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行動導向教學法的特點,針對國際商務禮儀課程特點及教學現(xiàn)狀,探討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國際商務禮儀課程雙語教學設計中的應用思路和具體做法。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 國際商務禮儀 行動導向教學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12C-0056-03
縱觀當今世界上發(fā)達國家的高等職業(yè)教育特點,無論是英國的“工學交替”、美國和加拿大的“社區(qū)學院”、澳大利亞的“TAFE學院”還是新加坡的“教學工廠”,它們培養(yǎng)應用技術型人才的方法都帶有明顯的德國職業(yè)教育“行動導向教學法”的烙印。2008年至今,作者在國際商務禮儀課程雙語教學中都致力于使用行動導向教學法進行施教,經(jīng)過這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國際商務禮儀課程教學中是培養(yǎng)應用型商務禮儀人才最有效的方法。本文試分析行動導向教學法的特點,并針對國際商務禮儀課程特點及教學現(xiàn)狀,探討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國際商務禮儀課程雙語教學設計中的應用思路和具體做法。
一、行動導向教學法特點
1999年德國文教部長在聯(lián)席會議制定和頒布《框架教學計劃》中第一次提出了職業(yè)教育行動導向教學法Handlungsorientierter Unerricht(英語國家稱之為“Action Oriented Pedagogy”),是目前世界上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應用技術型人才普遍采用的一種最成功最先進的教學方法,對傳統(tǒng)教育模式具有根本性的變革。行動導向教學法理念是:根據(jù)完成某一職業(yè)工作活動所需要的行動和行動產生和維持所需要的環(huán)境條件以及從業(yè)者的內在調節(jié)機制來設計、實施和評價職業(yè)教育的教學活動。豪治(Hortsch,1999)認為行動導向教學具有以下顯著特征:一是行動導向教學是一種教學設計理念;二是學生是整個教學主體和中心,教師不再處于教學主導地位,他們責任是基于課程理論基礎上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和開發(fā)學習條件,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行動;三是學習的目標要盡可能的具體和可以被感知,學習過程的設計應該以人類行為(完整行動比如工作過程、生產過程、服務流程等)的基本結構為導向。因此,行動導向應該是一個“完整行動”即包括獲取信息、制訂工作計劃、做出決定、實施工作計劃、控制質量、評定工作成績等環(huán)節(jié)的完整的行為模式,如圖1所示:
圖1 ?行動導向教學過程各階段的具體任務
二、國際商務禮儀課程特點及教學現(xiàn)狀
國際商務禮儀這門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國際商務中的見面禮儀、接待禮儀、儀容著裝禮儀、辦公禮儀、會議禮儀、電話禮儀、面試禮儀、餐飲禮儀、談判禮儀、簽約禮儀、論壇禮儀、饋贈禮儀等,雖然禮儀具有極強的普遍性、應用性和趣味性,容易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如果使用英語學習國際商務禮儀專業(yè)知識,還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目前,我國高校開展國際商務禮儀課程雙語教學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普遍缺少能夠用英語上課,又有深厚禮儀專業(yè)知識和經(jīng)驗的“雙師型”教師;二是學生英語聽力和口語水平不高,許多學生不熟悉語法結構,聽不懂、看得慢,更無法開口,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相當弱;三是老師在課堂上的禮儀理論講授多于演練;四是許多禮儀教師沒有按照每個特定的禮儀情景去設計所應用的“禮”和“儀”,而且用單一中文講授禮儀情景,無法達到在國際性商務交往中真正能夠做到“知禮、守禮、用禮”意境和效果。
三、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國際商務禮儀課程雙語教學中的應用思路
行動導向作為一種教學理念應用在國際商務禮儀課程雙語教學的設計與開發(fā),其實就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過程。按照行動導向內涵,學習禮儀并能夠應用英語進行國際商務禮儀的工作過程就是學習過程,其本身就沒有統(tǒng)一的行動結果和答案。因此,要求教師務必將商務禮儀課程內容按照實際工作過程、服務流程等內在邏輯為導向分模塊設計,而且學生要完成的這些項目內容(任務)必須是和他們現(xiàn)在或將來面臨的禮儀工作領域相關,具體設計邏輯思路如圖2所示:
圖2 ?以職業(yè)工作邏輯線索開展工作任務設計
行動導向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掌握禮儀知識和應用技能,同時又能夠利用英語從事國際商務交往,通過涉外禮儀各階段的任務來驅動,利用典型國際商務禮儀工作任務分析法,以學生未來職業(yè)領域中的涉外禮儀工作任務為載體,創(chuàng)設仿真的或模擬的禮儀服務學習情景,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整體化學習,親自經(jīng)歷結構完整的一系列禮儀服務以及工作過程,在完成禮儀任務的過程中、在體驗的過程中獲得工作過程知識,學生從中訓練出完成商務禮儀工作任務和解決問題的專業(yè)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為此,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國際商務禮儀課程雙語教學上的設計和應用,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國際商務禮儀知識傳授,也不是禮儀英語方面的簡單聽說演練,而是以學習領域的形式把與活動所需要的相關知識結合在一起進行學習的開放型的教學。
四、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國際商務禮儀課程設計中的具體做法
行動導向教學法主要有:任務驅動法、項目引領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學法、引導文法以及實驗法等。由于國際商務禮儀課程是應用性極強的職業(yè)教育課程,必須是突出學生能力目標,所以教師不應該將備課、上課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傳授知識、掌握和鞏固知識上,而是要重點考慮構建如何進行能力訓練的任務、工作過程等方面;在課堂上,老師要帶領學生去完成任務,而不是講授一本禮儀課程內容。禮儀和英語的應用能力不是教師“講”會、學生“聽”會的,而是通過訓練即“用做學生未來職業(yè)崗位上的事來訓練,用完成任務的過程來訓練”獲得的。這里所說的“練”,不是商務禮儀概念提問,不是禮儀知識和英語知識的鞏固、不是完成幾道禮儀或者英語習題,而是通過以學習任務為依托的教學使學生置身于真實的或模擬的工作環(huán)境中,訓練運用禮儀和英語知識做事的能力:獨立獲取信息、制訂計劃、實施、檢查和評估,使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行動過程中、在體驗的過程中獲得工作過程知識,即學習顯性的指導行為的禮儀知識,也包括相聯(lián)系的隱性知識,即那些內化在工作過程中有關禮儀服務細節(jié)技巧、英語口語表達中的訣竅、經(jīng)驗等。教師要由過去的“知識傳授式”向“行動導向”教學理念轉變,教學過程要“以工作過程對接”即“從簡單到復雜”設置課程單元模塊,通過“任務驅動”和“項目引領”作為主線去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充分體現(xiàn)“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真正做到“課程內容與職業(yè)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因此,國際商務禮儀課程雙語教學內容學習領域和情景模塊,可以設計如下圖3表示: ? ? ? ?學習情境
學習領域 由簡單到復雜的教學情景
情景1 情景2 情景3 情景4 情景5 情景6
職業(yè)工作過程 1.迎接外賓Meeting foreign guests
2.參觀訪問Have a visit
3.磋商談判
Business
negotiation
4.簽字儀式Signing
ceremony
5.商務宴請
Business
banquets
6.商務考察Business tour & Work
圖3 ?從簡單到復雜設置課程單元模塊
因此,教師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一是需要把“學科體系課程”中的“章節(jié)(禮儀/英語知識a、b、c……n)”設計為“工學結合課程”中的“學習情景(禮儀/英語任務a、b、c……n”;二是需要把“知識系統(tǒng)化課程體系”中的“學科課程禮儀/英語A、B、C……N”轉變?yōu)椤肮W結合課程體系”中的“學習領域的禮儀/英語任務A、B、C……N”;三是禮儀雙語教學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而是師生互動、學生協(xié)作型的教學模式。在國際商務禮儀教學活動中,教師從傳統(tǒng)的教學主角、組織者和領導者的角色轉變成為國際商務禮儀活動的引導者、禮儀和英語學習的輔導者。按照上圖3所示,構建以“完成一次綜合性的大型國際商務禮儀接待活動為主線”,通過 “混合型” 及“環(huán)節(jié)穿插式”針對本課程內容設計6個主情景和相關眾多分情景,從“簡單到復雜”把整個課程內容通過“環(huán)節(jié)穿插式”用英語有機串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禮儀和英語的興趣以及主動性,選擇不同的情景模塊實施雙語教學,實現(xiàn)“教、學、做”一體化情景雙語教學氛圍:學生分組扮演任務模塊中的角色(比如8人一組,4個扮演主方,4個扮演外賓),按照外賓國籍設計不同情節(jié),以英語話劇或者情景劇的形式表演國際商務接待全過程,最后是老師和學生一起討論和評價效果。
因此,國際商務禮儀教師實施雙語教學不是對課程內容進行漫無目的、主次不分、隨心所欲的設計。行動導向教學應用在國際商務禮儀課程雙語教學改革必須遵循四個目標:“知識目標、語言目標、思維目標、能力目標”,對課程內容進行設計和整合:第一,知識目標,即禮儀專業(yè)課程知識學習,確定用中文授課講解為主,讓學生明明白白(如概念、原則、特征、意義、政策,規(guī)定、操作、程序、過程、注意事項等)。第二,語言目標,即提高學生英語水平,這是必須要把握的關鍵,不能夠舍本求末;重點集中在涉外禮儀詞語的英語表達、日常商務禮儀交際的規(guī)范用語、套用語的表達應用,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如問候、接待、提示、建議、邀請、拒絕、介紹、請教、預約、訪問、談判、宴會、會議等)。第三,思維目標,即培養(yǎng)學生能夠用英語思維,用英語思考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去“知禮、守禮、用禮”。設定不同的禮儀情景會話模塊,抓住禮儀的趣味性和應用性,由學生通過英語對話模擬演練,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改變“啞巴英語”和“聾子英語”的局面。第四,能力目標,因為雙語教學是用英語等外語講授非語言類專業(yè)課程的教學活動,即用中文系統(tǒng)講授專業(yè)知識的同時,讓學生不斷地接觸英語,提高英語水平。因此,我們實施雙語教學不是為了追求外語效果而忽視學生對禮儀專業(yè)知識的把握和應用。學生理論上懂得禮儀、知道禮儀還不夠,必須要懂得如何做,如何應用。所以,需要學生在校內實訓室模擬練習禮儀、校外合作企業(yè)行業(yè)真實操作應用禮儀,從中把握禮儀要領,提高禮儀應用能力。
綜上,由理論傳授的國際商務禮儀雙語教學轉軌為行動導向教學法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技術型人才,可以有效地解決以下教學上的難題:一是通過“任務驅動”解決了國際商務禮儀理論教學上“學生能力訓練缺乏載體的問題”。二是通過“完成禮儀服務工作過程為導向”解決了“國際商務禮儀課本理論知識上部分環(huán)節(jié)的缺失,不利于方法能力培養(yǎng)問題”。三是通過“整體化學習國際商務禮儀”解決了“理論教學上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缺乏交流與合作,不利于社會能力培養(yǎng)問題”。四是通過“在禮儀服務工作過程中學習訓練掌握禮儀和英語知識以及應用技能”解決了“理論知識傳授上忽視工作過程知識,尤其是實踐性知識,即那些內化在工作(服務)過程的技巧和經(jīng)驗等難題”。五是有效地解決了“因材施教,關注學生個性能力發(fā)展和培養(yǎng)的問題”。由此可見,行動導向法在國際商務禮儀課程雙語教學設計上,教師不再是把掌握的現(xiàn)成禮儀和英語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作為教學上追求的目標,或者說不是簡單地讓學生根據(jù)教師的安排和講授去得到一個必然的結果,而是學生在教師的輔導下,自己去尋找這個結果的途徑,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各種能力如交往、溝通、協(xié)作和互助的能力等。在禮儀雙語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并對學生的展示內容和表現(xiàn)進行鼓勵,增強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責任心和成就感,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和商務禮儀應用能力。由此可見,以行動為導向教學法是培養(yǎng)應用技術型人才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筆者認為,行動導向教學法應該成為當前轉型為應用技術型本科高校某些專業(yè)和課程教學改革的主流方向。
【參考文獻】
[1]蔡秀芳.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09(5)
[2]韓茂源.行動導向教學法的理論釋義及實踐解讀[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6)
[3]盧雪良.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外貿英語函電課程中的應用[J].順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2)
[4]范新民.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國際商務英語談判課程中的應用[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11(4)
【基金項目】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014JGB416)
【作者簡介】李德正(1966- ),男,廣西欽州人,研究生,廣西師范學院師園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國際經(jīng)濟與貿易,國際交流與合作,校企合作與大學生實習就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