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
探討實行癌痛個體化全程護理方案的療效
王曉燕
目的 探討有效控制癌痛的護理措施。方法 回顧總結(jié)76例癌痛患者的治療和護理方法,觀察其臨床護理效果。結(jié)果 52例由輕度疼痛(1~3分)變?yōu)闊o痛(0分);20例中度疼痛(4~6分), 其中16例變?yōu)檩p度疼痛, 4例由6分變?yōu)?分;4例重度疼痛(7~10分), 其中2例死亡, 2例由9分變?yōu)?分。所有患者中, 顯效68例, 有效6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97.4%, 對疼痛控制程度, 所有患者均表示滿意,對疼痛的護理所有患者均表示滿意。結(jié)論 癌痛患者經(jīng)過充分的癌痛評估和全方位的護理干預, 癌痛控制效果顯著。
癌痛;癌痛評估;癌痛控制;護理行為
癌痛是指癌癥和癌癥相關(guān)性病變所引起的疼痛以及癌癥治療過程中產(chǎn)生的疼痛。通常與腫瘤壓迫、侵犯臨近組織神經(jīng)有關(guān), 為癌癥患者臨床最常見、最恐懼的臨床癥狀之一,約1/4新診斷惡性腫瘤的患者、1/3正在接受治療的腫瘤患者以及3/4晚期腫瘤患者合并疼痛[1]。癌痛極大地影響著患者的日常生活, 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 甚至讓患者絕望和自殺。吉林省人民醫(yī)院醫(yī)學診治實驗中心2014年1~11月收治癌痛患者76例, 為患者“量身定制”護理方案, 實行癌痛個體化全程護理,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選取2014年1~11月收治的76例癌痛患者, 其中男41例, 女35例;年齡18~76歲, 平均年齡(48.6±9.4)歲, 其中肺癌34例, 肝癌11例, 乳腺癌15例,食管癌5例, 胰腺癌5例, 胃癌6例。輕度疼痛52例(1~3分),中度疼痛20例(4~6分), 重度疼痛4例(7~10分)。
1.2 方法
1.2. 1 癌痛評估
1.2. 1. 1 口述描繪評分法 由一系列用于描述疼痛的形容詞組成, 這些形容詞以疼痛從輕到最強的順序排列。幫助患者選擇形容詞闡述疼痛。
1.2. 1. 2 視覺模擬評分法 在紙上面劃一條10 cm的橫線,這條橫線表示疼痛的強度, 左端表示無痛, 右端表示痛到極點, 中間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幫助患者在橫線上表示疼痛的強度。
1.2 .1.3 數(shù)字評分法 基于視覺模擬評分法的一種采用數(shù)字直接表達的方法, 讓患者說出或畫出24 h內(nèi)最嚴重的疼痛的數(shù)字位置(0~10)。
1.2. 1.4 面部表情疼痛評分量法 主要根據(jù)患者的面部表情, 如微笑、平靜、皺眉、痛苦, 做出疼痛程度的評估。
1.2. 2 糾正患者及家屬的錯誤認知
1.2. 2. 1 部分患者及家屬認為要盡量忍受疼痛, 等到疼痛劇烈時再用鎮(zhèn)痛藥, 因為鎮(zhèn)痛藥會成癮。實際上忍受疼痛沒有任何積極意義, 長期疼痛會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 影響患者的情緒和心理健康, 甚至導致痛覺過敏和異常疼痛等難治性疼痛。對于疼痛患者, 及時、按時應用鎮(zhèn)痛藥才更安全有效, 而且所需的鎮(zhèn)痛藥強度和劑量也最低。在醫(yī)生正確指導下使用鎮(zhèn)痛藥不會成癮[2]。
1.2. 2. 2 部分患者認為疼痛加重, 說明疾病已到晚期, 恐懼、絕望, 刻意回避疼痛的事實。其實疼痛程度與疾病本身沒有絕對必然的聯(lián)系, 因為腫瘤治療過程中因腫瘤細胞壞死釋放部分細胞因子可能加重疼痛, 手術(shù)、放療、化療等抗腫瘤治療都可能引起相關(guān)的疼痛。
1.2. 2. 3 因懼怕鎮(zhèn)痛藥物的副作用, 拒絕鎮(zhèn)痛藥物治療。對于鎮(zhèn)痛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如便秘、惡心、嘔吐、嗜睡,應指導患者預防措施并積極治療, 打消顧慮。
1.2. 2. 4 部分患者認為癌痛是不可避免的, 要盡量少麻煩醫(yī)護人員, 要用自己堅強的毅力戰(zhàn)勝癌痛, 可能隱瞞疼痛病史或者降低疼痛等級, 導致不充分的癌痛評估。實際上“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權(quán)利”。
1.2. 2. 5 部分患者認為應該等疼痛時再用藥, 不明確癌痛三階梯止痛療法的規(guī)定, 沒有按照醫(yī)囑規(guī)定的間隔時間用藥。應該讓患者明確腫瘤是一種慢性病, 只有有規(guī)律的按時給藥才能使疼痛的充分緩解和持續(xù)緩解。
1.2. 3 指導患者及家屬掌握非藥物干預疼痛的方法, 如物理療法、注意力轉(zhuǎn)移療法、行為療法, 以提高患者的痛閾值,減輕疼痛。
1.2. 4 重視患者的心理治療 癌痛是癌癥患者最痛苦的體驗之一, 劇烈的疼痛會使患者焦慮、沮喪、絕望, 甚至會產(chǎn)生輕生的念頭。這些情緒的改變會加重患者對癌痛的感知,降低疼痛感受閾值, 加重疼痛體驗。心理因素引起不良情緒是影響癌癥生存率和生活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3], 對惡性腫瘤患者進行心理干預能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有較大程度的改善[4]。護理工作者應積極主動關(guān)心幫助患者, 和患者及家屬深入交流, 鼓勵患者家屬、同事、朋友多關(guān)心患者, 尋求家庭、單位、社會支持, 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鼓勵患者融于社會、回歸社會, 為家庭和社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接受別人的幫助, 也學會幫助別人, 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價值,體會參與和奉獻的快樂。
1.2. 5 主管醫(yī)生和責任護士共同負責患者從入院到出院全程的疼痛管理。從入院開始為每個癌痛患者建立疼痛控制檔案, 發(fā)放癌痛控制知識手冊, 定期為患者舉行癌痛控制知識講座, 主管醫(yī)生和責任護士經(jīng)常與患者溝通, 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颊叱鲈呵斑M行控制疼痛指導, 出院后定期電話隨訪。
2014年1~11月收治76例癌痛患者中, 至2014年12月31日74例出院, 2例死亡。52例由輕度疼痛(1~3分)變?yōu)闊o痛(0分), 20例中度疼痛(4~6分), 其中16例變?yōu)檩p度疼痛, 4例由6分變?yōu)?分, 4例重度疼痛(7~10分), 其中2例死亡, 2例由9分變?yōu)?分。所有患者中, 顯效68例, 有效6例,無效2例, 總有效率97.4%, 對疼痛控制程度, 所有患者均表示滿意 , 對疼痛的護理所有患者均表示滿意。
腫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 癌痛特點可隨病情而變化, 并常以復雜性疼痛出現(xiàn)[5,6], 給疼痛評估造成客觀困難。對癌痛做出正確評估, 是有效治療疼痛的第一步。癌痛的復雜性決定了癌痛評估方法的多樣性, 臨床中醫(yī)護人員因?qū)I(yè)知識的欠缺, 往往會對患者的疼痛程度做出錯誤的評估,導致患者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 或者導致患者受到錯誤的治療, 使疼痛無法真正緩解。為了提高癌痛的理論知識和癌痛評估能力, 本科定期舉辦癌痛控制培訓, 邀請腫瘤專家現(xiàn)場會診、指導、答疑, 系統(tǒng)學習了癌痛病因、發(fā)病機制、疼痛特點,重點學習了癌痛的評估方法。疼痛評估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注意和患者及家屬建立友好、和諧的關(guān)系, 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 多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以及本院醫(yī)療優(yōu)勢, 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使患者能夠敞開心扉陳述自己的病情。②傾聽患者的主訴, 避免主觀誘導患者, 患者的病情千差萬別, 每個患者的文化層次不同, 生活經(jīng)歷不同, 社會背景不同, 對疾病的認知不同, 對癌痛的心理反應和描述存在巨大的差異, 與患者溝通時要注意其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 要確切理解患者主訴的真實含義。③注意根據(jù)患者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選擇合適的疼痛評估方法與工具, 與患者溝通時要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④疼痛發(fā)生時評估與疼痛緩解時評估相結(jié)合。⑤全面評估和動態(tài)評估, 全面了解病史、疼痛性質(zhì)、疼痛程度、疼痛部位、疼痛的伴隨癥狀、疼痛對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以及鎮(zhèn)痛治療史, 體格檢查癌痛控制的關(guān)鍵是提高醫(yī)護人員的知識儲備和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
[1] 王冠軍, 李薇.臨床腫瘤學.吉林大學出版社, 2011:423.
[2] 于世英. 創(chuàng)建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示范病房. 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 2012, 18(12):705.
[3] 齊艷, 劉曉紅.肝癌患者心理狀態(tài)與個性的評估與分析.中華護理雜志, 2004, 39(2):153.
[4] 徐德武. 心理干預對惡性腫瘤化療患者的作用及效果.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2, 10(31):473-474.
[5] Dalal S, Bruera E. Assessing Cancer Pain. Current pain and headache reports, 2012, 16(4):314-324.
[6] Bruera E, Kim HN. Cancen pain. JAMA, 2003, 290(18):2476-247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3.166
2015-02-09]
130021 吉林省人民醫(yī)院醫(yī)學診治實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