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特約撰稿人/宋滟泓(發(fā)自上海)
?在早期的智能手機市場,Palm曾經占據過重要的一席之地,如今卻是明日黃花。TCL將其收入囊中,借機圖謀新突破,怕是有些一廂情愿
命運多舛的智能手機品牌Palm,似乎有了新生希望。
當地時間1月6日中午,TCL集團在CES 2015展會上正式確認,已經完成對Palm品牌的收購,并將會保持該品牌的獨立運營。
在TCL正式確認收購之前,已有跡象顯示Palm的歸屬權發(fā)生變化。在惠普擁有時期,訪問Palm.com的點擊都會直接跳轉到HPWebOS.com,而今新網頁變成了MyNew-Palm.com,主頁的Palm標志下交替顯示著“馬上到來(Coming Soon)”和“明智之舉(Smart Move)”的字樣。
就在大家多方揣測之時,美國專利和商標辦公室的一份公開文件顯示,惠普已經將Palm商標的所有權轉移到了一家名為Wide Progress Global Limited的公司名下,而代表Wide Progress Global Limited簽署這份文件的人是尼古拉斯·齊貝爾(Nicolas Zibell),而他恰巧是阿爾卡特One Touch的“美洲及太平洋地區(qū)總裁”。加上阿爾卡特One Touch的廣告語正是“Smart Move”,所有的猜測都指向了阿爾卡特。
鑒于阿爾卡特手機的母公司是中國的TCL集團,因此,TCL收購Palm的邏輯被最終認定。但是,鑒于TCL之前收購阿爾卡特和湯姆遜公司的兩起失敗案例,此次李東生能否借助Palm開拓海外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在競爭慘烈的智能手機市場開拓出新天地,外界頗為期待。
Palm有過風光無限的過去。
作為一家掌上設備制造商,成立于1992年的Palm一度就是PDA、掌上電腦的代名詞,那段時間里,其市場份額超過了微軟和諾基亞的總和,在全球擁有上千萬的用戶。到智能手機的概念橫空出世,憑借良好的應用、操控以及性能,Palm智能手機得到市場的極大認可,很多人都以擁有一部Palm Treo 600為榮,基于Palm OS平臺開發(fā)應用的廠商曾超過29000家。Treo、Pre和Pixi這些經典機型,都讓Palm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
不過,此后的Palm表現得有些固步自封,并且只滿足于在北美市場的博弈。與此同時,采用微軟Windows Mobile的智能手機卻正在引起市場和用戶的極大關注。相比之下,遲遲不采用新的OS,不能提供更多功能特性的Palm開始褪去光環(huán)。
2007年,蘋果發(fā)布iPhone,這是對Palm的最致命打擊。Palm自此在智能手機市場一蹶不振,開始了連續(xù)11個財季的虧損。
此后的幾年時間里,雖然Palm一直在努力自救,無奈收效甚微。2010年,惠普以12億美元現金收購Palm,為這個老牌智能手機廠商劃上了遺憾的句號?!芭址邸保≒alm手機用戶群的昵稱)在扼腕嘆息的同時,又希望惠普能讓前者煥發(fā)新生。但是,惠普在智能手機策略上的瞻前顧后,終未對Palm形成有效推動?;萜赵?011年發(fā)布了基于WebOS 2.0的智能手機和TouchPad平板電腦,但僅僅兩周后宣布停產,并在當年8月19日正式宣布放棄該系統(tǒng),完全停止生產WebOS設備。
此后,惠普內部高層更迭頻繁,導致Palm的諸多元老級關鍵人物的出走。最終,惠普在2013年將WebOS操作系統(tǒng)賣給了LG,后者收購了WebOS項目包括源代碼、相關文件以及研發(fā)和設計團隊在內的所有資源。如今,WebOS系統(tǒng)支持開源軟件,被用于打造智能電視平臺,已經與手機操作系統(tǒng)漸行漸遠。
值得一提的是,WebOS為谷歌、蘋果和微軟的移動操作系統(tǒng)推出的許多功能奠定了基礎,因此其可謂是承載了一個時代的記憶。的家電企業(yè),TCL的發(fā)展并不顯山露水。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走出去有了無限可能。
實際上,美國市場已成為中國手機廠商覬覦的一大目標。美國知名投資人弗雷德·威爾森近期預測,2015年,小米也將利用最新得到的11億美元巨額融資,發(fā)力美國市場。TCL通訊今年也計劃為沃達豐、美洲電信、T-MOBILE、AT&T等提供RCS 4G手機,帶有VoLTE高清數據通話的TCL 4G手機目前已經在韓國SKT渠道推出。
而Palm此前風光無限,在美國是一個知名度很高且廣受歡迎的品牌,對TCL而言,利用Palm此前的影響力比自己重新“白手起家”無疑是事半功倍。雖然此前TCL作為全球第三大液晶電視品牌,其電視機產品已在美國擁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在智能手機領域,TCL在美國市場沒有存在感。何況,此前Palm在美國市場也與運營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TCL借助其曾經的品牌影響力為與運營商的合作增加更多的籌碼,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不僅僅是海外市場,TCL迎娶Palm后,或許也會對其國內市場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據悉,TCL已經入圍了中移動融合通信合作的第一陣營,將通過ODM,支持中國移動推出自主品牌手機,并且協(xié)助其銷往海外。因此,Palm這個沒落貴族,也能一定程度上增加TCL的份量。
不過,TCL未來想憑借Palm在智能手機市場殺出一條血路,恐怕也是殊為不易。
不管Palm曾經多么輝煌,也只能對70后一代的人形成影響力,如今在80后、90后當道的移動終端市場,Palm影響力著實有限。
頗有意思的是,Palm前首席執(zhí)行官喬恩·魯賓斯坦曾經直言不諱地表示:“所有人都忘記Palm在2007年就已接近死亡,當時這家公司已經沒有了未來?!?/p>
而即便Palm還能喚起胖粉們的記憶,美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殘酷現狀怕是留給TCL的機會也不多。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數據顯示,2014年第三季度,全球前5大智能手機廠商中有3家來自中國,它們是華為、小米和聯想。不過,三星和蘋果合計仍占近40%的市場份額。在美國,主流用戶的傾向性更明顯,他們習慣于使用蘋果和三星的智能手機產品。而在低端機市場,中國的中興、華為已經有了相當的積累,TCL想分這塊本已不大的蛋糕,絕非易事。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和Palm同時代的智能手機明星黑莓同樣是蘋果沖擊下的犧牲品。如今幾年過去,黑莓的多番自救并不見起色,依然在掙扎中艱難求生。
國內市場同樣形勢嚴峻,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雖然出貨量巨大,但拐點已經到來。高、中、低端已經是熱鬧非凡,再加上諸多互聯網手機,同行之間的正面廝殺讓人膽戰(zhàn)心驚,TCL以Palm入局,前景不言而喻。
業(yè)內人士指出:移動互聯網市場日新月異,是不斷追求新產品新應用的時代。沒有抱殘守缺,沒有循規(guī)蹈矩,需要的是真正的創(chuàng)新和顛覆。而TCL收購Palm后,即便有后者的品牌知名度做鋪墊,如果不能推出有競爭力的新產品,未來的前景恐怕也不容樂觀。
對TCL而言,Palm是其迎娶的又一位“洋媳婦”。
多年前,TCL從法國手機巨頭阿爾卡特處收購了阿爾卡特品牌,并利用這一“洋品牌”去打開中國國內的中低端市場。不過,隨著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競爭的愈演愈烈,TCL的江湖地位也日趨邊緣化。國內無論是“中華酷聯”還是小米、OPPO、魅族、金立、錘子、一加等手機廠商,曝光度都超過了這個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