重給學生留下廣闊的自由空間,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擁有廣闊的想象空間,鍛煉學生的想象力發(fā)揮能力。
一、應用問題式“留白”,激發(fā)學生發(fā)揮想象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個性活潑、好奇心強,其在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合理地進行文本“留白”,可充分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欲望。在心理學理論中指出,每個人都存在追求完美的心理,當其發(fā)現一個事物存在某種缺陷或者某些空白的時候,其大腦會出現積極的興奮。這種積極的興奮會促使他們應用相關的活動去進行某種探究性的活動,進而滿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應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教學“留白”教學。例如,在蘇教版《烏鴉喝水》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進行如下的文本“留白”創(chuàng)設:首先,應用多媒體播放烏鴉找水的動畫,然后提出問題:烏鴉飛到哪了?它找到了哪些地方?它是怎樣東找找,西找找的呢?在它沒有找到水之前,它是怎樣的心情?找到一瓶水后,它又是怎樣的心情呢?通過這一系列問題的創(chuàng)設,為學生留下了很多文本空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擁有足夠的想象空間。其次,用舉手發(fā)言的形式來聽取學生的回答,從而了解學生對課文的掌握情況。這樣的“留白”給學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間,同時也給學生制造了很多懸念,可有效激發(fā)起學生進行課文閱讀的欲望。
二、挖掘文本“留白”,引導學生運用想象力深入理解文本內涵
語文教學具有多元性、開放性、藝術性等多種特點。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學生的個性特點,密切結合學生個性發(fā)展和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在小學階段,很多課文均是名家作品,每篇課文在語言的表達上均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和審美力。在文本中,作者實際上已經留有相應的“空白”。這些“空白”均是作者獨具匠心的寫作安排,其在整篇課文中具有深遠的意義。但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對這些“空白點”進有效的“補白”才能真正體會到其韻外之意,深刻地把握文章的深刻內涵。例如,在蘇教版二年級課文《閃光的金子》一課,文章的結尾寫道:人們都說他的一顆心像“閃光的金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這個文本“空白”作為突破口,讓學生在讀這句話的過程中進行深入思考:作者為什么說徐虎的心像閃光的金子呢?這句話蘊含有怎樣的深意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呢?在教師指引下,學生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便可漸漸地體味話中所蘊含的深意。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自己的語言將作者沒有說出來的完整的表述出來:徐虎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水電修理工,但是他卻無時無刻地在為人民服務;徐虎總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為居民們提供各種服務,他待人真誠,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這樣學生便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真正掌握了課文內涵。
三、引導學生進行“補白”,激發(fā)其想象思維
教師應巧妙地進行教學活動設置,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文本“空白”進行有效填充。在空白的填充過程中,學生的想象思維得到充分地激發(fā),同時使學生從文本“留白”體驗到更加深刻的情感,促進學生情操得到良好的陶冶。例如,在《做一片美的葉子》一課上,可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思維,分別尋找出各種樹葉的不同外形,并描述出其美的表現。然后讓學生說說樹葉的作用,讓學生感受葉子獨特的內在美。通過豐富的想象使葉子的形象變得豐富多彩,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樹葉的美,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懂得要找正自己的位置,為集體服務的道理。
文本“留白”的創(chuàng)設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巧妙、準確地指引和誘導,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對“空白”進行有效地填充。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激發(fā)起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其進行有效學習,激活學生的想象思維,促進其學習質量得到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通州區(qū)金沙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