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紀來
計算機X線與普通X線對塵肺的診斷價值分析
蘇紀來
目的 對比分析普通X線胸片與計算機X線胸片對塵肺患者的診斷價值。方法 321例患者分別進行普通X線胸片與計算機X線胸片檢查, 比較兩種檢查方法對塵肺的檢出率以及拍片質量的差距。結果 普通X線胸片檢查, 對塵肺檢出了2例, 檢出率達0.62%(2/321);計算機X線胸片對塵肺檢出了9例, 檢出率為2.80%(9/321)。計算機X線胸片的檢出率顯著高于普通X線胸片檢查,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32, P<0.05)。普通X線胸片檢查, 321例患者中, 一級片173例、二級片80例、三級片61例、廢片7例;計算機X線胸片夾層, 一級片261例、二級片41例、三級片19例、廢片0例,兩組廢片率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077, P<0.05)。結論 普通X線胸片與計算機X線胸片均能對塵肺做出初步診斷, 但相比而言, 計算機X線胸片檢出率較高, 拍片質量較好。
普通X線;計算機X線;胸片;塵肺
隨著影像技術的發(fā)展, X線成像逐漸由普通的X線技術發(fā)展至計算機成像技術。胸片對塵肺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塵肺的X射線特點是兩肺病變呈對稱性分布, 這也具有診斷意義。但是, 塵肺是一個長期發(fā)展的疾病過程, 常有并發(fā)病干擾這種對稱性分布。因此, 在進行塵肺診斷時, 應該動態(tài)地觀察不同時期的X射線胸片, 這是診斷塵肺的重要方法。本文觀察對比了普通X線胸片與計算機X線胸片對塵肺患者的診斷價值, 現(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作者所在醫(yī)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間進行胸片檢查的患者共321例, 其中男179例, 女142例, 年齡21~73歲, 平均年齡(48.39±8.21)歲,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并進行X線胸片與計算機X線胸片檢查, 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普通X線胸片與計算機X線胸片檢查, 比較兩種檢查方法對塵肺的檢出率, 以及拍片質量的差距。參考《塵肺病診斷標準》[1]對患者進行確診, 對比兩種檢查方法的塵肺檢出率, 另外對比兩種胸片檢查方法的拍片質量, 根據(jù)評價標準分為一級片、二級片、三級片及廢片。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資料進行對比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塵肺檢出率比較 普通X線胸片檢查, 對塵肺檢出了2例, 檢出率達0.62%(2/321);計算機X線胸片對塵肺檢出了9例, 檢出率為2.80%(9/321)。計算機X線胸片的檢出率顯著高于普通X線胸片檢查,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32, P<0.05)。
2.2 拍片質量比較 普通X線胸片檢查, 321例患者中, 一級片173例、二級片80例、三級片61例、廢片7例;計算機X線胸片夾層, 一級片261例、二級片41例、三級片19例、廢片0例, 兩組廢片率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077, P<0.05)。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 影像技術突飛猛進。塵肺的特點是X射線改變較臨床表現(xiàn)早出現(xiàn), 塵肺的診斷和進展分期可以X射線檢查為基礎。在X射線診斷中, 以結節(jié)影、網織影和大塊影為主要依據(jù), 肺門及胸膜改變起輔助診斷作用??梢哉f, 任何一種塵肺都是結節(jié)和網織影不同數(shù)量的組合, 不可能只出現(xiàn)其中一種改變。某些塵肺是以結節(jié)影為主, 如矽怖和混合性矽肺(特別是石英含量較高的混合性矽肺);某些則以網織影為主, 如石棉肺、石墨塵肺等。
結節(jié)影為圓形或橢圓形影, 在國際勞工組織(ILO)塵肺分類中稱為圓形陰影。大者直徑4~5 mm, 小者只有1 mm, 是矽肺(包括混合性矽肺)X射線診斷的必備征象。如前所述,矽結節(jié)影在病理上有兩種形態(tài):一種為典型結節(jié), 圓形、境界清楚、質地致密, 大小為2~3 mm, 由緊密纏繞的透明變性的膠原纖維組成;另一種為不典型結節(jié), 呈放射狀, 有膠原纖維結節(jié)的核心, 在核心外周是相對松散的纖維細胞和粉塵,其纖維與增厚的肺泡隔或小葉間隔相連接[2]。由于X射線檢查方法的局限性和肺內病變的復雜性, 正確地辨認肯定的結節(jié)影并非容易。根據(jù)X射線胸片與大體標本的對比分析,以及使用處理得當?shù)? cm厚肺片的X射線投影與200 μm厚肺大切片的病理對比。多數(shù)尸檢材料證實, 矽肺病變是最先在兩肺上葉發(fā)生的, 這里也是病變最重的部位。之所以出現(xiàn)X射線表現(xiàn)的相反順序, 是因為中下師野為肺葉重疊的投影,病變相對較多。
塵肺時所見的網織影形態(tài)不規(guī)則, 網格可粗可細, 網孔可大可小, 小者直徑2 mm, 大者3~5 mm或更大。仔細觀察,網格似由密集的細小點影組成, 有時點影又似鑲嵌在網格上,兩者不易分清。另外一種網織影的網格及網孔均較粗大, 或構成蜂巢狀, 孔徑增大至5~7 mm, 壁厚且不均。網織影密集處, 正常紋理常消失。
網織影呈彌漫分布, 兩肺對稱。單純出現(xiàn)網織影而不伴點狀陰影者, 在塵肺X射線上很少見。局限性的網織影也非塵肺的表現(xiàn)。網織影多見于石棉肺、低含矽量粉塵引起的混合性塵肺和炭素塵肺等。這一類型塵肺有共同的病理特點。病理和X射線的對照表明, 這些病變在肺內不同深度的錯綜復雜的重合即構成細網影。增厚的肺間質的交叉重合點可構成點影, 結節(jié)也構成密集淺淡的點影。所以, 在這種情況下,點影和網格影難以分清, 點影并不全是結節(jié)的投影[3]。
在動態(tài)觀察胸片時, 可見肺內結節(jié)影由少而多, 由多而密, 最后可以融合成一個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的團塊影。塊影的大小由2~3 cm至10 cm以上不等, 密度高, 質地均勻, 邊緣不清。如果塊的周圍為瘢痕性肺氣腫, 則邊界清楚。塊影一般對稱性分布在兩肺, 常見部位是兩肺上、中肺野, 有時也見于下肺野。這種塊影系由密集的矽結節(jié)構成, 在切片上可完全見不到感染的證據(jù)。
本研究發(fā)現(xiàn), 普通X線胸片雖然能夠檢出部分塵肺患者,但是檢出率低于計算機X線胸片, 不僅如此, 在胸片質量方面, 計算機X線片優(yōu)于普通胸片, 在臨床應用方面, 計算機成像技術更加優(yōu)秀。
[1] 黃秀英.CT與X線高仟伏胸片在塵肺病診斷中的效果比較.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5(3):65.
[2] 李斌.兩種X線胸片用于塵肺病診斷的效果比較.中國基層醫(yī)藥, 2014, 21(1):134-135.
[3] 于群, 蔣雪冬, 蔣軼文, 等.鉬礦矽肺患者胸片表現(xiàn)改變與肺功能參數(shù)的關系.職業(yè)衛(wèi)生與應急救援, 2008, 26(1):34-3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2.077
2015-03-01]
276200 山東省蒙陰縣人民醫(yī)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