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濤
(吉林省汪清縣中醫(yī)院,吉林 汪清 133200)
急診中毒洗胃患者的心理特點與護理措施分析
王 濤
(吉林省汪清縣中醫(yī)院,吉林 汪清 133200)
目的 總結急性中毒洗胃患者的心理特點并研究心理護理干預對急性中毒洗胃患者的應用效果。方法 回顧分析我院急診科近年收治的急性中毒洗胃患者400例,分為常規(guī)組(常規(guī)護理)及干預組(強化心理干預),每組200例。比較2組的置管成功率、洗胃時間、不良反應事件等。結果 干預組首次插管成功率93.0%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P<0.05),洗胃時間(16.2 3.0)h及洗胃過程中總不良反應率4.0%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P<0.05)。結論 及時有效的心理分析和針對性地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洗胃治療依從性。
急性中毒;洗胃;心理護理
急性中毒患者的病況比較嚴重且病情發(fā)展迅速,如果不及時搶救,極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洗胃是急性中毒患者的最主要的搶救方法,但洗胃對患者的依從度要求比較高,搶救成功率與患者的配合度呈正比,患者越配合,越能及時、迅速地清除其胃部內容物,最大限度減輕患者機體的中毒程度[1]。我院近年來以加強對急性中毒患者的心理護理為主要切入點,通過積極的心理干預來提高洗胃成功度,取得了理想效果,具體如下。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4月期間收治的急性中毒洗胃患者400例,所有患者洗胃時均神志清醒,其中男153例,女247例;年齡15~71歲,平均(50.6 3.8)歲;藥物中毒類型為:安定類99例,有機磷183例,除草劑87例,其他31例。根據護理方法將患者均分為常規(guī)組和干預組,每組200例。常規(guī)組行常規(guī)洗胃操作護理,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通過分析患者的心理特點強化心理護理干預,組別間患者基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洗胃方法:常規(guī)組患者洗胃前,護士僅與其進行簡單溝通,講解洗胃中的注意事項,將開口器直接置入患者口中迫使患者張嘴,將胃管從開口器中間插入,對抵抗洗胃者在多人協助下強制按壓患者上下肢洗胃。
干預組患者洗胃前,護士先向患者家屬簡單了解患者服藥的原因,通過簡單溝通把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用親切溫和的語言耐心開導患者,必要時需要家屬協助進行開導,用輕松地語言和態(tài)度向患者講解洗胃注意事項,針對性地疏導患者的恐懼、抗拒心理,待患者情緒穩(wěn)定后進行洗胃操作。
1.3觀察指標及統(tǒng)計分析:比較2組的首次置管成功率、洗胃時間及洗胃過程中的并發(fā)癥事件。采用SPSS19.0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首次插管成功率上,干預組186例(93.0%)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的143例(71.5%)(χ2=5.23,P=0.0236);洗胃時間上,干預組(16.2 3.0)min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的(42.6 9.20)min(t=19.2301,P=0.0329)。洗胃過程中的不良事件上,常規(guī)組出現口腔出血6例,胃管脫落18例,窒息3例,總不良事件率13.5%(=27/200)。干預組出現口腔出血6例,胃管脫落2例,無窒息事件,總不良反應率4.0%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χ2=5.06,P=0.0256)。
3.1急性中毒患者洗胃前心理特點分析:經臨床分析和觀察,筆者將本文400例患者洗胃前的心理特點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①消極悲觀,自暴自棄:急性中毒患者多是因心理遭受各種創(chuàng)傷產生厭世心理而自主服藥,因此在洗胃時并不配合,甚至會抗拒洗胃,本文400例患者中即有336例患者有明顯的消極悲觀心理,表現為沉默不語,雙目緊閉,拒絕與人交流,表情淡漠,阻撓洗胃。②自卑羞惱:136例患者有此心理表現,即一定程度上對服藥感到后悔或后怕,但由于自尊或懼怕輿論影響而自卑、抑郁,沉默不語,不肯順利接受治療[2]。③情緒激動、緊張焦慮:此種心理主要表現為患者非常緊張,易受驚,肢體顫抖,出汗,心率加快,有拒絕或反抗行為。本文中112例患者有此種心理。④恐懼:有明顯地害怕、逃避、躲藏、否認服農藥等不配合搶救的行為,本組共96例。
3.2急性中毒的心理護理方法
3.2.1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真誠的關心患者是構建和諧互信的護患關系的基礎[3],患者進入急診室后,護士應當立即主動接待患者,仔細、耐心觀察患者的寒顫、皺眉、惡心等表情變化,發(fā)現患者有明顯的恐懼心理時立即緊握患者雙手進行安慰。對寒顫者提供棉被或增加室溫。對惡心嘔吐者指導其用溫水漱口,用毛巾擦拭其嘔吐物,讓患者感到溫暖和友愛,從而強化對護士的信任感,有利于培養(yǎng)治療依從性。護士還要注意分析患者言談或行為中傳達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并對之進行準確分析,根據患者的不同心理狀態(tài)進行針對疏導。
3.2.2綜合評估患者狀態(tài):患者一進入急診室,在進行急救的同時,護士要立即分析患者的中毒原因、文化程度、社會經歷、性格特征等,并結合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
3.2.3對癥心理疏導。①悲觀自棄:此類患者服毒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心理或精神上遭受嚴重刺激或挫折,患者思想壓力和負擔大,心理承受能力差。對此,護士要針對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認真開導。輕生者要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生活,認識到生命的可貴;因糾紛服毒者,在家屬配合下積極開導,迅速消除誤解,解開患者心結;感情受挫者,以心理支持和疏導為主,允許患者通過糾纏、哭泣來發(fā)泄情緒,幫助患者理清感情,啟發(fā)患者正確面對感情問題。②羞辱自卑者:該類患者情緒變化多樣,輕生念頭也多是一時所起,待進行搶救操作時患者甚至多已經清醒且后悔輕生,但容易對自己的輕生行為產生羞赧、自卑心理,家屬和護士要積極開導此類患者,給患者以臺階下,容易使患者放下心理負擔積極配合洗胃。③情緒激動:此類患者不配合或抗拒治療,會耽誤搶救工作,護士應積極安慰患者,特別注意尊重患者人格,誠懇的與患者交談,鼓勵患者抒發(fā)自己的想法,用耐心、尊重、理解的語言或方式表達對患者的關心與支持[4],同時注意強調和引導患者家屬對患者心理的積極影響和干預。④緊張恐懼:該類患者的恐懼心理主要表現為對洗胃操作的耐受性及自身生命安全的恐懼,如對洗胃機、吸痰機等機器的恐懼,對此,護士進行搶救時設備應當避開患者的視線,以減輕患者對器械及操作的恐懼,操作前耐心安慰患者,介紹洗胃操作的安全性及注意要點,以便患者積極配合洗胃。
3.3心理護理效果評價:心理護理強調對身心疾病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反應進行針對性地疏導,通過對患者積極的心理干預來調動和發(fā)揮患者在治療中的能動作用,具有重要的醫(yī)療預防價值[5]。藥物中毒患者大多存在各種程度及類型的心理障礙,因此進行搶救工作前一定要注意對患者心理的積極干預,強制性的洗胃操作只會增加患者痛苦。本文干預組經系統(tǒng)的心理干預后,患者依從性明顯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明顯提高,洗胃時間大大縮短且洗胃過程中不良反應事件明顯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由此可見,積極的心理護理干預對急性中毒洗胃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重視。
[1]潘桂英.不同洗胃法在搶救有機磷農藥中毒的臨床應用[J].海南醫(yī)學院報,2012,14(3):267.
[2]武變瑢.心理疏導治療對服毒患者洗胃依從性的影響[J].臨床醫(yī)藥實踐雜志,2013,17(12):863-864.
[3]于靖梅,張兔梅.30例服毒自殺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對策[J].家庭護士,2011,4(12):16.
[4]張陽莉,金艷.有機農藥中毒83例臨床搶救及護理[J].職業(yè)衛(wèi)生與病傷,2010,25(2):123-124.
[5]楊歡.對服毒輕生患者的心理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12,11(4):161.
R473.5
B
1671-8194(2015)012-02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