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良樹
摘 要 大班互動式教學,教師充分了解學生,順勢而為,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要充分肯定每一個學生在自己原有基礎上的進步,多管齊下,活化教學情境。學生不僅學習知識,也會記住自己在大班互動式教學中的良好表現(xiàn),并將這種經(jīng)歷當作人生成長的養(yǎng)分。
關鍵詞 互動 教師 學生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1.044
Abstract In big-class interactive teaching, teachers fully understand students, take advantage of the opportunity, and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desire. Teachers should fully sure every one of the students in their original basis progress. Activate teaching situation in many different ways. Students not only learn knowledge, but also will remember their good performance in big-class interactive teaching, and to make this experience as a life of growth nutrients.
Key words interactive; teacher; student
1 “教育是附麗于人而后顯出它的作用的”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雹贌o論時代發(fā)生怎樣變遷,傳道、授業(yè)、解惑永遠是教師的基本職責。古代中國,私塾、書院學生人數(shù)較少,這為教師因材施教、隨機施化提供了便利。在較小的教學空間,教師深入學生當中,與學生產(chǎn)生有益互動。21世紀以來,隨著中國高等教育入學率的提升,許多高校出現(xiàn)大班教學。在一些大班,學生眾多,學科背景多樣,單個教師面對來自五湖四海的一百多甚至兩百多位學生,欲以一人之力激發(fā)眾多學生的求知欲望、參與熱情,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教學是傳遞知識、增進智慧的必要手段。一般來說,教學規(guī)模越小,學生的參與度越高,教學效果越好。受制于聲音穿透力、教學演示、教師教學不能抵達大多數(shù)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等因素,教師在大班教學中向學生灌輸知識,很有可能演變成教師的自演自唱。一堂課下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灌輸中消磨殆盡。如此反復,學生感覺上課索然無味,課堂抬頭率江河日下?!叭嗽诮淌?,心在他處”,這樣的現(xiàn)象不在少數(shù)。有的學生上網(wǎng)瀏覽資訊,有的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學生各行其道,各干各事。教師不能迅速有效扭轉被動局面,倒下去的不僅是學生的課堂抬頭率,課堂出勤率也每況愈下。久而久之,學生秉持法不責眾的心態(tài),將逃課習以為常。出勤率越來越低,原本應該擠得滿滿當當?shù)慕淌蚁∠∈枋瑁處煹慕虒W熱情受到傷害,淪落成教師、學生“雙輸”的局面——缺乏學習興趣的學生將這門課當作包袱,把上課異化成對付考試。教師的教學聲譽漸次磨損,教學質(zhì)量也就可想而知。
“教育是附麗于人而后顯出它的作用的,離開了人,也就沒有教育了?!雹?/p>
為了避免教師、學生“雙輸”的局面,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眾人拾柴火焰高”,“齊心協(xié)力劃大船”。唯有如此,學生才不是被動的知識接收者或單純的應付考試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得以淋漓盡致的發(fā)揮,不時有神來之筆,創(chuàng)造物我兩忘、群體活躍的教學良境。作為大班互動式教學的總導演,教師循循善誘,諄諄教導,積極促成教學相長、學學相長的良好態(tài)勢。本文擬對此談談幾點淺顯看法。
2 大班互動式教學的要點
大班教學中,教師面對寬廣的學生團體,與學生互動的難度明顯高于小班教學。“東向而望,不見西墻”,“得之于此,失之于彼”,教師單純注重前排學生群體,對中后排學生群體有所“遺漏”。前面的學生認真聽講,積極參與,后面的學生聽之任之,參與度不高,整體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教師唯有多管齊下,為每一位學生營造積極、寬松的學習氛圍,才能使大班互動式教學收到良好成效。
(1)眼觀四路,耳聽八方,敏銳捕捉學生的興奮點。一位優(yōu)秀教師在大班互動式教學中耳聰目明、四通八達,對學生群體面面俱到,避免“各照隅隙,鮮觀衢路。”③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了然于心,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興奮點心中有數(shù),這是教學成功的前提。只有充分了解學生,教師才能將學生對這門課的學習興奮點擴而大之,教而化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運用充足的知識儲備敏銳捕捉學生的興奮點,在提高教與學雙方積極性的同時,為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起到推動作用。
(2)循循善誘,量體裁衣,以良好的問題設計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大班互動式教學,教師最忌“單兵突進”、“孤軍深入”,把大多數(shù)學生“遺失”在外。理想的大班互動式教學應該是師生之間的協(xié)同并進。教學雙方圍繞教學主題緊密配合,眾擎易舉。教師以良好的問題設計創(chuàng)造積極的教學情境如同放水養(yǎng)魚,筑巢引鳳,能有效打開教學局面。通過設計“如何看”、“為什么”、“怎么樣”之類的問題激發(fā)學生興趣,將教學重點、社會熱點與學生的關注焦點結合,誘導學生的思維活動順著教師布置的問題階梯層層遞進,在求知過程中不知不覺產(chǎn)生思想火花。教師的問題設計切忌泛泛而談、浮光掠影,要圍繞教學主題的關鍵處、樞紐處及學生的困惑處設計,所設計的問題要考慮到絕大多數(shù)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既不能難度過大,讓學生望而生畏,也不能過于簡單,學生認為沒有挑戰(zhàn)從而喪失求知熱情。
(3)因地制宜,多路并進,以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法活化教學氛圍。大班互動式教學,教師面對學生學科背景、學習興趣點多樣的“事實”,運用不同教學方法活化教學氛圍,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備課活動中,教師事先預設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期待,勾勒一幅較為清晰的課堂愿景。有的學生知識根底很深,他們期望“更上一層樓”的系統(tǒng)講授。有的學生對某一個知識點特別感興趣,希望教師對這個知識點詳細闡發(fā)。有的學生希望老師的授課更為輕松,能在小故事中說透大道理。教師運用多樣的教學手法——如多媒體、案例、影視、提問、搶答、討論、評析、小結、辯論等活化教學氛圍,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奔涌而出。在此過程中,教師解疑釋惑,巧施匠心,既放水養(yǎng)魚,也放魚養(yǎng)水,達到教與學的有機結合。
(4)明察秋毫,見微知著,善于激勵學生,鼓舞學生。英國文豪莎士比亞有句名言,“那腦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里的火花一樣,不去打它是不肯出來的?!?大班互動式教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堪為教學成功的催化劑。教師面對學生的及時回應——哪怕有時候回答并不精確甚至離題萬里、南轅北轍,也應給予及時的回饋。教師對學生的回應視若無睹,學生的學習熱情將受到傷害。教師善于導引,因材施教,對癥下藥,將學生的思維路向轉向積極的方向,學生或恍然大悟,或有所啟發(fā),這樣的學習過程往往獲益匪淺。教師要充分肯定每一個學生在自己原有基礎上的些微進步,不能吝惜表揚,鼓勵學生從已有的進步中獲得激勵,以持之以恒的積極態(tài)勢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對那些平日沉默寡言的學生,教師對他們的回應更要迅疾,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
3 鼓勵學生“全力以赴地學習”
蘇聯(lián)教育學家斯卡特金說:“我們已經(jīng)建立了合理的、很有邏輯性的教學過程,但它給積極性情感的糧食太少了,因而引起了許多學生學習的苦惱、恐懼或別的消極感受, 阻止他們?nèi)σ愿暗貙W習?!雹茉趥鹘y(tǒng)的教學中,一些教師將教學演變成“填鴨式”的灌輸、知識的陳列,學生興趣索然,教學效果不彰。
為了鼓勵學生“全力以赴地學習”,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積極互動對個體產(chǎn)生正面影響,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庭廣眾,更多的學生在一起學習,無形中將學生置于彼此關注、相互競爭的狀態(tài)。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積極回應老師的問題,展示才華、能力,這名學生將受到同伴的關注與尊重,學習的自覺性、能動性大大增強。就此而言,大班互動式教學效果良好,學生不僅學習知識,也會記住自己的良好表現(xiàn),并將這種經(jīng)歷當作人生成長的有利養(yǎng)分。
大班互動式教學需要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對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提出更高要求。教師功底不深,見識不廣,學識不足,他很難對大班互動式教學駕輕就熟。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就此而言,教師需要不斷學習,精心備好每一堂課,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吸引學生的高水平參與。
此文系華北電力大學教改項目《大班互動式教學的路徑、方法及其課堂實踐》的階段性成果
注釋
① 韓愈.師說.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② 葉圣陶.如果教育工作者發(fā)表(精神獨立宣言).葉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l0.
③ 劉勰.文心雕龍.序志.
④ (蘇)斯卡特金.現(xiàn)代教學論問題.教育科學出版社,198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