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郭 玉
數字閱讀時代中學圖書館的挑戰(zhàn)與對策*
文 郭 玉
如今,很多人開始用智能手機看新聞,在電子閱讀器中閱讀和下載暢銷圖書,學校也應用電子書包輔助課堂教學。人們逐漸習慣于查資料“上百度”,看小說去“榕樹下”,手機、平板電腦和電子閱讀器的“三屏”閱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紙質閱讀漸行漸遠,數字閱讀不知不覺來到我們身邊。阿根廷詩人博爾赫斯說:“世上如果有天堂,天堂就是圖書館的模樣”。圖書館是一個閱讀的天堂,中學圖書館要深入研究未來圖書館發(fā)展的方向,為讀者的數字閱讀創(chuàng)造條件,做好提供數字閱讀的原始積累,積極應對這場閱讀變革,在堅持重視紙質傳統(tǒng)閱讀的同時,積極倡導數字閱讀,依托網絡讀書平臺,為廣大讀者提供全新的閱讀方式和閱讀體驗。
1.搜索引擎已成為查找資料的主要途徑
善用搜索技術是網絡時代必備的能力,遇到問題“上百度”是許多人的共識,功能強大的搜索引擎使中學圖書館的優(yōu)秀文獻資源受到“威脅”。當今最優(yōu)秀的搜索引擎有著圖書館無法比擬的強大信息檢索功能,讀者利用搜索引擎足不出戶就能查找到自己所需的資料,方便又省時,圖書館所提供的功能已經逐漸被這些先進的信息產業(yè)所代替。因此,有些讀者不再到實體圖書館,讀者到館率持續(xù)走低。曾有人預言說:“Googel就是最好的圖書館,圖書館會被Googel取代”。美國著名的圖書館學家蘭卡特曾在20世紀預言,紙本圖書館將會走向消亡。
2.以新媒體為媒介進行閱讀的國民不斷增多
隨著3G時代的到來,2009年被稱為“電子書年”,亞馬遜Kindle電子閱讀器、漢王電紙書以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新技術不斷涌現。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人們的紙質傳統(tǒng)閱讀習慣逐漸改變,數字閱讀逐漸成為閱讀的新趨勢。
通過網上書店,師生可以花比較少的錢買到需要的圖書,通過Google模式下的網絡搜索,能夠迅速找到許多免費的最新資料。各種大量的網絡讀書頻道,例如新浪讀書頻道、天方聽書網、悅讀網以及起點中文網、瀟湘書院、紅袖添香網、言情小說吧、晉江文學城、榕樹下、小說閱讀網七大原創(chuàng)文學網站,提供免費的在線閱讀和下載閱讀,網上的免費資源越來越多,圖書館作為公益機構的免費服務也逐漸失去優(yōu)勢。以中學圖書館現有的新書上架速度和極小的館藏復本,難以滿足讀者對新書、新刊的閱讀需求,再加上不能提供24小時的圖書館服務,很多讀者會放棄了去圖書館的想法。
雖然數字閱讀增長迅速,大部分讀者的數字閱讀不是通過圖書館實現的,中學圖書館在這場閱讀革命中面臨邊緣化的危機。中學圖書館擁有豐富的信息資源和專業(yè)化的館員隊伍,面對師生讀者群的流失,要發(fā)揮自身得天獨厚優(yōu)勢,以圖書館的精神內涵、知識氛圍、與時俱進的技術吸引讀者,為師生營造一個有吸引力的閱讀空間。
1.加強引導 提升讀者的數字閱讀素養(yǎng)
數字閱讀是現代圖書館的重要特征。數字閱讀的普及和推廣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中學圖書館事業(yè)的意義是為了讀者能更好、更方便、更有效地獲得一切知識資源。
雖然搜索引擎會提供數以萬計的搜索鏈接,但很多都是沒有參考價值的,搜索結果自然難以令人滿意:垃圾信息泛濫、無權下載全文、鏈接不可用等問題層出不窮。什么都能從網上找到的觀念是不正確的,知識產權、版權問題始終是數字閱讀“邁不過的坎”。目前,我國的閱讀率仍然較低,我們還不算“閱讀民族”,圖書館在數字時代要承擔引導閱讀的責任。2013年,全民閱讀立法列入“2013年國家立法工作計劃”,數字閱讀是全民閱讀的重要組成,是推動全民閱讀的重要力量,中學圖書館著手開展數字閱讀推廣計劃,對讀者進行信息素養(yǎng)教育,提供最為準確的信息,彰顯圖書館的重要性和價值。
2.開展信息導航服務 凈化閱讀環(huán)境
數字閱讀是今后中學圖書館服務和開展閱讀指導的重要內容。但網絡信息蕪雜海量,互聯網是一個知識寶庫,也是一個“信息垃圾場”,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如大浪淘沙?!吨袊娮訄D書發(fā)展趨勢報告》顯示,數字閱讀的內容大多以消遣、娛樂為主,只能滿足一般性的閱讀需求,不能滿足學習研究型讀者的閱讀需求,人們還必須利用專門的數據庫或借閱紙質圖書查找所需要資料,目前可用于電子閱讀器的內容資源有限,讀者反映買來的電子閱讀器大多是以前的書,新書、暢銷書很難找到,以文學類為主且高度集中于小說,其中言情、職場、武俠、盜墓、穿越類題材的網絡小說占比較大。數字化閱讀中最流行的內容是玄幻類、科幻類、穿越類等網絡文學,有些充斥著暴力與色情的因素,會極大地誤導青少年。數字閱讀是一種新型閱讀方式,并不意味著閱讀那些質量不高的網絡文學,數字閱讀普遍存在的“淺閱讀”現象,這說明數字閱讀雖然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但也需要有針對性的閱讀指導和提升,中學圖書館要做好網絡導航服務工作。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赫伯特·西蒙說:“信息會耗掉接受者的注意力”。過量的信息會導致注意力的貧乏。中學圖書館要發(fā)揮組織信息的優(yōu)勢,當好信息導航員,對信息資源進行篩選、優(yōu)化配置及有效組織。圖書館還要研究讀者的閱讀行為、閱讀心理及閱讀習慣,深入思考相應的導讀及信息服務策略。
3.提供多元化服務 改善數字閱讀途徑
除了傳統(tǒng)閱讀方式外,中學圖書館還可以不斷推出新的閱讀體驗方式,例如在線閱讀、資源下載、電子閱讀器外借服務等。在過去的十幾年里,很多中學圖書館開辟了大空間的“電子閱覽室”,但隨著移動設備的普及,上網變得無處不在,今后有條件的中學圖書館可以依靠電子觸摸屏、電子閱讀器等新設備進行閱讀,為讀者提供數字閱讀的便捷閱讀方式。
(1)電子閱讀器外借服務
電子閱讀器就如一個小型數字圖書館,纖巧便攜、存儲空間大,提供超長的待機時間,且采用不傷眼的電子墨水屏技術。中學圖書館可以購買一定數量的電子閱讀器并提供外借服務,根據讀者的要求,預先下載安裝指定的電子圖書,讀者利用它可隨時隨地閱讀圖書館的數字資源,體驗數字閱讀的快樂。
(2)免費的Wi-Fi無線網絡服務
讀者對圖書館信息的使用不再局限于館舍和有線局域網終端的PC機,上網變得無所不在、無時不在,中學圖書館開展基于Wi-Fi的無線網絡服務。利用Wi-Fi網絡不會耗費手機流量,下載數量沒有下限,只要有網絡覆蓋的場所,只要有上網終端的讀者都可以接受圖書館推送的數字資源。讀者在圖書館通過帶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免費使用圖書館的無線網絡,實現網上沖浪、電子書在線閱讀等,接受圖書館提供的各項知識服務。
(3)數字報紙觸摸屏讀報系統(tǒng)服務
在超大觸摸屏上,讀者只需輕輕點擊,即可瀏覽最新的新聞資訊,原汁原味的版面,方便快捷的交互,讓讀者充分體驗數字報紙閱讀的魅力。
(4)移動圖書館閱讀服務
通過移動圖書館服務,讀者可以隨時隨地借助多種移動設備訪問圖書館豐富多彩數字文獻資源,并實現移動閱讀。移動圖書館為讀者提供短信通知、館藏書目查詢、借閱預約、新書通報等基礎服務,還為讀者提供移動閱讀、數字文獻下載、在線講座、視頻點播等新型服務。
4.整合數字資源 建立圖書館門戶網站
“改變的是形式,不變的是閱讀”,紙質圖書也好,網絡也好,其實都只是一種載體,關鍵是要把它承載的內容做好。內容是數字閱讀的生命,數字資源是圖書館數字閱讀的基礎,中學圖書館要加大數字資源的建設力度。數字資源包括四大類:購買引進數字資源、自建數字資源、共享共建數字資源和網絡免費數字資源。面對海量的數字資源,任何一個圖書館都無法也沒有必要全部擁有,只要充分利用數字閱讀的特點,通過網絡共享、授權訪問、文獻傳遞、包庫等方式擴大虛擬館藏。
目前,財力雄厚的中學圖書館除了引進電子圖書、電子期刊數據庫等數字資源外,還建立了校本的特色數據庫館藏,包括試卷庫、學科題庫、名師課堂視頻庫、教師學術成果庫及學生研究性學習資料庫等。中學圖書館數字資源很多,但是整合度不高,豐富的內容需要進一步有序化的管理,讓讀者更便利地獲得。
未來,中學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重點就是如何把電子數字資源更精細、有序,對各類優(yōu)秀閱讀資源進行整理匯集,對各類的數字資源分別進行推薦介紹,方便讀者迅速找到合適的閱讀內容,讓人們以更快的速度、更簡單的方式獲得,滿足隨時隨地閱讀的需求,節(jié)省讀者的時間和精力,提供便捷、人性化的服務。所以,圖書館要建立自己的門戶網站,將無序的數字資源進行整合,打造“一站式”閱讀平臺,實現“一站式”服務,滿足讀者對數字閱讀的迫切需求。
5.注重圖書館的文化休閑功能 營造“第三空間”
圖書館的存在意義,在于鼓勵人們不斷學習,繼續(xù)激發(fā)人們探索世界的好奇心?,F代人整天面對手機、計算機進行虛擬社交,而圖書館則為他們提供真實的社交場所。其實越是在數字化、網絡化的時代,人們就越需要實體性的圖書館,人們對公共空間的心理需求,其實比虛擬空間更為強烈,能夠在喧囂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抽離,到圖書館逛一逛,感受書香的氣息和心靈的慰藉,這種氛圍和上網是完全不同的。
在西方國家,新型圖書館的發(fā)展更為成熟,從“藏書樓”變成“城市客廳”的一部分,閱覽室布置著舒適的休閑沙發(fā),不少圖書館甚至還集咖啡廳、展覽廳、演講廳、小劇場、學術活動廳、錄音棚、文化沙龍等多種文化角色于一身。當今的圖書館,被稱為讀者的“大書房”、第二起居室、城市的“第三空間”?!暗谌臻g”的特點就是自由、寬松、便利,中學圖書館要充分利用公益性的圖書館場館價值,營造舒適優(yōu)雅的閱讀環(huán)境,營造更有品質的文化空間,使讀者能夠獲得書籍延伸的文化體驗與知識體驗。
美國圖書館協會主席羅伯塔·史蒂文斯說:“認為從互聯網上就可以獲得所有的資源,因而對圖書館的存在持懷疑的想法是比較荒謬的。”圖書館作為一個文化場所是不可缺少的,這也是它存在的必要性。書籍的完整性與系統(tǒng)性,是讀者通過網絡搜索無法找到或免費使用的,作為“圖書館人”要從容應對閱讀變革的挑戰(zhàn),開拓進取,探索和創(chuàng)新服務,做好數字閱讀時代的圖書館服務工作。
[1]張興.數字閱讀與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1(21):50-52.
[2]章靖平,郭紅轉.數字化閱讀中圖書館的應變之道[J].現代情報,2011(11):135-137.
[3]陳秀欽.數字化閱讀與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0(35):55-58.
[4]陳麗娟.試談公共圖書館的數字化閱讀[J].圖書館學刊,2011(11):70-72.
[5]孫桂華.數字化閱讀對圖書館服務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2011(7):61-63.
[6]楊逸,鐘琳,史璇,楊向巾.數字時代更需“實體讀書空間”[N].南方日報,2013-7-7.
[7]黃筱玲,劉芳.對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的冷思考[J].圖書館,2011(5):47-49.
[8]袁曦臨.數字閱讀與導讀中的“互文性”分析[J].圖書與情報,2012(3):30-34.
作者信息
郭玉,本科,助理館員。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番禺附屬中學,511400
*本文獲第四屆城市教育裝備合作與發(fā)展工作交流會征文優(yōu)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