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以娟(河北省霸州市勝芳鎮(zhèn)第一小學065700)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陳以娟(河北省霸州市勝芳鎮(zhèn)第一小學065700)
數學素有思維的體操之稱,數學的學習過程本身就是思維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是現代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這正是學生進行發(fā)現與創(chuàng)造的基礎。教育家贊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學中要始終注意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倍W階段正是教育教學的黃金時期,數學學科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方向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呢?以下是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與探索所總結出來的幾點經驗。
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出:“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對學生而言,學習內因的最好激發(fā)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一切積極的學習行為與情感都是基于對認知對象濃厚的興趣基礎之上,這樣的教學才能取得成功。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樣也必須要激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激情與動力。沒有興趣的學習只扼殺學生的追求真理的欲望,學生的精神與思維處于低迷之中,消極情緒與情感占主導,學生不愛學習、不愿參與,如何來進行發(fā)現與創(chuàng)造。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要激發(fā)與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學科濃厚的學習興趣。故而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課堂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力求在第一時間帶給學生新奇特的感受,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學生由散漫狀態(tài)帶入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從而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與積極的心態(tài)下展開快樂而主動的探究,這樣更能展現學生的個性與創(chuàng)造性,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如在學習“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的特征”這一內容時,在教學伊始,我告訴學生,他們每報出一個分數,我就可以馬上判斷出它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數。學生踴躍參與,都積極地報分數,都想考倒教師。但是每報出一個分數,我就可以準確而快速地判斷。學生們驚嘆不已,都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奧秘。這樣自然就會對新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欲望,在學生主體參與、主動探究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自然也會得到長足發(fā)展。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智慧的開始、思維的開端、創(chuàng)新的基石。一個富有探索價值的問題可以起到很好的刺激與帶動作用,可以激起學生對認知對象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探究熱情,從而學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以主體身份來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此時學生的思維最活躍、創(chuàng)意意識最強,最能展現個性、釋放潛能,這更加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靈活性與發(fā)散性。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依據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的特點來設計一系列富有探索性、啟發(fā)性與開放性的問題,以問題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誘發(fā)學生探究動機,引導學生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在探究中來得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fā)展與提高。如在學習“年月日”這一知識時,我問小朋友們今年幾歲,過幾個生日了。學生從中可以發(fā)現自己幾歲就過了幾個生日。這時我再告訴學生,有一位老奶奶今年60周歲,但是這卻是他所過的第15個生日,這是怎么回事呢?這樣的問題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又貼近學生的生活,更能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從而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熱情,使學生圍繞著問題來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在探究中積極思維,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fā)展?!币囵B(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要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動手并非是單純的身體動作,而是手腦的共同參與,手使腦得到發(fā)展,使它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fā)展,使它變?yōu)樗季S的工具和鏡子。也就是說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就必須要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要將動手與動腦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操作中獲取直觀感知,再由此上升為理性認知,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這些基本的概念、定理與法則,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從而促進學生動手實踐與思維水平的整體提高。如在學習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如果只是由教師來進行相應的操作進行定理的推導,那么學生就只能是死記硬背,根本談不上對知識的理解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我讓學生充分動手動腦,運用所學來探究三角形內角和。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一邊擺弄著手里的三角形紙片一邊展開充分的交流與激烈的討論。有的學生用量角器逐一量出各個角的度數加起來得出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有的學生將三個內角剪下來拼在一起,再用量角器測量得出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學生動手動腦,在直觀的操作中建立感性認知,此時再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仔細思考,這樣便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操作過程理論化、系統(tǒng)化。這樣更加利于學生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了操作這一重要學習數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我們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與教學觀念來指導我們的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快樂中探究、在問題中探究,在操作中探究,這樣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展開富有個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探究活動,才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