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霞
老年腦卒中患者尿失禁的綜合護理方法及臨床效果
劉偉霞
目的 觀察老年腦卒中患者尿失禁護理的措施及臨床效果。方法 66例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3例,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措施,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措施,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觀察對比。結果 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57.6%明顯小于觀察組的87.9%, 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全部患者均未因尿失禁而導致出現(xiàn)壓瘡、尿道感染、皮膚濕疹等。結論 綜合護理措施能夠促進老年腦卒中尿失禁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恢復, 使尿失禁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 提高治療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老年腦卒中;尿失禁;護理方法;效果
近幾年, 我國人口的老齡化趨勢逐漸加快, 老年人的健康問題也受到了更多關注, 腦卒中的發(fā)病人群不斷擴大, 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高的特點[1]。尿失禁作為腦卒中患者一種嚴重的并發(fā)癥, 患者心理壓力很大, 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因此護理干預在治療腦卒中并發(fā)尿失禁患者中是非常關鍵的。本院針對尿失禁患者給予了全面的護理措施, 效果滿意,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腦卒中患者66例, 其中男39例, 女27例, 年齡61~85歲,平均年齡(74.8±3.2)歲。所有患者均與診斷腦卒中的有關標準相符合, 且經(jīng)過頭顱MRI或CT檢查確診, 患者均為初次發(fā)病。納入本研究的患者均沒有合并泌尿系感染, 且精神正常, 沒有老年性癡呆、多系統(tǒng)病變、帕金森等其他腦部疾病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及病情嚴重程度等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措施, 例如基礎護理、飲食飲水指導、心理護理等。觀察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措施, 具體方法包括:①常規(guī)護理: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 進一步加強各項基礎護理工作, 例如皮膚護理、尿道護理等。②密切觀察患者的飲水及排尿情況, 可制作表格記錄連續(xù)3 d內(nèi)患者尿失禁的次數(shù)、間隔時間、尿量、體征變化等, 分析觀察尿失禁與飲水間的關系[2]。③ 調(diào)整患者的飲水習慣:告知患者不要由于尿失禁及行動障礙的原因而有意減少飲水量, 這樣容易增加尿路感染的機會。為患者制定飲水的時間表, 在患者沒有輸液的情況下, 每日可以飲用1000~1200 m l的液體量。晚上適當減少飲水量, 以減少夜間排尿量[3], 以保證睡眠充足。④指導患者建立排尿行為:患者意識清楚的可以為其制定排尿觀察表, 根據(jù)觀察表的時間提醒患者排尿, 促使患者建立規(guī)律的排尿行為[4], 建議患者2~4 h排尿1次, 而不要每次都等到很急時才排尿, 排尿時盡量抑制尿意, 之后緩慢排尿。⑤功能訓練與出院指導:若病情狀況允許應指導患者訓練其盆底肌張力從而逐漸恢復泌尿系統(tǒng)功能。對于肢體功能恢復相對較輕患者開始下床主動功能訓練, 步態(tài)訓練從護理人員輔助訓練逐漸為借助康復器械訓練, 活動量逐漸增加。
1.3 療效判定標準[5]療效判定標準可分為四級:痊愈:實施護理措施后患者排尿前有尿意感, 并且可以完全能控制排尿過程, 為0級;顯效:小便基本可以控制, 但偶爾還會發(fā)生尿失禁, 為1~2級;有效:實施護理措施后患者在小便時會感覺到尿意, 偶爾能夠控制小便, 但仍然不穩(wěn)定, 為3級;無效:實施護理措施后患者的尿失禁現(xiàn)象未發(fā)生改變, 甚至加重??傆行?(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過不同方式的護理, 觀察組痊愈15例, 顯效7例, 有效7例, 無效4例, 總有效率為87.9%;對照組痊愈10例,顯效5例, 有效4例, 無效14例, 總有效率為57.6%。兩組總有效率相比,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因尿失禁而導致出現(xiàn)壓瘡、尿道感染、皮膚濕疹等。
尿失禁是腦卒中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 其發(fā)病因素比較復雜, 主要原因是病灶直接破壞了排尿中樞, 排尿反射弧不再受到大腦皮層排尿中樞的抑制, 造成排尿障礙, 而且腦卒中患者的意識、活動等各方面的障礙均可能導致尿失禁。老年患者擔心自己給家人帶來麻煩, 難免會產(chǎn)生許多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多主動與患者溝通, 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從生理、心理和社會多方面給予全面的護理措施, 緩解其消極情緒,密切關注老年腦卒中患者的飲水及排尿情況。制定詳細的康復訓練計劃, 確立階段性康復目標, 循序漸進。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57.6%明顯小于觀察組的87.9%, 患者均未因尿失禁而導致出現(xiàn)壓瘡、尿道感染、皮膚濕疹等。
綜上所述, 對老年腦卒中尿失禁患者患者實施全面有效的護理措施, 能夠促進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恢復, 尿失禁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 促進老年尿失禁的康復,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1] 李麗琴.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老年腦卒中急救護理50例效果觀察.齊魯護理雜志, 2011, 17(7):30-31.
[2] 方寧.老年腦卒中患者尿失禁的觀察及護理干預探析.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 2011, 9(8):149.
[3] 姜紅英.老年腦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系統(tǒng)護理干預效果觀察.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 2014, 17(15):50-51.
[4] 謝佩卿, 鄭冬香, 李冬娜, 等.老年腦卒中患者尿失禁的觀察和護理干預.護士進修雜志, 2009, 4, 24(8):692-693.
[5] 邵永東.精神心理護理配合艾灸對腦卒中伴尿失禁患者的影響.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 9(4):37-4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5.159
2015-01-04]
163712 大慶市第四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