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秋靜
CAI技術運用于語文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崇秋靜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 (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簡稱CAI,它給現(xiàn)代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革命。布魯 納認為:“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所有教學計劃在很大程度 上將依賴于為達到教學目標而采用的教學媒體?!闭Z文 教學實踐中,運用CAI技術將能夠綜合形象生動的畫面, 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和即時有效的反饋, 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不僅為教師提供直觀、形象、高 效率的教學手段,同樣也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全腦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素質提高提供有效途徑。給課堂教學增添了 無窮的魅力,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從而確保課堂教學效率的優(yōu)化和學生素質的提高。
大量實踐證明,語文教學中運用CAI技術能夠吸引 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使不同層次學生都 得到更好地發(fā)展。假如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過多強調和使 用CAI技術,并不利于語文教學的長期有效的順利開展 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筆者就個人在語文教學中實踐對其 解決措施作以膚淺探討,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第一,語文教學實踐中要適當運用CAI技術,切忌過 濫、過多。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使用CAI手段。要 使用CAI就要突出其優(yōu)勢。我們認為:合理、有效地組合 使用各種教學媒體,才能使課堂教學更加優(yōu)化。例如:必修一中的《再別康橋》,它是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這首詩表達出詩人真摯的感情,使文中形象生動、鮮明,語言優(yōu)美、洗練,以美的語言、美的旋律、美的物象表達了 一種如煙似的離愁別緒。在CAI技術運用時,抓住 “三 美”,一段藍天白云、岸邊垂柳、潺潺小溪的錄像,再配上 輕柔的歐洲田園風情的曲子,給學生營造一個自然景物 與個人自由天性相融合的氛圍,然后師生進行誦讀,用 外部環(huán)境與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相配合,體會出新詩中的 “三美”,這樣其輔助功效就有了用武之地。
第二,語文教學實踐中要將教學重難點與靈活的教學形式有機結合。課堂上使用CAI輔助教學,并不意味著只是簡單地將課堂上的板書放在了幻燈片上,那效果還 不如板書來得直接。眾所周知,傳統(tǒng)語文教學就只有黑 板和粉筆兩樣工具,通過的是板書這種單一的教學形 式,重難點不夠突出,CAI技術“輕輕的來了”,可使教師 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內容通過畫面(靜態(tài)、動態(tài))、聲音等 多種教學形式讓學生理解語言文字表層意思,由表及里,體會到語言文字的深層含義及感情色彩。如必修三中的《動物游戲之謎》是一篇科普說明文,這課的重難點
是通過對動物游戲的研究表明人對動物的重新認識,體現(xiàn)出人文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我作了如下的設計,首先放映5分鐘左右的有關北極熊相關舞蹈的視頻,視頻中憨態(tài)可掬的北極熊動作可愛,引得學生哈哈大笑,這時問學生,“在欣賞北極熊‘舞蹈’時,又能想到些什么呢?”學生立即回答:“它們在‘玩’,在做游戲!”老師則接著問:“這些游戲究竟有什么意義?有什么作用?”學生則紛紛回答,各有各的見解。教師這時話鋒一轉:“其實,在大自然里,許多的動物也是有智慧的,還懂得玩復雜的游戲,不信你們瞧!”“空格”鍵一按,屏幕上顯示出文中一些動物的游戲,如猴子在草地上翻滾和渡鴉從雪坡上滑下。頓時,教室里沸騰起來,學生見了則興奮不已。通過對一系列的動物“游戲”之后,對這些動物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于是最終得到本文主旨,這樣重難點的理解通過CAI技術的輔助,在不知不覺中消化、吸收和理解。
第三,語文教學實踐中運用CAI技術要能夠體現(xiàn)整體美。課件中整體畫面布局要合理,畫面要清晰;所顯示的文字要簡練、精確;注意顏色;所配音樂高低要適中;提示信息要規(guī)范,通過加亮、加粗、閃爍、等技術突出重點;形式變換不宜過多、操作要簡便。否則嘩眾取寵,適得其反。和諧的整體效果,不僅能使教學錦上添花,而且能陶冶學生情操,豐富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增強教學效果。
最后,要積極促進校際交流,促成資源共享。由于缺乏簡潔、易操作的課件制作平臺,使得課件的制作相當麻煩,這也是CAI輔助教學得不到迅速普及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能加強校際之間的交流,促成資源的共享,無論是對課件制作水平的提高,還是課件的使用率都將大有裨益。
目前,為了使語文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校領導一直重視CAI輔助教學的研究,學校在硬件建設、科研經費及實踐研究上都給予積極支持,現(xiàn)在全校教師的公開課基本都能積極使用CAI輔助教學。CAI輔助教學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唯有高瞻遠矚,才能在將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應當熟練掌握運用現(xiàn)代化教育工具使用的技巧,做到充分準備,因時、因地、因人、因內容制宜,恰當?shù)倪\用多媒體,克弊揚利,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安徽天長市天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