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與真實
●文 / 莫言
社會生活總體上看是喧囂的,喧囂是熱鬧的,是一呼百應(yīng),是添油加醋,是游行集會,是制造謠言,是吸引眼球,是人人微博,是個個微信,是真假難辨。有時候喧囂掩蓋真實,但是喧囂不可能永遠掩蓋真相。
我有一個親戚,每次見他,他義憤填膺地痛罵當(dāng)官的,咬牙切齒。但是,今年他的兒子參加中考,離我們縣最好中學(xué)的錄取分數(shù)線差了五分,他就找到我了,說就差了五分,你找一找人。我說現(xiàn)在誰還敢,反腐敗的呼聲如此高。他說他不怕花錢,他有錢。我說你讓我去送錢,這不是讓我去行賄嗎?你不是痛恨貪官污吏嗎?現(xiàn)在你這樣做不是讓我?guī)椭阒圃煨碌呢澒傥劾魡??他說這是兩碼事,這是他的孩子要上學(xué)了。這個真實把親戚反對貪官污吏的喧囂給擊破了。
為什么大家在不涉及自己切身利益和家庭問題的時候,都是一個非常正派的、非常廉潔的人,為什么一旦我們碰到了這樣的事情,尤其是涉及了孩子的事情,我們的原則立刻不存在了。我想這有人性的弱點,也有社會體制的缺陷。其實,我們應(yīng)該反省,讓每個人在看待社會問題的時候,在面對社會喧囂的時候,能夠冷靜地來想一想喧囂背后的另一面。 (摘自騰訊文化)
刻在記憶里的哲理印痕
●文 / 黃小平
記得小時候玩魔術(shù)方塊,旋轉(zhuǎn)來旋轉(zhuǎn)去,也不能把色彩相同的方塊旋轉(zhuǎn)到一面。我問父親,為什么把魔術(shù)方塊設(shè)計得這么難呢?父親說,如果設(shè)計得太容易,讓你一下就會了,你還會去玩嗎?正因為難,正因為不會,才激起了你玩的興趣。后來,父親教會了我玩魔術(shù)方塊的方法和訣竅,把色彩相同的方塊旋轉(zhuǎn)到一面成了一件極為容易的事,也是從這之后,我再也沒有玩過魔術(shù)方塊了。
難,是激起我們興趣的魔法,是讓我們?yōu)橹剿鳛橹恍缸非蟮姆▽?。人生中,正因為有坎坷、挫折之“難”,才激起了我們百折不撓的勇氣和信心;正因為有痛苦和不幸之“難”,才激起了我們追求幸福生活的熱情和渴望;正因為有虛假和邪惡之“難”,才激起了我們維護真理正義的良知和義舉。 (摘自《思維與智慧》)
安詳
●文 / 王蒙
我很喜歡,很向往的一種狀態(tài),叫做——安詳?;钪羌闊┑氖虑?,焦灼、急躁、憤憤不平的時候多,而安寧、平靜、沉著的時候少。
人人都渴望理解,這正說明理解并不容易,被理解就更難,用無止無休的抱怨、辯論、大喊大叫去求得理解,只會把人嚇跑了。
不要過分地依賴語言,不要總是企圖在語言上占上風(fēng),語言解不開的事實可以解開。語言解開了事實沒有解開,語言就會失去價值。用事實說話的人能安詳。
不要以為有了這個就會有那個,不要以為有了成就就有了幸福,不要以為有了權(quán)力就有了威望。
安詳屬于強者,焦躁流露幼稚。安詳屬于信心,大吵大鬧暴露了其實沒有多少底氣。 (摘自《廣州日報》)
湯姆鞋的價值觀
●文 / 盛治仁
加州有一家叫湯姆的賣鞋公司,每賣出一雙鞋,公司就會送一雙鞋給買不起鞋子的小孩。
到目前為止,他們已成功送出超過一千萬雙鞋。這樣一個成功的社會企業(yè),有很多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地方。
一、正確的價值觀?!敖o予”是湯姆鞋最核心的價值。
二、創(chuàng)意營銷。湯姆鞋舉辦年度“一天不穿鞋”活動,讓大家體會沒有鞋子穿的感受,不但吸引了微軟等大企業(yè)的贊助支持,也得到25萬人響應(yīng)。
三、員工參與。工作滿兩年的員工,就會被安排到有需要的國家,親自送鞋給孩童。
四、永續(xù)做法。做好事不但要有熱情,還要找到可以持續(xù)運作的模式。湯姆公司的生產(chǎn)線已擴展到眼鏡。
不是每個企業(yè)或團體都可以復(fù)制湯姆鞋的做法,但每一個人或團體,只要愿意多用一點創(chuàng)意和熱情,都可嘗試在自己的工作或生活中,找出利他的元素。 (摘自《領(lǐng)導(dǎo)文萃》)
疲倦
●文 / 畢淑敏
疲倦是現(xiàn)代人越來越常見的一種生存狀態(tài)。有一次,我把一條舊呢褲送到街上的洗染店。師傅看了以后說,我會盡力洗熨的。但是,你的褲子,這一回穿得太久了,恐怕膝蓋前面的鼓包是沒法熨平了。它疲倦了。
我吃驚地說,褲子——它居然也會疲倦?
師傅說,是啊,不但呢子會疲倦,羊絨衫也會疲倦的。所以,穿過幾天之后,你要脫下晾晾它,讓毛衫有一個喘氣的機會。皮鞋也會疲倦的,你要幾雙倒換著上腳,這樣才可延長皮子的壽命……
疲倦發(fā)生的時候,如同一種會流淌的灰暗,在皮膚表面蔓延,使人整個兒地困頓和蜷縮起來。我們了無熱情,心灰意懶。我們不再關(guān)注春天何時萌動,秋天何時飄零。我們迷茫地看著孩子的微笑,不知道他們?yōu)楹慰鞓?。我們不愛惜自己了,覺察不到自己的珍貴。我們不熱愛他人了,因為他人是使我們厭煩的源頭。我們得過且過地敷衍著工作,因為它已不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動力。
看看大自然如何應(yīng)對疲倦吧。春天的花開得疲倦的時候,它們就悄然地撤離枝頭,放棄了美麗,留下了小小的果實;當(dāng)風(fēng)疲倦的時候,它就停止了蕩滌,讓大地恢復(fù)平靜。 (摘自《廣州日報》)
眼見未必為實
●文 / 葛昆元
我曾經(jīng)讀到一篇寫海難的文章。文中說,一艘游輪在茫茫大海上,觸礁沉沒,萬分危急中,一艘救生船駛到一對夫婦身旁,但只可以一人上船。夫婦倆緊緊擁抱,妻子滿含熱淚看著丈夫,所有人都認為,丈夫是要心愛的妻子上船逃命。不料,丈夫卻推開了妻子,自己跨上了救生船??上攵@個丈夫的行為,遭到了在場所有人的譴責(zé)。
幾十年后,這個男人死后,女兒在整理父母的日記時,才知道母親當(dāng)時已患有絕癥,是母親拒絕了父親讓她上船或同她一起葬身海底的要求,母親要求父親一定要將他們幼小的女兒撫養(yǎng)成人。自此,人們才知道是冤枉了這個品德高尚的男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生活是復(fù)雜的,事情的表面現(xiàn)象,不一定就能真實反映出事情的真相。所以千萬不能用固有的眼光去觀察問題,用單一的思想方式或簡單的“眼見為實”的標(biāo)準(zhǔn)去想問題、做判斷。(摘自《新民晚報》) (責(zé)編:張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