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霞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
急性肺血栓栓塞的臨床特征及護理措施
張彥霞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
目的 探討急性肺血栓栓塞(APTE)的臨床特征及護理措施。方法 回顧性分析40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臨床診斷、治療資料和護理資料。結果 治愈率為70%,無死亡病例,無嚴重并發(fā)癥。結論 明確急性肺血栓栓塞的臨床特征,準確診斷、及時治療、精心護理有利于患者康復。
急性肺血栓栓塞;臨床特征;護理
APTE是臨床常見心血管疾病[1],發(fā)病機制為右心和靜脈系統(tǒng)血栓對肺動脈及其分支的阻塞,其臨床特征為呼吸功能和肺循環(huán)障礙[2],是肺栓塞中最多發(fā)的類型,病死率較高,且容易漏診和誤診,對患者健康生命產生嚴重影響。本文分析了急性肺血栓栓塞的臨床特征及護理措施,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齡40~72歲,平均年齡52.5歲。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肺血栓栓塞診斷標準,經臨床體檢、血氣分析、心電圖檢查、D-二聚體檢測、CT肺動脈造影確診,首發(fā)癥狀表現(xiàn)為胸痛、咳嗽、呼吸困難、心悸、發(fā)熱、暈厥、下肢脹痛、腫脹等。其中8例發(fā)生典型的血痰或咳血、胸痛、呼吸困難三聯(lián)征癥狀?;颊唧w征:心率>100次/min,呼吸頻率>25次/min,體溫高于37.5℃,血壓下降,肺部聽診可聽聞濕啰音。部分患者存在肺動脈瓣第二音亢進、頸靜脈肚脹、胸膜摩擦音。血氣分析和X線胸片檢查結果:血氧分壓(PaO2)≤80 mmHg,二氧化碳分壓(PaCO2)≤35 mmHg,PH≥7.45,肺泡-動脈氧分壓差>20 mmHg。實驗室檢查結果顯示,纖維蛋白原水平、乳酸脫氫酶水平均升高;CT檢查結果,雙肺下葉多發(fā),可見片狀暗影區(qū)。
1.2 治療方法
溶栓治療:溶栓治療適應證為雙肺大塊肺栓塞;血流動力學改變;合并乳酸酸中毒、低血壓、心臟血流量降低等低灌注和休克;原發(fā)心臟疾病的肺血栓栓塞導致循環(huán)衰竭;伴有呼吸窘迫;竇性心動過速?;颊呓^對臥床,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給予呼吸支持、供氧。溶栓治療應用2萬IU/kg尿激酶,利用靜脈泵進行靜脈輸液,泵入時間為2 h。
抗凝治療:應用5000IU低分子肝素鈣注射劑,行皮下注射,注射部位選擇腹壁前左右外側皮下組織,垂直進針,注射時間控制在10~15 s,1次/12 h,維持治療7~10天。應用華法令,口服3~4 mg/d,3天后劑量為2.5~5 mg/d,與低分子肝素聯(lián)合5天,待患者INR穩(wěn)定且達到預定值后,低分子肝素停用,維持華法令治療3~6個月。
1.3 護理方法
①心理護理
APTE具有發(fā)病急、病情嚴重的特點,患者容易出現(xiàn)恐懼、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對此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病情評估,廣泛收集相關資料,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同時加強與患者的交流,詳細講解疾病知識、治療方法、注意事項、轉歸情況等,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并與患者家屬溝通,以家庭支持使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做好心理疏導工作,使他們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配合治療和護理。
②急性期護理
急性期,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呼吸、心率、血壓、脈搏等生命體征,叮囑出現(xiàn)呼吸困難癥狀者絕對臥床;根據血氣分析結果,給予鼻導管或面罩吸氧,必要時行呼吸機機械通氣。及時開放兩條靜脈通道,應用靜脈留置針時保證引流管暢通,嚴格控制輸液速度。對有呼吸困難或心臟疾病病史的患者,治療前詳細詢問病史,以給予對癥治療。
③溶栓前護理
為患者提供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避免治療期間壓傷皮膚,做好血氧飽和度、動態(tài)心電監(jiān)測,治療前后觀察心電圖變化;測定血氣、血常規(guī)、血生化、血小板計數、基礎APTT,以為溶栓治療提供參考指標。做好搶救措施準備,準備好電除顫器和呼吸氣囊,確保搶救器械處于備用狀態(tài)。溶栓治療前,避免不必要的穿刺[3]。
④溶栓治療護理
應用靜脈泵,保持靜脈通道暢通,遵醫(yī)囑按時按量應用藥物,避免藥物外滲;治療期間由護理人員進行床邊護理,避免患者體位變動;注意觀察患者的牙齦和口腔黏膜,一旦發(fā)現(xiàn)出血情況及時告知醫(yī)生處理。若患者出現(xiàn)黑便、嘔血的消化道出血征兆,立即采取相應處理。注意觀察皮膚和注射部位情況。治療結束后,為預防頭暈、頭痛,應避免過度變換體位;及時復查心電圖;注意血管穿刺處有無血腫,復查血小板計數、血常規(guī)。
⑤抗凝治療護理
應用華法令治療期間,注意觀察患者皮膚、鼻腔、口腔黏膜、排便情況,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術操作,禁止易損傷和過度勞累的活動,若患者出現(xiàn)出血跡象,立即停用華法令,并及時處理??鼓委熎陂g,避免使用鋒利剃須刀、碰撞,避免創(chuàng)傷性治療,若發(fā)生突發(fā)性下肢腫痛、胸痛、暈厥、咳血、呼吸困難等癥狀,應立即就醫(yī)診治。
⑥下肢靜脈血栓護理
抬高患肢,避免按摩和熱敷,給予患者及其家屬必要的健康教育,在溶栓治療后,患肢至少絕對臥床2周,避免血栓脫落導致肺栓塞復發(fā)。
⑦飲食指導
叮囑患者多進食易消化、高纖維素、高維生素、高蛋白、的食物,可多食蘿卜、菠菜等蔬菜,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避免便秘發(fā)生用力排便而導致病情加重。但蔬菜瓜果會造成大便顏色加重,應注意溶栓藥物所致黑便加以鑒別[4],必要時可進行大便隱血試驗。若患者出現(xiàn)便秘,可適當應用藥物或灌腸處理。對咳血患者,應進食半流質或流質食物。
本次研究中,經溶栓治療和抗凝治療后,治愈28例,治療2 h后氣急、胸悶等癥狀顯著緩解8例,治療12 h后臨床癥狀顯著減輕4例,無死亡病例,治愈率為70%。無死亡病例、無大出血、無嚴重并發(fā)癥。
肺栓塞多來自于下肢深靜脈血栓、下腔靜脈、盆腔靜脈和心臟血栓,其主要臨床特點為[5]:多發(fā)于術后7天內,誘因多為用力排便和下床活動,發(fā)病急,首發(fā)癥狀表現(xiàn)為胸痛、咳嗽、咳血、呼吸困難等,嚴重時發(fā)生呼吸暫停、休克癥狀,死亡率較高,短期內容易復發(fā),經有效溶栓及抗凝治療,可治愈或好轉。
在對患者進行溶栓和抗凝治療期間,做好臨床護理,有助于降低肺栓塞發(fā)病率。治療成功的關鍵是及時診斷、有效治療、精心護理。本次研究中,通過密切觀察、心理護理、治療護理、健康教育等護理措施,有效預防大出血及其他嚴重并發(fā)癥,有助于減少致殘率和死亡率,值得臨床推廣。
[1] 中華醫(yī)學會放射學分會心胸學組.急性肺血栓栓塞放射學檢查技術方案與診斷共識[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2,46(12):1066-1070.
[2] 劉春艷.急性肺血栓栓塞癥60例的臨床觀察及護理體會[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12):1808-1809.
[3] 賈勤惠.急性肺血栓栓塞的診治70例報告[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03):435.
[4] 范本芳,丁文彬.急性肺血栓栓塞癥的介入治療及護理[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15):1697-1670.
[5] 尹建華,路學玲.急性肺血栓栓塞癥32例臨床護理體會[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9(28):3655-3656.
R47
A
ISSN.2095-6681.2015.01.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