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丹丹
(駐馬店日報社,河南 駐馬店 463000)
互聯網時代,網絡已經逐漸成為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新陣地。但不可否認,黨報作為權威主流媒體仍然是社會輿論引導和意識形態(tài)傳播最為有力的載體之一。典型人物報道是媒體新聞報道的一個重要內容,黨報要做好報網融合格局下的典型人物報道,傳遞社會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黨報作為主流媒體的責任和擔當。
一個成功報道必須有好的策劃,報道重大典型,首先要做好新聞策劃。
做好策劃前期準備工作。報紙雖然沒有網絡媒體及時性優(yōu)勢,但是有著做好深度報道的優(yōu)勢。黨報要做好典型人物報道的策劃準備工作,充分發(fā)揮紙質媒體深度報道的優(yōu)勢,在充分掌握新聞素材、深入挖掘新聞細節(jié)、及時發(fā)現新聞價值、準確把握時代精神的基礎上,找到典型人物報道與讀者關注熱點的契合點,找到凝聚力量、服務發(fā)展的著力點,制訂詳盡的報道方案,精心策劃報道主題、報道內容、報道形式、報道角度的選取和節(jié)點的把握。
做好策劃組織實施工作。在策劃制定和實施過程中,要形成部門之間、版面之間優(yōu)勢互補,精心組織、上下聯動、內外結合、前后響應,形成“多角度采訪、多體裁報道、多欄目刊發(fā)、多版面展現”的良好局面。尤其是要通過報網互動,多媒體互動形成報道合力,擴大典型人物宣傳影響力,迅速在全社會形成高潮迭起、聲勢浩大的主導性輿論,從而營造向典型人物學習的濃厚氛圍。
一篇典型人物報道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報道角度的選取。報道角度選擇好了,就能更準確地透視、挖掘和表現新聞事實,更充分地體現新聞價值。
堅持真實性原則,塑造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典型人物形象。先進典型既是群眾中的一員,又是群眾的優(yōu)秀代表。當他們通過媒體出現在讀者面前時,讀者希望看到的是有血有肉、真實可信的形象,拔高夸大、人為加工只會讓讀者質疑和反感。只有有血有肉、真實可信的典型形象才能讓讀者產生共鳴,才越有說服力和感召力。對于媒體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用平民的視覺還原人物的真實面貌,力求客觀真實、個性鮮明、人物鮮活,不故意拔高、不刻意美化,如實記錄“平凡的感動”,展現普通人的道德厚度和精神高度。
堅持貼近性原則,發(fā)揮先進典型的示范效應和引導作用。典型人物既有精神共性,又有時代特性,對于人物的精神內涵要進行深入挖掘,找到精神傳承的源頭活水和道德價值共生的深厚土壤,通過深入細致的挖掘和全方位人物展現,使各個層面的讀者都能與典型人物某一個側面產生情感的共鳴,自然可以從典型人物身上獲取精神力量。典型人物報道要注重深入挖掘人物的時代意義,選擇最能打動讀者心靈的宣傳角度,選擇讀者感同身受的新聞事實,以事實說話、讓典型引領,使典型人物報道入腦入心,起到宣傳引導作用。
當前,新媒體異軍突起,媒體競爭日趨激烈,報網融合是大勢所趨,也是傳統(tǒng)媒體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新態(tài)勢。報紙典型人物報道也要正確認識和主動適應報網融合新常態(tài),充分利用豐富的媒介資源開創(chuàng)報道的新形式,積極主動與新媒體融合互動,發(fā)揮紙媒特別是黨報長期積累下來的媒體優(yōu)勢,體現權威性、公信力、思想性、深度報道優(yōu)勢和品牌號召力,利用新媒體傳播速度快、輻射范圍廣、互動能力強的優(yōu)勢形成媒體宣傳合力。要發(fā)揮黨報的主力軍作用,發(fā)揮報網融合的優(yōu)勢,運用傳統(tǒng)傳播方式和網絡方式于一體,優(yōu)勢互補、多方互動,形成傳播合力,以多媒介、多層次、多側面、全方位的傳播方式提升人物的鮮活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宣傳的影響力和輿論引導力。
控制報道密度,依托固定版面精品欄目推進典型人物新聞宣傳報道常態(tài)化建設
典型人物報道一般都是重磅出擊、集中報道,要注意報道密度的把握,既不能缺位失聲,喪失主流輿論陣地,也不能過度失真,造成人物標簽化和讀者閱讀疲勞。典型人物報道要以深入持續(xù)報道形成聯動宣傳效應,要創(chuàng)新報道形式,通過動態(tài)消息、人物通訊、系列評論、理論專版、圖片新聞、網絡話題討論等形式開展報道,避免讀者單一閱讀疲勞;要體現報道分量,濃墨重彩、保證版面,在較長一段時期對典型人物的事跡、精神進行宣傳,提高讀者對典型人物事跡和精神的認知度,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典型人物報道是一個相對持續(xù)的階段性報道,典型人物事跡刊發(fā)后,社會各界會有熱議反響,人物自身或親屬等相關人也會有其他活動,而這時典型人物的關注度和影響力依然持續(xù)升溫。因此,既要抓住新聞事件的持續(xù)升溫期,抓好關注度做好集中報道,也要善于動態(tài)跟進,做好持續(xù)動態(tài)報道,要有相對長期的策劃,注重持續(xù)動態(tài)報道,通過固定版面欄目做好后續(xù)報道和動態(tài)反饋性報道,全方位、廣視角、大容量、深層次地給予典型人物不斷關注。特別是對于典型人物取得的新成績、新經驗以及新發(fā)展、新變化要及時報道,在更好地滿足讀者知情權的同時,使典型人物的先進性和影響力持續(xù)放大。
典型人物報道是增強新聞媒體輿論引導能力的重要途徑,思想性是典型人物報道的“靈魂”,是產生影響力的源頭活水。
以報道體現思想深度。于報道中見精神。典型人物報道的目的不僅是真實展現先進感人的事跡,更深刻的意義是以時代背景下典型人物的先進事跡生動詮釋精神內涵,站在時代的高度回答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心理困惑,給同一時代的身邊人一種體現時代特征的精神力量指引。因此,典型人物報道要把握好人物先進性與時代感的關系,著力展現典型人物的時代風采,反映典型人物的思想境界,凸顯他們閃耀著時代精神的人物亮點,以典型人物的小切入體現弘大的時代精神主題,讓報道更貼近現實、指導現實。
以評論彰顯精神高度。當前媒體由“信息量競爭”進入“觀點競爭”階段,與新媒體相比,報紙在新聞傳播的及時性、感官性和互動性等方面明顯處于劣勢,只有靠思想的深度和文化的張力才能贏得讀者,這就更加凸顯了黨報評論的作用。評論是媒體的旗幟和靈魂,代表著媒體的觀點和聲音,對引導輿論發(fā)揮著主力軍作用。黨報要立足權威性和公信力,發(fā)揮思想性和理論性優(yōu)勢,以體現權威高端為定位,在典型人物事跡報道后,及時刊發(fā)相關評論,深入剖析典型人物的精神品質,在全社會掀起學習先進典型的熱潮,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報道思想引領、輿論引導、精神激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