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銀萍
人巨細胞病毒感染母嬰傳播與母乳喂養(yǎng)
牛銀萍
目的分析人巨細胞病毒感染(HCMV)母嬰傳播與母乳喂養(yǎng)的關系。方法100例疑似為人巨細胞病毒感染患兒, 采用應該熒光定量PCR(FQ-PCR)方法檢測患兒及母親的HCMV-DNA含量。結果母乳HCMV-DNA陽性率為72%, 陰性率為28%。母乳HCMV-DNA陽性與患兒血HCMV-PP65抗原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但母乳HCMV-DNA陽性、陰性與患兒血HCMV-DNA配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HCMV傳播可通過母乳喂養(yǎng)導致嬰兒HCMV感染, 是其主要獲得性途徑。
人巨細胞病毒感染;母嬰傳播;母乳喂養(yǎng)
人巨細胞病毒(HCMV)是導致嬰幼兒發(fā)生多系統(tǒng)疾病的最為常見且主要的病原體[1], 嬰幼兒在HCMV感染后,輕者腹瀉, 重者肝功能異常、血液系統(tǒng)疾病, 甚至死亡。通常HCMV感染嬰幼兒會發(fā)生消化、血液、呼吸等系統(tǒng)疾病,積極預防HCMV感染, 認識HCMV感染傳播知識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本文采用FQ-PCR檢測母乳中HCMV, 探討HCMV母嬰傳播與母乳喂養(yǎng)的關系, 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00例研究對象均選自本院2012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疑似為HCMV感染患兒, 同時收納患兒母親;患兒年齡1 d~6個月, 母親年齡20~34歲。
1.2 檢測方法 母親均于產(chǎn)后第2 d或就診第2 d采集乳汁標本, 母親先清潔乳頭, 后自我擠壓乳頭, 分數(shù)次擠出乳汁3~5 ml, 置入無菌管管中, 立即送檢。同時分別抽取1 ml和3 ml患兒靜脈血, 注入EDTA抗凝劑的無菌管中, 搖晃均勻,立即送檢。
利用FQ-PCR法對標本DNA含量進行檢測。乳汁檢測時,對其進行5 min 12000 r/min離心, 沉淀, 取內含不溶于水物質的50 μl提取液進行打勻, 在吸取標本時, 若吸頭嘴太細無法吸取, 或取樣后吸頭堵塞, 可剪掉吸頭嘴一截再進行吸取。在100℃環(huán)境中靜置10 min, 必要時可再次在4℃環(huán)境中靜置8~12 h, 使病毒顆粒裂解充分, 然后對其行5 min 12000 r/min離心, 取5 μl上清液進行PCR擴增。
在血標本檢測時, 在1 ml靜脈血的離心管中添加1 ml生理鹽水, 并輕微混勻, 順著試管壁將2 ml混合血液緩慢倒入2 ml淋巴細胞分離液試管中, 靜置行15 min 2500 r/min離心, 吸取中間細胞層置入離心管中, 行5 min 10000 r/min離心, 沉淀后取DNA50 μl提取液后打勻。在100℃環(huán)境中靜置10 min, 后行5 min 12000 r/min離心, 取5 ml含病毒DNA上清液行PCR擴增。
在擴增時, 取若干反應管, 分別加入上清液各5 μl, 行1 min 6000 r/min離心。按照對應順序, 設置陰性質控品及陽性定理孔參考平梯度。
1.3 評判標準[2]使用熒光顯微鏡, 對標本進行400X 倍數(shù)分析, 陽性:細胞熒光呈蘋果綠, 陽性細胞數(shù)超過1個。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母乳標本檢測分析 100份母乳標本通過檢測, HCMVDNA陽性率為72%(72/100), 陰性率為28%(28/100)。72例HCMV-DNA陽性標本中, HCMV-DNA拷貝數(shù)在1.0×103~6.4×106 ml, 平均為2.0×105 ml。
2.2 母乳HCMV-DNA與配對患兒血HCMV-PP65抗原關系72例母乳HCMV-DNA陽性標本經(jīng)與患兒血HCMV-PP64抗原進行配對, 陽性率為90.3%(65/72), 陰性率為9.7%(7/72);28例母乳HCMV-DNA陰性標本與患兒血HCMV-PP65抗原進行配對, 陽性率為67.9%(19/28), 陰性率為32.1%(9/28)。數(shù)據(jù)間對比,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拷貝數(shù)對比 母乳HCMV-DNA陽性與患兒血HCMVDNA拷貝數(shù)值在2.3×103~6.4×106ml, 平均為4.1×105ml;母乳HCMV-DNA陰性標本與患兒拷貝數(shù)值是在1.0×103~4.3×106ml, 平均為2.4×105ml。差異數(shù)據(jù)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HCMV廣泛分布在人群中, 其感染多呈隱性特征, 但對于免疫功能低下, 或存在嚴重疾病患者來說, HCMV感染會誘發(fā)嚴重系統(tǒng)性并發(fā)癥, 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通常大部分育齡期女性曾HCMV感染, 若孕婦為HCMV隱性感染,在妊娠期間受到激素和生理變化的刺激, 會激活HCMV, 并逐漸增加, 乳汁是存在HCMV感染重要地方, 屬于重要傳染源。HCMV感染患兒在吸允排毒母乳或接觸感染母親的體液等都會獲得HCMV感染, 嬰幼兒在HCMV感染后, 會對嬰幼兒成長發(fā)育、視力聽力等均帶來嚴重損害[3]。因此加強分析母乳喂養(yǎng)對HCMV感染傳播的關系, 對預防嬰幼兒HCMV感染起到顯著意義。母乳中含有促進嬰幼兒生長發(fā)育的諸多重要營養(yǎng)物質, 并包含各種抗病物質, 但母乳是母親體液重要組成部分, 會對病原體傳播提供快捷條件, 通過母乳喂養(yǎng)可促進傳染病的傳播, 為此對母乳HCMV-DNA檢測, 能夠及時掌握產(chǎn)婦感染情況及對新生兒的預防及治療情況。在本組研究中, 母乳HCMV-DNA陽性率為72%, 陰性率為28%。由此可見, HCMV感染患兒中, 母親乳汁HCMV具有較高的陽性率。而部分患兒可通過接觸母親活動性體液, 如產(chǎn)道分泌物、體液、飛沫等, 造成HCMV感染。HCMV-DNA陽性與患兒血HCMV-PP65抗原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結果可以看出, 嬰幼兒可以通過母乳喂養(yǎng)而出現(xiàn)HCMV感染。但母乳HCMV-DNA陽性、陰性與患兒血HCMV-DNA配對無明顯差異(P>0.05)。說明HCMV感染與母乳喂養(yǎng)無較大關聯(lián)性, HCMV本身致病強弱及嬰幼兒個體差異等因素,均是造成HCMV感染的重要因素。
總之, HCMV傳播可通過母乳喂養(yǎng), 導致嬰兒HCMV感染, 是其主要獲得性途徑[4]。對于母乳喂養(yǎng), 對于足月成熟嬰幼兒來說, 若HCMV感染母乳, 建議采用母乳喂養(yǎng), 其中營養(yǎng)物質及免疫物質豐富, 且存在HCMV感染抗體, 使正常嬰幼兒形成天然自動-被動聯(lián)合免疫效應。對于早產(chǎn)兒或免疫缺陷患兒來說, 應停止HCMV感染母乳喂養(yǎng), 或將其消毒后再進行食用。
[1] 陳倩, 鐘天鷹, 張其華.熒光定量PCR法檢測母乳巨細胞病毒感染和母嬰傳播.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 2005, 13(11):42-43.
[2] 夏秀蘭, 張啞欽, 李輝.山西農(nóng)村耍幼兒智能發(fā)育狀況分析.中國婦幼保健, 2009, 24(20):2795-2797.
[3] 賴源, 朱純華, 覃亞斌, 等.人巨細胞病毒感染母嬰傳播與母乳喂養(yǎng).實用預防醫(yī)學, 2012, 19(9):1406-1408.
[4] 余鐘聲, 鄭季彥, 陳黎勤, 等.嬰兒人巨細胞病毒感染病原學和臨床分析.中華傳染病雜志, 2006, 24(5):333-33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7.197
2014-11-03]
473000 河南省南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兒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