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治療。方法 對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4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34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經(jīng)治療,治愈18例,顯效10例,有效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4.12%。結論 對于支氣管哮喘,應及時有效的治療,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質(zhì)量。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7.078
作者單位:155100 雙鴨山煤炭總醫(yī)院
Clinical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34 Cases of Bronchitis Asthma
CHEN Yun Coal General Hospital in Shuangyashan,Shuangyashan 155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bronchitis asthma is to be investigated. Methods Review and analyze clinical treatment data selected from 34 bronchitis asthma patients who a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4. Results Of the 34 patients with bronchitis asthma,there were 18 cured cases,10 cases of significant efficiency,4 cases of efficacy and 2 cases of inefficiency,the efficacy incidence was up to 94.12% in total. Conclusion Timely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is of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patients’ cure rate and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Bronchitis asthma,Medical treatment,Clinical analysis
支氣管哮喘為中小支氣管痙攣,管壁粘膜水腫,管腔內(nèi)分泌物增多,阻塞氣道,通氣滯塞所引起,是一種常見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常于幼年和青年突然發(fā)病,無慢性咳嗽、咯痰史,以發(fā)作性喘息為特征,發(fā)作時雙肺滿布哮鳴音,緩解后無任何癥狀 [1]。常表現(xiàn)為反復發(fā)作的咳嗽和喘息就診,選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4例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支氣管哮喘患者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齡最小10歲,最大78歲,年齡42歲。病情程度:輕度7例,中度15例,重度8例,危重度4例。
1.2 臨床表現(xiàn)
咳嗽30例,口唇發(fā)紺23例,兩肺布滿哮鳴音23例,呼吸困難,胸悶、氣短,不能平臥21例,呼吸增快>30次/分19例,呼吸音減弱,心率>130次/分10例,出現(xiàn)三凹征7例。
1.3 方法
1.3.1 糖皮質(zhì)激素的使用 短效類制劑,如氫化可的松靜脈應用,其作用快,適用于哮喘嚴重發(fā)作和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無水鈉潴留的副作用。中效類制劑,如靜脈用甲基強的松龍,雖為哮喘急性發(fā)作和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應用激素的首選制劑,但有水鈉潴留的副作用。長效類制劑,如地塞米松,其作用更強,且?guī)缀鯖]有水納潴留的副作用,但其長期應用對下丘腦-丘腦-腎上腺抑制作用強,不宜用于維持治療。
1.3.2 糖皮質(zhì)激素吸入療法 中度支氣管哮喘均應把糖皮質(zhì)激素吸入療法作為首選治療;對糖皮質(zhì)激素產(chǎn)生依賴的重度哮喘患者,為避免或減少全身應用糖皮質(zhì)激素的副作用,應盡早采用吸入療法;輕度哮喘患者經(jīng)正確的色甘酸鈉吸入療法仍不能完全控制癥狀者;無論何種類型支氣管哮喘,當病情需要每日吸入支氣管擴張劑達2次以上者 [2]。糖皮質(zhì)激素吸入療法常用制劑包括二丙酸倍氯米松、丁地去炎松及丙酮確炎松等。
1.3.3 支氣管擴張劑的應用 β 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茶堿類藥物、膽堿能受體拮抗劑、鈣離子拮抗劑等。應在充分的氣道抗炎治療的基礎上使用;應僅用于緩解哮喘癥狀,如哮喘突然發(fā)作時用于控制癥狀;在使用氣道抗炎藥物治療哮喘但沒有起效之前用于暫時控制癥狀;應以吸入給藥。β 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短效類療效持續(xù)的時間為4~6小時。有舒喘靈(沙丁胺醇)、異丙喘寧、克喘素(雙氯醇胺)等。中效類療效持續(xù)時間為6~8小時。有間羥舒喘寧(博利康尼、喘康速)、氯丁喘胺、匹布特羅等。長效類主要有佛莫特羅茶、薩美特羅、普卡特羅等。堿類藥物包括氨茶堿、喘定、膽茶堿、茶堿緩釋劑(12小時制劑、24小時制劑)等。膽堿能受體拮抗劑包括溴化異丙阿托品(愛喘樂)、甲硝基阿托品、山莨菪堿(654-2)。膽堿能受體拮抗劑主要的副作用是口干、頭暈、頭痛等。鈣離子拮抗劑主要有心痛定、異搏定等。鈣離子拮抗劑的主要副作用有頭痛、頭昏、面部潮紅、乏力及血壓下降等。
2 結果
2.1 療效標準
臨床控制:哮喘癥狀完全緩解,即使偶爾有輕度發(fā)作不需用藥即可緩解。 FEVl(或PEF)增值在35%以上,或達到預計值80%~100%,PEF變異率<20%。顯效:哮喘發(fā)作較前明顯減輕,F(xiàn)EVl(或PEF)增殖25%以上,或達到預計值的60%以上;PEF變異率>20%,仍需用皮質(zhì)激素或支氣管擴張劑,但只需既往用藥劑量的1/3。好轉:哮喘癥狀有所減輕。FEVl(或PEF)增值15%~25%,仍需用皮質(zhì)激素或(和)支氣管擴張劑,用藥劑量不能少于原來的1/2。無效:臨床癥狀和FEVl(或PEF)測定值無改善或反而加重。
2.2 治療結果
34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經(jīng)治療,治愈18例,顯效10例,有效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4.12%。
3 討論
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特別是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T淋巴細胞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癥,在易感者中此種炎癥可引起反復發(fā)作的喘息、氣促、胸悶和(或)咳嗽等癥狀,多在夜間和(或)凌晨發(fā)生,此類癥狀常伴有廣泛而多變的通氣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緩解或經(jīng)治療緩解,此種癥狀還伴有氣道對多種刺激因子反應性的增高。全身應用糖皮質(zhì)激素用于經(jīng)吸入足量糖皮質(zhì)激素仍反復發(fā)作者;哮喘急性發(fā)作用足量支氣管擴張劑仍不能緩解者;重度支氣管哮喘發(fā)作或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尤其病情進行性加重而危及生命時應盡早靜脈使用;不宜吸入或無條件吸入糖皮質(zhì)激素的中度哮喘患者可考慮口服給予;過去曾長期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差的急性患者;曾有因哮喘引起呼吸衰竭病史的急性發(fā)作期的患者。糖皮質(zhì)激素吸入療法的注意事項:通常糖皮質(zhì)激素吸入療法在吸入3~7天開始見效,所以在起效之前急性仍需根據(jù)病情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和口服糖皮質(zhì)激素;由于過敏性哮喘患者經(jīng)常伴有其他過敏性疾病,當吸入療法代替全身用藥時使某些特應性皮炎、變應性鼻炎等被全身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抑制的疾病復發(fā),此時可用酮替芬等抗組織胺藥治療,既可控制特應性濕疹和變應性鼻炎,又可預防哮喘發(fā)作;糖皮質(zhì)激素吸入療法不宜在哮喘急性發(fā)作期使用;吸入療法和技術正確與否與療效有密切關系 [3]。支氣管擴張劑的應用時應遵循的原則,應在充分的氣道抗炎治療的基礎上使用;應僅用于緩解哮喘癥狀,如哮喘突然發(fā)作時用于控制癥狀;在使用氣道抗炎藥物治療哮喘但沒有起效之前用于暫時控制癥狀,應以吸入給藥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