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瑛455000河南省安陽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
尿蛋白與肌酐比值和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關性分析
王穎瑛
455000河南省安陽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
目的:探討尿蛋白/肌酐比值和24 h尿蛋白之間的關系。方法:收治腎病患者102例,將尿蛋白/肌酐與24 h尿蛋白定量進行相關性分析;采用ROC曲線分析確定尿蛋白/肌酐比值相對于24 h尿蛋白定量最佳診斷點。結果:尿蛋白/肌酐比值與24 h尿蛋白定量呈顯著相關性(P<0.05)。結論:尿蛋白/肌酐比值可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監(jiān)測腎臟病患者尿蛋白排泄情況。
尿蛋白;肌酐;蛋白尿;腎疾病
蛋白尿是腎臟疾病的主要表現(xiàn)之一,既往多數(shù)研究結果表明,尿蛋白定量與腎功能之間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1],這也就意味著在臨床上檢測尿蛋白定量對指導慢性腎臟病的診斷、評價治療效果以及判斷預后都有著較為重要的臨床意義。長期以來,臨床一直采用24 h尿蛋白定量測定作為金標準來反映腎臟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情況[2-3]。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留取24 h尿液較為繁瑣,對門診患者來說就更為不便,患者往往因留尿時間不正確、大便造成尿液丟失、患者依從性差、膀胱排空不完全等原因造成尿量偏多或偏少,從而使實際測定結果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偏差。近年來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結果提示慢性腎臟?。–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發(fā)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這就使得臨床對于一種快速、準確、簡單的檢測患者尿蛋白的方法需求程度越來越強烈。本研究主要評價尿蛋白/肌酐比值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的臨床價值,以期望對今后的臨床工作有一定幫助,現(xiàn)將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CKD患者102例,所有病例符合美國腎臟基金會-慢性腎臟病臨床實踐指南(NKF-K/DOQI)關于CKD的診斷標準[4],年齡3~12歲,男50例,女52例。正常標本來自我院健康體檢中心30例健康兒童。
檢驗儀器:兩組標本均采用貝克曼DXC 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方法:所有測試對象留取標本期間忌食高蛋白及避免劇烈運動,于2 d內(nèi)留取晨尿、隨機尿和24 h尿。具體留尿方法:患者第1天留取晨尿,然后將之后24 h的尿液都收集在同一個容器中,記錄24 h總的尿量。再在第2天的上午留取1次隨機尿。正常人標本來自30例健康兒童,尿蛋白定性試驗陰性,留取隨機尿測定尿蛋白與肌酐比值。24 h尿標本、晨尿和隨機尿標本均當天測定。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與處理、繪制ROC曲線,并做相關分析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晨尿尿蛋白/肌酐與隨機尿尿蛋白/肌酐相關性的分析:102例腎臟疾病患者對其晨尿尿蛋白/肌酐與隨機尿尿蛋白/肌酐檢驗結果進行t檢驗,結果顯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尿蛋白/肌酐診斷價值評價:據(jù)NKF-K/DOQI指南,尿蛋白診斷標準為尿蛋白/肌酐>0.2 g/gcr。本試驗30例健康者隨機尿蛋白/肌酐均<0.2 g/gcr,所有受試者隨機尿尿蛋白/肌酐均>0.2 g/gcr。分別以24 h尿蛋白定量≥1 g及≥3 g為診斷大量蛋白尿的界值,采用ROC曲線進行分析。隨機尿尿蛋白/尿肌酐為0.93 g/gcr時的診斷效能與1 g/24 h的診斷效能相當,此時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92.3%和84.7%;隨機尿尿蛋白/肌酐2.59 g/gcr時的診斷效能與3 g/24 h的診斷效能相當,此時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96.1%和90.8%。
蛋白尿是腎臟疾病的一個較為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之一,而且尿蛋白與腎功能有著較為緊密的聯(lián)系,在臨床上尿蛋白定量是對腎臟疾病進行診斷以及療效評估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實驗室指標。24 h尿蛋白定量對病理性蛋白尿的診斷有著較為重要的臨床意義,但是留尿較為繁瑣且影響因素眾多,易對檢驗結果造成影響。
尿蛋白與肌酐比值可反映尿蛋白的排出。國外多數(shù)研究結果均提示尿蛋白/肌酐可以用來監(jiān)測尿蛋白排泄情況[5]。美國NKF-K/DOQI也建議用隨機尿和晨尿尿蛋白/肌酐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且有很多文獻相繼報告了糖尿病腎病、妊娠、狼瘡性腎炎及腎移植時采用尿蛋白/肌酐比值進行監(jiān)測的可行性[6-7]。
本研究觀察了102例腎臟患者24 h尿蛋白與晨尿尿蛋白/肌酐與隨機尿尿蛋白/肌酐之間的相關性。發(fā)現(xiàn)晨尿尿蛋白/肌酐與隨機尿尿蛋白/尿肌酐之間無相關性,即對于腎臟患者來說,兩種留尿的方式對檢驗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本研究采用客觀的ROC曲線分析方法,確定了相當于24 h尿蛋白定量1 g及3 g的診斷界點,其分別為0.93 g/gcr和2.59 g/gcr,此時敏感性和特異性達到最佳,與國外報告的尿蛋白/肌酐診斷界值1 g/gcr及3 g/gcr稍有差異。因此,尿蛋白/肌酐比值可以反映腎臟病患者尿蛋白的排泄量,但部分專家認為雖然尿蛋白/肌酐是個較為有效的篩選方法,但是不能完全摒棄24 h尿蛋白定量的方法。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urine protein and creatinine ratio and 24h urinary protein quantitation
Wang Yingying
DepartmentofClinical Laboratory,theMaternal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ofAnyang City,Henan Province 45500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inary protein/creatinine ratio and 24 h urinary protein.Methods:102 cases ofadmitted patientswith nephropathywere selected.We did a correlation analysis ofurine protein/creatinine and 24 h urine protein quantitative.We used the ROC curve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quantitative diagnosis of optimal point of urine protein/creatinine ratio compared with 24 h urine protein.Results:The ratio ofurine protein/creatinine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quantitative of urine protein of 24 h(P<0.05).Conclusion:Urine protein/creatinine ratio can replace 24 h quantitative urine protein for themonitoringof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 ofkidney disease patients.
Urine protein;Creatinine;Proteinuria;Kidney disease
10.3969/j.issn.1007-614x.2015.2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