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燕
(廣東省英德市婦幼保健院,廣東 英德 513000)
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
朱偉燕
(廣東省英德市婦幼保健院,廣東 英德 513000)
目的 探討宮頸環(huán)行電切術(LEEP)治療宮頸上皮內瘤樣變對有生育要求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于本院行LEEP術的宮頸上皮內瘤樣變患者資料,共篩選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間于本院分娩的產婦52例(觀察組),分析其分娩及胎兒情況并記錄產后并發(fā)癥。并選取同期分娩且孕前末行宮頸手術的60例產婦作對照(對照組)。結果 對照組和觀察組的剖宮產率分別為20.0%(12/60)和21.2%(11/52),兩組剖宮產率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陰道分娩產婦均未見無產程延緩和停滯。觀察組的總產程為(11.3 ±3.2)h,分娩孕周為(39.5±4.6)周,產后宮頸裂傷及出血發(fā)生率分別為15.4%和17.3%,新生兒體質量為(3129.5±1840.6)g,1 min Apgar評分為(9.5±1.2)分,5 min Apgar評分均為10分,且以上指標與對照組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LEEP術治療宮頸上皮內瘤樣變對有妊娠結局無影響,對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安全使用。
宮頸環(huán)行電切術;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分娩情況;妊娠結局
宮頸上皮內瘤樣變是一種宮頸癌前病變,近年來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如不及治療可發(fā)展為宮頸癌,嚴重影響女性生活質量及生育能力[1]。宮頸環(huán)行電切術(LEEP)目前已廣泛用于宮頸上皮內瘤樣變的治療,但由于部分宮頸上皮內瘤樣變患者仍有生育要求[2],故LEEP術后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有重要意義,故本研究分析本院LEEP術治療低于此類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從本院行LEEP術的宮頸上皮內瘤樣變患者中篩選出52例產婦(觀察組),均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間在本院分娩,其中初產婦39例,經產婦13例,患者年齡25~38歲,平均(32.7± 5.8)歲;宮頸活檢病理診斷:CIN Ⅲ級19例,CIN Ⅱ級23例,CIN Ⅰ級10例;術后妊娠情況:6個月內者11例,6~12個月者13例,1年后28例。納入標準:①術前無不孕癥;②有生育要求。選取同期分娩且孕前末行宮頸手術的60例產婦作對照(對照組),其中初產婦43例,經產婦17例,患者年齡26~37歲,平均(31.2±8.7)歲。兩組的分娩情況及年齡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LEEP治療:所有患者LEEP術前均行陰道鏡及宮頸細胞學檢查確診,采取常規(guī)操作實施LEEP術[3]。取膀胱截石位,充分暴露引導及宮頸部分,常規(guī)消毒,辨清移行帶范圍后確定病灶,應用德國愛爾博LEEP刀進行手術,于病灶外緣按從上至下的方向,緩慢移動電極,切除病變組織,同時術后送病理進行檢查。
1.3評價指標:分析其分娩情況及胎兒情況并記錄產后并發(fā)癥。分娩情況包括產程、分娩方式及分娩孕周,胎兒情況包括體質量及Apgar評分,產后并發(fā)癥包括宮頸裂傷和產后出血。
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6.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偖a程、分娩孕周、新生兒體質量及Apgar評分均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并行t檢驗,其余指標以“率”表示并行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LEEP術后分娩情況:①分娩方式:對照組60例產婦中12例行剖宮產,48例陰道分娩;而觀察組52例產婦中11例行剖宮產,41例陰道分娩;兩組剖宮產率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20.0% vs. 21.2%,P<0.05)。兩組采用陰道分娩的產婦均未見無產程延緩和停滯。②總產程情況:對照組的總產程為(12.5±2.7)h,其中≤12 h者25例,>12 h者35例,而觀察組的總產程為(11.3±3.2)h,其中≤12 h者29例,>12 h者23例,兩組的總產程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③分娩孕周:對照組的分娩孕周為(39.2±3.4)周,其中37~38周13例,38~39周16例,40周以上者31例;觀察組的分娩孕周為(39.5± 4.6)周,其中37~38周8例,38~39周14例,40周以上者30例;兩組分娩孕周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產后并發(fā)癥:對照組60例產婦中有7例宮頸裂傷(11.7%)和8例產后出血(13.3%),而觀察組52例產婦中有8例宮頸裂傷(15.4%)和9例產后出血(17.3%);兩組產后宮頸裂傷及產后出血發(fā)生率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胎兒情況:①體質量:對照組新生兒的體質量為(3058.7± 1632.2)g,其中≤3000 g者26例,>3000 g者34例;觀察組新生兒的體質量為(3129.5±1840.6)g,其中≤3000 g者23例,>3000 g者29例;兩組新生兒體質量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Apgar評分:對照組新生兒的1min Apgar評分為(9.6±1.1)分,其中9分26例,10分34例;觀察組新生兒的1 min Apgar評分為(9.5±1.2)分,其中9分21例,10分31例。兩組新生兒的5 min Apgar評分均為10分。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LEEP術在此類患者中應用較為廣泛,具有手術時間短、電凝止血、無需縫合及術后創(chuàng)面愈合快速的優(yōu)點,同時由于該術式保留產婦生育能力而被廣泛應用[2],但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研究較少,故本研究從多個方面研究其對LEEP術后妊娠產婦妊娠結局的影響。
本研究發(fā)現(xiàn),LEEP術妊娠產婦的分娩結局與未行LEEP治療的產婦相當,主要表現(xiàn)為兩組的剖宮產率、分娩孕周及總產程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LEEP術對患者妊娠結局并無不良影響。此外,LEEP術也未增加產婦產后出血及宮頸裂傷的發(fā)生率,表明LEEP術是一種安全的治療手段,與相關報道的結果一致[3-4]。新生兒產后情況分析發(fā)現(xiàn),LEEP術對新生兒體質量及Apgar評分亦未有不良影響。本研究中大部分患者采用陰道分娩的方式,且陰道分娩的產婦均未見無產程延緩和停滯,提示行LEEP術的產婦可試行陰道分娩,而醫(yī)師應加強LEEP術后隨訪,同時分娩前對宮頸情況進行評估。也有研究指出LEEP術后的產程較短,認為與該手術切掉部分宮頸組織有關,但本研究中未發(fā)現(xiàn)此種現(xiàn)象,可能與產婦納入有關,將在今后研究影響LEEP術后妊娠者產程的因素。綜上所述,LEEP術治療宮頸上皮內瘤樣變對有妊娠結局無影響,對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安全使用。
[1] 陽麗,錢德英,陳觀娣,等.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病患變化趨勢研究[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9(24):4092-4094.
[2] 張肖青,徐惠群.不同LEEP術式治療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和宮頸糜爛的療效觀察[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32(12): 1628-1630.
[3] 萬忠艷.LEEP電切術對宮頸上皮內瘤樣變患者妊娠及分娩方式的影響[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1,17(3):274-276.
[4] 許雪飛.宮頸LEEP術后患者妊娠結局的觀察分析[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3,18(3):394-396.
R737.33
B
1671-8194(2015)24-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