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霞
腦梗死早期溶栓的護理體會
白玉霞
目的 分析腦梗死患者早期溶栓的護理措施的有效性。方法 70例腦梗死患者采取一系列護理措施, 為其進行超早期溶栓及溶栓后的護理觀察、并發(fā)癥的預防等護理。結果 70例患者中36例患者完全康復, 34例患者經過后續(xù)的康復治療, 隨訪6個月, 全部生活自理?;颊邚倪M入病區(qū)至第1次溶栓藥物輸注完畢時間為(90±10)min。結論 腦梗死患者早期溶栓的護理流程科學、嚴謹、無縫隙,為腦梗死溶栓患者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提高了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臨床值得推廣應用。
腦梗死;早期溶栓;護理體會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 指各種原因引起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 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臨床最常見類型為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 腦血栓形成是臨床最常見的腦血管疾病, 也是腦梗死最常見的臨床類型[1]。本病多見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 以偏癱失語、偏身感覺障礙和共濟失調等局灶定位癥狀為主, 若患者未得到及時治療留下后遺癥狀, 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超早溶栓是成功搶救血栓引發(fā)腦梗死的最根本性臨床診療手段[2], 溶栓治療時間窗即最有效的治療時間一般認為是發(fā)病后3~4 h以內, 最多不超過6 h, 多數(shù)患者在2 h內無法到醫(yī)院就診, 這就對醫(yī)護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院護理工作者協(xié)調相關科室對這類患者實施很好的護理流程, 效果滿意,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神經內科2012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70例腦梗死患者, 其中男42例, 女28例, 年齡最小33歲, 最大72歲, 平均年齡54歲, 體重55~110 kg, 平均66.3 kg, 其中高血壓藥物治療者51例, 合并糖尿病者26例,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T彌散加權成像檢查, 所有病例均符合2004年衛(wèi)生部(現(xiàn)衛(wèi)計委)制定的《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溶栓指征, 所有患者均無相關禁忌證并由家屬代理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3]。
1.2 護理全程 接診-體格檢查-建立靜脈通路-抽血-查腦CT(前往檢查中需密切監(jiān)測患者病情變化并采集病史,向家屬進行溶栓宣教)-MRI彌散加權成像確診腦梗死病灶, CT排出腦出血-檢驗科回復驗血-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注射溶栓藥-注射后監(jiān)測[4]-后期護理。由2名護士執(zhí)行護理操作。
1.2.1 接診護理 患者在轉運車上完成生命體征的檢查,瞳孔、意識的初步判斷, 協(xié)助醫(yī)生完成體格檢查, 在健肢建立兩條留置針靜脈通路, 根據(jù)醫(yī)囑應用藥物。根據(jù)口頭醫(yī)囑完成凝血四項、腎功能等血標本的采集。如需進行CT及MRT檢查, 立即聯(lián)系電梯、CT、核磁共振室處于備用狀態(tài)。所有工作在(5±1)min完成。
1.2.2 陪同醫(yī)生護送患者檢查
1.2.2.1 收集患者資料并進行患者評估 電梯已處于備用狀態(tài), 護送途中了解患者有無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病史, 有無腦血管病家族史, 詳細詢問TIA的發(fā)作頻率, 是否正在服用降壓、降糖、降脂及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了解患者此次發(fā)病的經過及臨床癥狀, 是否存在肢體癱瘓、失語、感覺和吞咽障礙等局灶癥狀。有無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意識障礙等全腦癥狀和體征及嚴重程度, 再次全面評估患者的情況。
1.2.2.2 心理護理 腦梗死患者忽然喪失基本生活能為并面臨殘疾體驗, 大都悲觀、絕望和恐懼[5], 護理工作者鼓勵能說話的患者表達自己的感受, 不能良好表達者可以通過患者的肢體語言了解患者的想法。腦梗死患者意識多數(shù)正常,對于表達不清時多產生急燥, 焦慮情緒, 護士應安慰患者不要著急。簡要介紹溶栓治療方法, 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比如把腦血管比作“水管”, 血栓比作“土塊”, 使患者及家屬更容易理解。告知患者早期的溶栓治療有可能使患者完全康復增強患者治愈信心消除絕望和恐懼心理。
1.2.2.3 CT及MRI檢查護理 搬運患者時注意靜脈通路的保護, 氧氣的有效吸入, 根據(jù)主治醫(yī)生的診斷, 治療方案的確定, 在檢查室直接電話通知病區(qū)護士準備相應病房, 溶栓治療者備好床旁氧氣、吸引器、監(jiān)護儀、溶栓藥物。護送患者回病區(qū), 并隨時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1.2.2.4 患者回病區(qū)護理 輕抬患者至病床, 再次安慰患者, 氧氣吸入2~4 L/min, 待化驗結果出來后主治醫(yī)生與患者家屬談話簽字后準備溶栓治療。
1.2.3 溶栓護理 溶栓治療時專人特護, 保證溶栓液的順利輸注。本院應用尿激酶100~150萬IU溶于生理鹽水150 ml, 30 min內輸注完畢。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 維持氧飽和度95%以上。15 min記錄血壓, 評估神經系統(tǒng)功能1次, 直至滿2 h, 隨后半小時記錄1次, 評估1次, 直至滿6 h, 此后1 h記錄, 評估1次直至滿一晝夜。急性期維持患者血壓于平時稍高水平, 以保證腦部灌注, 防治梗死面積擴大, 除非血壓過高>210/120 mm Hg(1 mm Hg=0.133 kPa), 一般不予降壓, 鼓勵患者訴說不適感受, 發(fā)現(xiàn)引起血壓增高的因素如嘔吐、頭痛、焦慮等癥狀及時處理, 防止在高血壓的基礎上誘發(fā)腦出血, 根據(jù)醫(yī)囑應用甘露醇125~250 ml, 30 min滴入;心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改用呋塞米20~40 mg靜脈推注, 并注意觀察患者血壓下降程度和患者尿量。
1.2.4 溶栓后護理 根據(jù)患者檢驗結果血糖高的患者給予普通胰島素治療, 控制血糖在8.3 mmoL以下;當血糖<2.8 mmoL/L時, 給予10%~20%的葡萄糖口服或靜脈推注。觀察有無出血, 密切觀察患者無有口鼻腔出血, 大小便及皮下有無出血。交待患者出現(xiàn)頭痛加重等不適時及時訴說, 隨時與患者交談。觀察意識障礙、語言表達及肢體運動能力再次障礙等顱內出血癥狀, 及時報告醫(yī)生, 溶栓治療后1、3、6、24 h復查凝血時間及時發(fā)現(xiàn)出血先兆, 病情穩(wěn)定后對呼吸正常、呼吸道無明顯分泌物、無抽搐及血壓正常的患者盡早配合高壓氧艙治療, 治療過程中護理工作者全程陪護。
1.2.5 早期康復治療 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即可進行早期康復治療, 康復治療師應用綜合手段如物理療法、針灸、言語訓練等?;颊呖祻吐? 耐心向患者解釋康復治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可以讓康復較好的患者與患者交談, 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
70例患者中36例完全康復, 34例患者經過后期治療及康復鍛煉, 隨訪6個月全部患者生活可自理?;颊邚倪M入病區(qū)至第1次溶栓藥物輸注完畢時間為(90±10)min。
急性腦梗死超早期溶栓可以恢復缺血半暗帶區(qū)的大量神經元及細胞的活性, 并恢復其功能, 可極大的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減少致殘率, 本院護理工作者在接診此類患者中采用動態(tài)作業(yè)模式, 即在患者檢查途中完成資料收集評估,為患者提供綠色檢查通道, 無間隙的護理操作為患者贏得了溶栓治療的寶貴時間, 所有患者在接診至溶栓完成用時(90±10)min, 極大保障治療在時間窗內完成。
綜上所述, 腦梗死患者早期溶栓的護理流程科學、嚴謹、無縫隙, 為腦梗死溶栓患者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提高了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臨床可推廣應用。
[1] 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2:7.
[2] 宋賓蓮.小劑量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塞的護理.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0,32(3):456.
[3] 宋玉華.腦梗塞實施超早期溶栓的臨床護理探究.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 2013,23(1):15-16.
[4] 李愛群, 區(qū)美瓊, 潘秀娟.對急性腦梗塞患者實施循證護理的研究.中國醫(yī)藥導刊, 2008, 15(3):439.
[5] 劉經梅.腦梗塞患者的心理特點及護理干預.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10, 17(6):73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1.164
2014-12-17]
459000 濟源市第一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