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靜
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六中學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蔡靜
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六中學
社會在不斷發(fā)展,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今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因此,使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方法成為了新課程改革關注的焦點,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它的優(yōu)點在于能夠寓教于樂,有利于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再通過語言、表演等方式進行歷史情境重演時,不僅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學生積極參與的同時,提高了學習效率,激發(fā)了更多潛能。
情境教學;初中歷史;現狀;解決措施
社會在發(fā)展進步,社會的需求也隨之發(fā)生變化,傳統教學方式教授出來的學生已經無法滿足現今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傳統的教學方式即所謂的“應試教育”,是為了應對考試而進行的教育方式,主要通過語言灌輸來傳授知識,課堂大多枯燥乏味,這種被動的教授方式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惡,從而導致不能熟練地掌握和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初中階段是學生心理發(fā)育及學習系統形成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靈活的思維能力,想象力也更加豐富。而在具有神秘氣息的獨特的歷史課堂,情境教學法能夠得到充分的應用和發(fā)揮。其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優(yōu)點在于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寓教于樂,把遙不可及的歷史用生動活潑的課本劇等形式表現出來,有利于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刺激學生學習欲望的同時能夠促進學生心理及生理的發(fā)展,發(fā)掘出更多潛能。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主要接受知識的途徑是聽課和記錄,這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育方式。但歷史教材內容豐富,引入新的教學模式后,授課方法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創(chuàng)新出不同的方式。情境教學法就是其中一種,它可以通過不同的表現方式來呈現,演講、辯論、情景劇等等都可以在歷史課堂上運用。例如,人教版初中歷史課程——《燦爛的青銅文化》,講到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搜集一些青銅文化時期的圖片通過多媒體來幫助學生更直觀的體會到中國的古代文明。但是,根據授課內容的變化,教師應該選擇不同的表現方式來創(chuàng)建情境,不能所有的情境都使用多媒體來展示,如果不同的情境都用相同的方法來創(chuàng)立,會使學生產生疲勞感,從而引起學生的厭倦心理,那么,原本創(chuàng)立情境教學法的初衷就失去了意義。
(一)創(chuàng)建語言情境
由于初中學生對于活潑生動的情境更加感興趣,又鑒于初中歷史課堂的獨特性,初中歷史教師教學時可以通過語言的描述創(chuàng)建起一個生動的歷史情境,引導學生全面的認識和學習歷史。用繪聲繪色的語言給學生描述一段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引導學生與自己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例如,人教版初中歷史課程——輝煌的隋唐文化,在講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生動的語言描述當時隋唐文化的輝煌,并從側面表達一下自己對當時輝煌盛世的向往,吸引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使其充分體會中國古代歷史的繁榮昌盛。
(二)創(chuàng)建角色模擬情境
教育事業(yè)在不斷的發(fā)展,想要提升教學質量,關鍵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傳統課堂的教學方式過于注重知識的講授,忽略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把情境教學法應用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建一個角色模擬的情境,讓學生在不同的歷史中扮演不同的人物,在對角色進行塑造。例如,在講“三國鼎立”時,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學生會將自己融入到歷史人物的身份中,而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幫助其更加深入的了解歷史真相。創(chuàng)建角色模擬情境不僅可以渲染課堂的氣氛,同時獲得了更強的舞臺表現力,對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的成長與豐富也有很大好處,可謂一舉數得。
(三)創(chuàng)建數字和影視情境
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數字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數字情境的創(chuàng)建也同樣重要。它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直觀的直面歷史的輝煌、浩瀚與殘酷,使其對于歷史能夠有更新一層的認識。例如,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這一課,就可以創(chuàng)建數字情境進行教學。誠然,科學技術越來越發(fā)達,科技在不斷創(chuàng)新,學校在教學時已經普遍開始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對于初中生而言,相比于文字或圖片等信息資料,影視資料所帶來的視覺沖擊力更加的震撼,情緒相對來說也更容易受到感染,整個課堂的氣氛會因此達到高潮。
(四)創(chuàng)建問題情境
提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起著導航的作用。初中歷史教師在教授新課時,可以先創(chuàng)建一個問題情境,即提出一個或幾個問題,由學生對其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索、思考和研究,在學生探索研究的過程中,如果有不理解或者認為不合理的地方,也可以提出問題,教師在學生思考分析時引導其向正確的解題方向進行探索和研究分析,以達到最終解決問題、掌握相應知識的目的。創(chuàng)建問題情境能夠把學生帶入到與問題相關的情境中,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起到啟迪思維,渲染課堂氣氛的作用,亦能夠促使學生從歷史的經驗中總結教訓,從而精確掌握教學的知識點。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題的生動具體的場景,已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心理機能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將情境教學法運用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為學生構建出詳細的歷史情境,使之親身感受歷史的博大精深,如此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他們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的能力,寓教于樂,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在教學中,只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設置適當的情境,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能夠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1」沈巍初中歷史情境教學法實施問題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4(04)。
「2」王耀華讓“問題”來激活歷史課堂教學的生命力「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2(07)。
「3」徐建華中學化學情景教學設計「J」科技信息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