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英+康曉冬
[摘要] 目的 探討白血病患兒化療后骨髓抑制期預防感染的護理措施。 方法 選擇本院2008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2例白血病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在化療后骨髓抑制期給予綜合護理,主要包括心理護理、口腔護理、皮膚護理、飲食護理、出血防治、感染防治等,觀察患兒骨髓抑制期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生存情況,并檢測紅細胞指數(shù),觀察抑制期后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復情況。 結果 骨髓抑制期出現(xiàn)發(fā)熱15例、鼻出血5例、牙齦出血3例、口腔潰瘍2例,經過綜合護理后均恢復正常。1例患兒發(fā)生腦出血后死亡,其余患兒均安全度過骨髓抑制期?;謴推诘腗CV、MCH、MCHC指數(shù)顯著低于骨髓抑制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化療后骨髓抑制期的白血病患兒進行心理、口腔、皮膚、飲食等針對性護理,能有效預防感染,幫助患者平穩(wěn)度過骨髓抑制期。
[關鍵詞] 白血病;化療;骨髓抑制期;感染;紅細胞指數(shù)
[中圖分類號] R725.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2(c)-0132-03
白血病亦稱作血癌,是一類造血干細胞異常的克隆性惡性疾病,多見于青少年,尤其是兒童,預后較差。目前臨床并無特效的根治方法,多采用大劑量聯(lián)合化療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是化療后骨髓抑制期患者容易出現(xiàn)感染,這成為影響化療效果甚至威脅患者生命的關鍵因素[1-2]。 本研究選取本院的白血病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在化療后骨髓抑制期給予針對性預防感染護理,旨在總結護理經驗。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08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2例白血病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急性淋巴細胞白血 病1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26例?;純涸\斷均符合《白血病診斷及療效標準》[3]。全部患兒中,男27例,女15例;年齡3~12歲,平均(6.8±1.5)歲。全部患兒均按照小兒急性白血病診療建議進行聯(lián)合化療,1周后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其中白細胞最低<1.0×109/L,血小板最低<10×109/L。
1.2 護理方法
1.2.1 心理護理 白血病患兒身體虛弱,在骨髓抑制期間會出現(xiàn)頭暈、心悸、納差等癥狀,各種身體不適導致患兒出現(xiàn)煩躁、恐慌等情緒,因此住院期間要積極與患兒溝通,鼓勵其與同病室其他患兒交流,并適當進行游戲或提供玩具,給患兒營造良好的康復氛圍;同時要對患兒家長進行健康教育,鼓勵家長積極配合護理,增強治療信心,避免將不良情緒傳染給患兒。
1.2.2 口腔護理 口腔黏膜受損是白血病患兒各類細菌入侵的渠道之一,因此患兒骨髓抑制期要密切觀察口腔黏膜變化情況[4],指導患兒每天起、睡及三餐前后采用生理鹽水與碳酸氫鈉漱口液交替漱口,使用軟毛刷刷牙,避免進食堅硬、帶刺或過冷、過熱的食物,以防治患兒發(fā)生口腔潰瘍、牙齦炎等。
1.2.3 皮膚護理 白血病患兒化療后骨髓抑制期間容易發(fā)生皮膚感染[5],因此護理期間要指導家屬給患兒穿寬松柔軟的棉質衣物,床單被褥保持干燥整潔;指導家屬每天用溫水為患兒擦洗身體,重點擦洗腋窩、腹股溝、手指間等細菌容易滋生部位;注意觀察,避免患兒抓撓皮膚形成破潰,避免患兒摳鼻引起鼻出血等。
1.2.4 飲食指導 患兒化療期間飲食應以營養(yǎng)支持為主,多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松軟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硬性食物,進食以少食多餐為主,避免暴飲暴食;護理期間要囑咐家屬注意觀察患兒的大便情況,當出現(xiàn)黑便或嚴重便秘情況時,應及時告知醫(yī)師處理。
1.2.5 感染預防 當患兒骨髓抑制期白細胞水平較低時,要實行保護性隔離措施,入住無菌層流病房。保持病房內空氣流通、光線充足;患兒入住前溫水洗浴,更換干凈衣物;病房及房內用品每日用500 mg/L的“84”消毒液清潔,并用紫外線照射進行空氣消毒;護理人員操作或親屬探視時均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穿衣帽口罩、帶手套等;盡量避免侵入性操作。患兒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時,應進行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實驗,出現(xiàn)感染者應及時對癥處理。
1.2.6 出血防治 出血是白血病患兒骨髓抑制期的嚴重并發(fā)癥,容易導致患兒死亡,因此在骨髓抑制期護理時,要密切注意患兒的皮膚、黏膜、大小便、神志情況,觀察有無皮膚黏膜出血點、鼻出血、血尿、黑便、意識模糊等癥狀[6],當出現(xiàn)上述情況時,要及時告知醫(yī)師,并配合進行壓迫止血、藥物止血、輸注血小板等處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兒骨髓抑制期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患兒生存情況,并于骨髓抑制期、恢復期采用美國Cell DYN1600血細胞計數(shù)儀檢測紅細胞指數(shù),主要包括平均紅細胞容積(MCV)、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評價骨髓造血功能恢復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兒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生存情況
本組42例患兒,骨髓抑制期間出現(xiàn)發(fā)熱15例、鼻出血5例、牙齦出血3例、口腔潰瘍2例,經過臨床護理后均恢復正常;1例患兒發(fā)生顱內出血,搶救無效死亡,其余患兒均安全度過骨髓抑制期(表1)。
2.2 骨髓抑制期及恢復期MCV、MCH、MCHC指數(shù)的比較
剔除1例死亡患兒,其余患兒恢復期的MCV、MCH、MCHC指數(shù)顯著低于骨髓抑制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3 討論
白血病目前臨床并無根治方法,大劑量聯(lián)合化療是臨床延緩病情、延長患者生存期的主要方法,而骨髓抑制期是白血病患兒化療后必須經歷的過程,在此期間,患兒骨髓造血功能降低,且需要2~3周的時間進行骨髓造血功能重建[7]。骨髓抑制期患兒由于白細胞減少,尤其是中性粒細胞、血小板減少,容易發(fā)生感染、出血等并發(fā)癥,嚴重者可導致患兒出現(xiàn)感染性休克或嚴重出血,這是導致患兒死亡的主要原因[8-9]。針對抑制期患兒容易出現(xiàn)感染或出血等情況進行針對性護理及預防對保證患兒安全度過抑制期有重要意義。
白血病患兒的恐懼、緊張心理會間接造成治療或護理依從性降低,影響治療及護理效果,因此首先應對患兒進行心理護理,使患兒在相對輕松的氛圍中積極配合治療[10-11]??谇火つさ钠琳献饔每梢苑乐垢黝惣毦娜肭郑敯籽』純撼霈F(xiàn)口腔潰瘍或黏膜破損時,可造成細菌入侵,嚴重者可引起全身性感染,造成休克[12],因此骨髓抑制期白血病患兒要注意口腔護理,起、睡時及三餐前后要及時漱口,避免進食堅硬、帶刺食物或使用硬質牙刷,以減少細菌經口腔黏膜感染的概率。白血病患兒容易發(fā)生皮膚感染,有文獻報道,骨髓抑制期患兒的皮膚感染發(fā)生率可達15%[13]?;純浩つw嬌嫩,腹股溝、腋窩等容易滋生細菌,加之患兒自制力差,容易撓抓造成皮膚破潰,這為細菌感染提供了廣泛的接觸途徑[14],因此骨髓抑制患兒預防感染尤其要注意皮膚護理,穿柔軟衣物、定期擦洗、避免抓撓是防止皮膚感染的有效措施。白血病患兒的飲食原則是高能量的營養(yǎng)支持,但由于患兒消化道黏膜脆弱,因此飲食要注意食物熟軟,避免刺激消化道[15]。至于層流病房預防感染,則主要是嚴格按無菌要求進行病房管理,盡量避免探視,尤其是可能存在隱性感染的親戚。出血則以預防為主,當發(fā)生出血時要及時處理,以避免出血嚴重惡化帶來不良結局。
本研究對化療后骨髓抑制期患兒實施心理護理、口腔護理、皮膚護理、飲食護理、出血防治、感染防治等針對性護理干預,結果顯示,部分患兒出現(xiàn)發(fā)熱、口腔潰瘍、鼻出血、牙齦出血等癥狀,除1例出現(xiàn)腦出血導致死亡外,其余大部分患兒均安全度過骨髓抑制期,這為后續(xù)治療提供了保證。血細胞檢查顯示,進入恢復期后患兒的MCV、MCH、MCHC指數(shù)均顯著降低,提示患兒骨髓造血功能好轉。
綜上所述,對化療后骨髓抑制期的白血病患兒進行心理、口腔、皮膚、飲食等針對性護理,能有效預防感染,幫助患者平穩(wěn)度過骨髓抑制期。
[參考文獻]
[1] 馬小云,彭春梅.兒童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骨髓抑制期的護理[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7,14(28):3941.
[2] 席星彩,王美麗.白血病患者92例化療后骨髓抑制期的護理實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0,14(3):25-26.
[3] 張之南.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M].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l998:45-47.
[4] 葉頂瓊.白血病患者化療后骨髓抑制期的系統(tǒng)護理[J].哈爾濱醫(yī)藥,2013,33(2):164-165.
[5] 戚曉梅.白血病大劑量化療后骨髓抑制的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119-120.
[6] 潘紅平,朱曦,楊華維,等.白血病大劑量化療后骨髓抑制的護理對策[J].吉林醫(yī)學,2012,33(24):5354.
[7] 秦宇,陽潔.白血病患者化療后骨髓抑制的護理[J].南華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35(6):931-932.
[8] 任彩云,王閏平,張蓄,等.白血病患兒骨髓抑制期預防感染性休克的護理策略[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1):40.
[9] 季梅,李杰.阿糖胞苷聯(lián)合化療后致Ⅳ度骨髓抑制白血病患者的護理[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2,24(23):2923-2925.
[10] 王建麗,李彩霞,張春會.23例學齡期白血病患兒的心理護理[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10):139-140,143.
[11] 潘小為,肖翠霞,羅金玲.白血病患者自我感受負擔水平的分析與護理干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15):125-126.
[12] 楊峰,梁爽,翟鳳平.大劑量甲氨蝶呤聯(lián)合四氫葉酸鈣治療小兒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29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10):54-56.
[13] 董李梅,胡順菊.白血病化療后骨髓抑制期的護理[J].齊魯醫(yī)學雜志,2007,22(3):272-273.
[14] 陳斯一,陳巧彬,劉俊.26例小兒急性白血病強烈化療后并發(fā)癥的綜合防治[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4,26(5):50-51.
[15] 張靜,杜素英.小兒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化療的護理[J].河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5,24(4):67-68.
(收稿日期:2014-10-24 本文編輯: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