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晨[暨南大學文學院, 廣州 510632]
淺析中式“穿越”和歐美“穿越”題材影視作品的差異性
⊙余 晨[暨南大學文學院, 廣州 510632]
時空穿越,一直是影視作品中的一個常見題材??v觀全球,穿越的出現并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穿梭時空的題材在上個世紀就已經進入文學的表現范疇,而無論是在電影還是電視劇的創(chuàng)作中,穿越元素都比比皆是。本文重點在于對中式“穿越”影視作品和歐美“穿越”影視作品作出歸納以及特征分析,試圖對這種影視文化現象做一次相對廣闊視野的闡釋。
穿越 時空 科幻 人生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fā)展,對時間和空間的跨越一次次被技術所更新,人類可以到達月球、進入深海,也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遠距離傳輸大量信息,更可以在同一時間不同地點進行對話與交流。人類對自身和世界的認識更加深入,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思想上,人類在時空中的活動自由度都大大增加。
時空旅行或者說是時空穿梭,滿足了人們對于時空奧義的探求。人們希望知道尚未出現的未來,渴望了解已經消失的謎一樣的過去,于是產生了打破現有時空格局,在時間的線條上跳躍的想法,這也就產生了“穿越”的意義。穿越是穿越時間或空間的簡稱,簡單來講,穿越是不遵循正常時空規(guī)律下的人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一種位移。這種位移超越現有生活經驗,甚至超越現有認知水平,經常是不穩(wěn)定、多變的,因而在穿越條件下,才會發(fā)生很多未知的事件,使得各種各樣的故事都有可能在穿越中發(fā)生。從目前的國內外影視作品來說,筆者認為,穿越并沒有成為一種專門的影視類型,而是一種情節(jié)發(fā)展手段,一種故事元素,如若作品中出現穿越情節(jié)、因素,或以此為題材,都可作為影視作品中的穿越現象來加以研究討論。
談中國影視作品的穿越現象,首先要從中國的穿越小說談起。中國的穿越小說古已有之,《水經注》《述異記》《新石頭記》等作品中都有對穿越故事的描述。而2006年,“穿越”這個詞悄悄爬上各文學網站的點擊率排行榜,2007年更是被譽為“穿越之年”,穿越小說迅速類型化并形成風靡的浪潮。隨著小說的流行,影視作品也開始接納“穿越”,從2001年至今,港臺、內地制作的穿越劇有19部,而2010年至2011年播出或即將播出的穿越劇超過三分之一。
總的來說,這些穿越影視作品,內容上有著以下特點:一,很多作品都以歷史或者著名神話故事為背景,這與我國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傳說故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二,英雄豪杰式的歷險,像《尋秦記》《神話》這種穿越故事,主人公到了另一個時代依靠自身的能力經歷一番歷險,影響各種事件的進程,達到改變世界或者戰(zhàn)勝艱險的效果;三,浪漫愛情的描寫,大多數的中式穿越中,愛情是一條主線。現代人穿越回古代成為貴族擁有與現代社會截然不同的身份與生活,并與同樣有身份有地位有樣貌有才華的人展開凄美浪漫的愛情,這在各穿越劇中比比皆是。而電影如《不能說的秘密》《胭脂扣》等,也都是以講述愛情為主,制造各種浪漫、各種刻骨銘心,以引起觀眾對美好愛情的共鳴和向往。
從技術上來分析,中式“穿越”絕大多數為在單一維度的時間軸上穿越,即時間線只有一條,要么是從現在回到過去,要么是從古代或現代去到未來,總之,對于時間這條線軸來說,穿越是在線軸的不同分段之間來回穿梭。從穿越的手段上說,有以代表高科技的時間機器為媒介的;有以物件例如寶劍、首飾、玉器等作為媒介的;也有以意外事故例如車禍、落水等為時空錯亂點導致穿越的;還有利用宇宙天文現象如十三星連珠、九星連珠等等穿越的;更有甚者則是莫名其妙的,例如睡覺引發(fā)的穿越。這些穿越手段,總括起來是科學和想象的成果。中式“穿越”中較少對穿越手段進行科學理論上的解釋,更多的是想象的成分,穿越很少負擔科技的可行性,“穿”得輕松而容易。
縱觀中國的穿越影視作品,特別是最具代表的古代穿越劇,主人公來到古代以后,從普通人的身份搖身一變成為一個或者舉足輕重或者相貌出眾之人,總之是高于現實的人物身份,經歷在現實社會中不可能擁有的華麗人生和夢幻傳奇,從形態(tài)和心理上滿足了現代人對于美貌、愛情、權勢、征服、地位和戲劇性的各種要求。一方面,它以穿越為工具,為觀眾創(chuàng)造了一個脫離現實的美好世界,在這里人物可以天馬行空、大有作為,為大眾營造了成為人生贏家的步驟。另一方面,它不需要受眾在做穿越夢之前還要衡量自己的資質,考慮種種技術門檻,即使是一個平凡普通的現代人,因為占有時代先機,了解歷史和現實,相對古代人就有先天的壓倒性優(yōu)勢,這是大多數國內穿越影視作品的基本潛臺詞。在故事中,主角們以現代思維和知識儲備去觀摩古代、干預歷史、功成名就、花好月圓,這是對權力和愛情的快餐式意淫,也是另類的幻想成功學。這些穿越故事,從實質來說是一段成為人生贏家的旅程,把現實中的不圓滿、不如意或者庸庸碌碌一掃而空,即使在另一個時空遭遇艱難險阻,那也是收獲頗豐,無論是權力的擁有、英雄救世夢的實現,還是浪漫、刻骨銘心愛情的經歷,總有一樣是讓穿越的個體過足了一把成功幻想的癮。這是中式“穿越”最為突出的主題特征。
本文所研究的歐美“穿越”,是指北美和歐洲等國家拍攝出品的涉及時空穿越故事元素的影視作品。從文學上溯源,穿越文學的開山之作、被稱為“穿越文鼻祖”的是1889年馬克·吐溫寫作的《康州美國佬在亞瑟王朝》。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對時空的認識進一步增加,也更加拓寬了原來關于時空的思維模式。以電影和電視為代表的影視藝術,是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復合體,在時間的推移中再現空間,又在空間的流逝變化中展示時間。因其自身與時空的特殊關系和其畫面性、感染性,成為表達時空觀念、講述穿越故事的最佳載體。
時空旅行,一直是歐美影視作品中一個重要的探討點。這在“科幻”這一大的類型片中具有最為明顯的體現。科學幻想,作為人類最為偉大的幻想之一,是人類對自身以及這個世界的認識體現,是對人類與世界的關系探討??苹秒娪笆请娪昂笃讵毩l(fā)展出來的一個文藝題材,它的基礎是有關人類或宇宙起源的某種設想,有關科技領域某種虛構出來的新發(fā)現,它與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但不負擔傳播科學知識的任務。所謂“幻想”,就是一種假設,是不真實的存在。歐美的穿越現象,很多都體現在科幻題材的影視作品中。它們大多是基于西方近現代的科學理論進行對于時間和空間的大膽設想與實驗。這些穿越喜歡在作品中加入各種科學與哲學的探討,如時空悖論、技術的可行性、平行宇宙的存在合理性。歐美的穿越作品大多不是為了滿足受眾的成功欲望,而是通過時空倒轉這一極端狀況,探討時空奧義,凸顯人類在時間和空間夾縫中的無力感,而愛、勇氣和生命的美好也在這一背景下綻放閃亮光芒。相比起“人生贏家”的中國穿越者,歐美穿越者總有點憂國憂民的責任感、思考時空的哲學感、時空迷失的無力感、非我不能的使命感以及“科學興穿”的技術感。
通過對這些影視作品進行分析、梳理,筆者發(fā)現無論是偏重科幻、懸疑劇情類,還是偏重情感、喜劇類的作品都數量眾多,并總結出以下特征:一,歐美“穿越”時間跨度很大,從幾秒幾分到幾年、數萬年不等;二,從時間線上來說,大致分為三類,即單一的時間線、平行宇宙和多線時空以及圓形結構無限循環(huán);三,從穿越形式來說,主要又分為以下幾類,一是基于現代科學理論加上大膽幻想實驗,利用時間機器、科學方法穿梭時空的高科技手段,二是基于某種無法解釋的超自然能量,三是利用魔法的力量進行時空旅行,還有一些是由于無法解釋的原因一些物體或意外事件導致了穿越時空。
從以上穿越影視作品的表象、特征以及實際內容來說,可以把歐美“穿越”總結出以下幾個關鍵詞:科學、哲思、情感和拯救。這些特點與中式“穿越”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說中式“穿越”是對幻想人生的一種意淫,那么歐美“穿越”就是對人生命運的一種假設和重構。這些歐美穿越者,如《回到未來》《十二猴子》《源代碼》的主角們,不是在實驗新的科技成品,就是在時空穿梭中忙著拯救世界和愛情。在這些作品中,穿越不是一樁美差,他們往往是被無法抗拒的命運或命令所迫,踏上危機四伏的時空旅程。
很多歐美穿越影視作品,是在科學理論建構下探討時空奧義的無數可能,比起中式“穿越”的單一模式,無論是時間跨度、穿越方向、時間線和形式上,都在多維度思考中更加全面深刻地認識宇宙和時空。一些作品更具有某些哲學性的思考,例如外祖母悖論,因果律的困惑、背反,存在以及存在的荒謬,虛幻與真實等。從整體思想性來說,歐美“穿越”不僅僅是局限于幾個人的情情愛愛中,無論是科幻性強一點的,還是故事性強一點的,都有著其各方面的價值,通過對時空奧義的探求,對現實生活進行思索。
經歷過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西方人,其自由、理性、科學以及人文主義的思想已經深深烙刻在他們的思維模式中,現代科學的發(fā)展與發(fā)達使得他們往往通過科技手段對時空旅行作出解釋與大膽設想。優(yōu)秀的穿越作品不僅在科學上有值得探討的價值,邏輯上也力求嚴密完整。更難能可貴的是,某些作品中蘊含著哲學性的思考,比如對虛妄與現實的辨認,對自身命運的困惑,或者對時間、空間、宇宙的探討,甚至人類存在的終極追問。同時,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西方人也有著一種人性關懷和救贖意識。拯救自我,拯救他人,拯救世界是歐美“穿越”中常見的故事主題。因此,優(yōu)秀的歐美穿越題材影視作品,呈現出一種技術美和藝術美,作為藝術的技術品,不僅有著科學上的可探討性,亦是人的智慧、力量、情感的結晶,帶有濃烈的人性色彩。
當然,這些歐美穿越作品也都有好有壞,評論有褒有貶,也有搞怪無厘頭喜劇以及制作粗糙、劇情混亂的糟糕之作。然而,站在一個全局的角度從總體風格特征來說,歐美“穿越”與中式“穿越”是截然不同的。像《星際迷航》《神秘博士》這些已經在所在國形成一種社會文化并且具有很大影響力的穿越作品,是中國目前的影視劇市場中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出現的。就筆者的觀影經驗來說,也很少有讓人真心覺得優(yōu)秀的穿越電影,這也是值得中式穿越創(chuàng)作者們深思的。
歐美“穿越”與中式“穿越”各有其風格、特點,無論是對于歐美社會還是中國社會,都有其社會文化意義和深層緣由。穿越現象的風靡,表達了人們對世界及人生的觀感與想象。本文重在對歐美“穿越”的詳細解讀中比較與中式“穿越”的差異性,對這一文化現象做出一個橫向比較研究。至今穿越時空的設想并沒有被科學證實,然而這樣異彩紛呈的穿越影視藝術作品,為我們打開了一個認識宇宙、觀照現實人生的窗口。當“時空穿越”這一命運奇觀出現時,人面對的是一個古老而深邃的主題:真實與虛幻之辨。穿越影視作品,也正是想要在歷史與現實的困境中求得解法,在過去、現在、未來三者的交織中尋找出路,在人生命運的糾纏中實現圓滿。
[1] 藤條.“時空”電影煉金術[J].大眾電影,2007(17).
[2] 江曉原.好萊塢科幻電影主題分析[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7(5).
[3]江曉原.外星文明與時空旅行:在科學與幻想之間——兼及一系列科幻電影[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4(6).
[4] 王春平.后現代主義電影時空范式探究 [J].藝術探索,2009(3).
[5]劉子嫣.對穿越劇的探索性研究[J].今傳媒,2011(3).
作 者:余晨,暨南大學文學院在讀碩士,研究方向:文學批評與文藝傳播。
編 輯: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