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峰,胡志超,鮑瑞玲,蘆 漾
(1.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中心醫(yī)院輸血科,河南 新鄉(xiāng) 453200;2.新鄉(xiāng)市興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 新鄉(xiāng) 453200)
運用血栓彈力圖在腹部創(chuàng)傷患者術后并發(fā)深靜脈血栓預防中的應用效果
楊慶峰1,胡志超2,鮑瑞玲2,蘆 漾2
(1.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中心醫(yī)院輸血科,河南新鄉(xiāng)453200;2.新鄉(xiāng)市興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新鄉(xiāng)453200)
目的 分析有效運用血栓彈力圖在腹部創(chuàng)傷患者術后并發(fā)深靜脈血栓預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腹部創(chuàng)傷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高危組60例與中危組20例。對其應用血栓彈力圖,觀察患者應用效果。結果 高危組患者干預3天后,R值明顯低于干預前,MA值明顯高于干預前(P<0.05),干預1周、2周后R值均明顯高于干預前,MA值明顯低于干預前(P<0.05);中危組患者干預2周后的R值明顯高于干預前(P<0.05),MA值明顯低于干預前(P<0.05)。結論 腹部創(chuàng)傷患者術后并發(fā)深靜脈血栓預防中,應用血栓彈力圖,療效較好,并可更好的預防并改善患者深靜脈血栓情況,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血栓彈力圖;腹部創(chuàng)傷;深靜脈血栓
深靜脈血栓形成(DVI)是指深靜脈腔內血液無法正常凝結,導致靜脈腔受阻,使靜脈回流受到影響?;颊邉?chuàng)傷是因為創(chuàng)傷術后的應激反應與輸血等原因致使血液呈高凝狀態(tài),容易形成DVT,是創(chuàng)傷患者術后致死原因[1-2]。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腹部創(chuàng)傷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腹部創(chuàng)傷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高危組60例與中危組20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患有血液病以及近期應用過皮質醇激素進行抗凝治療的患者。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齡21~66歲,平均年齡(37±3.45)歲;致傷原因:交通傷40例、摔傷18例,高處墜落傷12例、砸傷10例;危險程度:高危60例,中危20例;其中高危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22~64歲,平均年齡(38±3.49)歲;中危組男11例,女9例;年齡21~66歲,平均年齡(37±3.49)歲。
1.2方法
1.2.1篩查方法
使用DVI的風險因素評估表與血栓彈力圖,評估入選患者DVI風險,高危組:患者綜合評分超過5分;中危組:患者綜合評分2~4分。若患者血栓彈力圖實際監(jiān)測指標的中凝血因子(R)最大血塊強度值×MA值超過70 mm,則可評為高凝狀態(tài)。
1.2.2治療方法
若血栓彈力圖的檢測R值<5 min,需要予以患者低分子肝素1000 U抗凝,若患者處于高凝、高危高凝,應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頻率為1次/8 h,3次/d;若經血栓彈力圖檢測MA值>70 mm,則應予以患者抗血小板的活性藥物治療[3-4]。
1.2.3干預方法
高危組:若患者術后未清醒,則會失去自主活動能力,因此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活動肢體,充分應用下肢壓力梯度的治療儀幫助患者活動,1 h/次,1次/2 h,還要幫助患者進行雙下肢足泵、踝關節(jié)背伸運動,6次/d,20 min/次。待患者清醒并具有穩(wěn)定血流動力學后,再制定個體功能鍛煉計劃,促使患者自動增加運動量,6次/d左右,20 min/次。
中危組:若患者術后未清醒,缺乏自主活動的能力,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穿彈力襪,協(xié)助患者進行肢體活動,例如:雙下肢足泵運動與踝關節(jié)背伸等,4次/d,15 min/次。若患者神志不清楚,也有自主活動的能力,護理人員則應讓患者雙手與雙腳分別拉彈簧拉力器與蹬拉力器,進行臀部離床的運動,5次/d,同時適當增加運動量,1周以后運動量達30次/d,2周后各項運動量要達40次/d,3周后各項運動量可以達50次/d。
1.3觀察指標
干預前與干預后1天、3天、1周、2周分別對患者的血栓彈力圖R值、MA值及凝血狀態(tài)變化進行觀察,同時將干預2周后,兩組患者DVI發(fā)生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并對其進行分析。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不同時間血栓彈力圖參數(shù)變化對比:高危組患者干預3天后,R值明顯低于干預前,MA值明顯高于干預前(P<0.05),干預1周、2周后R值均明顯高于干預前,MA值明顯低于干預前(P<0.05);中危組患者干預2周后的R值明顯高于干預前(P<0.05),MA值明顯低于干預前(P<0.05)。
DVI是指血液在人體深靜脈腔內產生不正常的凝結現(xiàn)象,可同時阻塞靜脈腔,導致靜脈回流受阻。腹部創(chuàng)傷患者在救治過程中,因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容易出現(xiàn)血液高凝,形成DVI。而這種DVI易導致死亡,因此需要采取相應方式,及時預防患者DVI情況[5]。本研究顯示,腹部創(chuàng)傷患者術后并發(fā)DVI預防中,應用血栓彈力圖,療效較好,并可更好的預防并改善患者DVI情況,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錢俊濤,黃貴娥,劉 燕.探討在血栓彈力圖指導下腹部創(chuàng)傷患者術后DVI的預防方法[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4,05(07):34-35.
[2] 趙 驥,王彥停,高長杰.有效運用血栓彈力圖在腹部創(chuàng)傷患者術后并發(fā)DVI預防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24(27):8-9.
[3] 彭南海,葉向紅,陳月英.凝血功能監(jiān)測預防腹部創(chuàng)傷術后DVI的護理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3,24(08):65-67.
[4] 彭南海,馬嫦娥,陳月英.老年腹部創(chuàng)傷患者術后DVI高危風險的篩查及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3,13(06):494-496.
[5] 許紅英,方嫵梅,沈社良.用血栓彈力圖比較不同麻醉方法對患者圍術期凝血及纖溶功能的影響[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5,20(03):599-601.
本文編輯:孫春宇
R473.6
B
ISSN.2095-6681.2015.020.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