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記者從教育部獲悉,《2013年全國中等職業(yè)學校法制教育狀況調(diào)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日前發(fā)布,《報告》顯示,中職學?;拘纬闪艘詫W校法制課程為基礎,校內(nèi)、校外教育相結合的教育體系,學生普遍具有基本法律素養(yǎng)。
《報告》指出,目前,中職學生法制教育依然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法制教育專門課程受學生歡迎程度有待提高。調(diào)查顯示,喜歡上“職業(yè)道德與法律”課程的學生比例,最高的省份為79.1%,最低的省份為64.0%。這表明,還有不少中職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偏低,課程的實際教學效果有待提高。在中職學校已有的法制教育形式中,學生喜歡并認為有所收獲的主要是:收看法制教育節(jié)目、觀看法制教育影片、參加模擬法庭,但這類教育形式還不夠普遍。此外,部分中職學生對基本法律知識的認知不夠準確。調(diào)查顯示,總體上僅有53.3%的學生能準確識別出曠課、夜不歸宿、打架斗毆、賭博等不良行為的性質(zhì)和嚴重程度,中職學生對某些法律知識的掌握還不夠準確。
為此,《報告》建議,整合中職法制教育資源,提高法制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
一是改進“職業(yè)道德與法律”課程教學。及時修訂課程教學大綱,頒布課程標準。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推進教材建設,加大有關青少年維權和自我保護方面的內(nèi)容。
二是整合學校法制教育相關課程和活動。將法制教育納入學??傮w教學計劃;會同實習單位有針對性地做好實習學生的法制教育;充分利用全國法制宣傳日、禁毒日等時間節(jié)點集中開展相關的法制宣傳教育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學校管理和社會公共事務;不擠占、減少法制教育課時和法制教育活動時間。
三是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法制教育機制。暢通家校溝通渠道,推進青少年法制教育校外實踐基地建設。
四是加強網(wǎng)絡等新媒體的應用。充分運用傳統(tǒng)媒體和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等新媒介,提升學生參與法制教育的積極性。推進遠程法制教育。
五是加強法制教育工作力量。學校主要領導要負責學校法制教育,要有1名校領導主抓學生法制教育,聘用1至2名法制教育專任或兼任教師;要加強對校長和教師的法制教育培訓,完善兼職法制副校長制度。
六是進一步凈化社會環(huán)境。學校會同所在地公檢法等政法機關,加強平安校園建設和校園周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凈化學校周邊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