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楊曉利, 張 競, 王春民, 郭金甲, 秦 婷, 王志文*
(1.河北聯(lián)合大學,河北唐山063000;2.遵化市人民醫(yī)院,河北唐山064200;3.頸復康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河北承德067000)
[醫(yī)院藥房]
腰痛寧膠囊對腰椎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血清IL-1β、TGF-β1的影響
張 靜1, 楊曉利2, 張 競1, 王春民3, 郭金甲3, 秦 婷3, 王志文1*
(1.河北聯(lián)合大學,河北唐山063000;2.遵化市人民醫(yī)院,河北唐山064200;3.頸復康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河北承德067000)
目的觀察腰痛寧膠囊對腰椎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血清中白細胞介素-1β(IL-1β)及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響,從細胞因子角度探究該藥的作用機理。方法采用隨機、雙盲、對照研究方法,將108例患者,分為治療A組 (腰痛寧膠囊4粒組),治療B組 (腰痛寧膠囊6粒組)以及對照組 (痹痛寧膠囊組),每組36例;收集治療前后患者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IL-1β、TGF-β1水平變化。結果三組治療后以改良日本整形外科學會(JOA)評分標準均較治療前均升高;治療后,三組患者的IL-1β水平降低,TGF-β1水平升高,且治療B組作用較治療A組和對照組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1)。而治療A組與對照組的變化幅度接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腰痛寧膠囊可以通過抑制患者IL-1β的表達,升高TGF-β1的水平,達到減輕炎性反應,這可能是該藥治療腰椎骨性關節(jié)炎的作用機制之一。
腰椎骨性關節(jié)炎;腰痛寧膠囊;白細胞介素-1β;轉化生長因子-β1
腰痛寧膠囊是頸復康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純中藥制劑,主要由馬錢子粉、土鱉蟲、川牛膝、甘草、麻黃、乳香、沒藥、全蝎、僵蠶、麩炒蒼術組成,是臨床治療腰痛的常用藥。利用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以 “腰痛寧膠囊”為檢索詞進行檢索,收集1991—2014年公開發(fā)表的有關腰痛寧膠囊的報告文獻,共有360條。在這些文獻中多是關于該藥臨床觀察與藥效學方面的報道,臨床療效確切,且相關藥效學實驗已證明該藥具有抗炎鎮(zhèn)痛的作用,如腰痛寧組方對IL-1β誘導的大鼠軟骨細胞具有顯著促增殖作用[1],還能抑制小鼠的疼痛反應,提高痛閾。但該藥作用機制研究較少。因此,基于對腰椎骨性關節(jié)炎 (Lumbar Osteoarthritis,LOA)發(fā)病機理的認識,著重觀察腰痛寧膠囊治療LOA患者前后血清IL-1β及TGF-β1的水平變化,探討該藥治療腰椎骨性關節(jié)炎的作用機制。
1.1 一般資料 108例患者均為河北聯(lián)合大學附屬醫(yī)院風濕免疫科就診病人,入選病例均符合 《臨床骨傷科學》[2]診斷標準。中醫(yī)辨證符合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醫(yī)臨床診療術語》[4]擬定寒濕瘀阻證診斷標準。將其分為3組,每組36例。治療A組,男17例,女19例,平均年齡 (52.0± 7.0)歲,平均病程 (6.6±2.1)年。治療B組,男16例,女20例,平均年齡 (52.2±7.8)歲,平均病程 (7.2± 4.0)年。對照組,男14例,女22例,平均年齡 (54.2± 10.3)歲,平均病程 (6.8±1.6)年。3組病人性別、年齡、病程均接近 (P>0.05)。本研究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分組方法 用SAS軟件模擬產生隨機碼,按患者的就診順序進行隨機,由不參加研究的專職人員按隨機碼順序進行藥品的包裝及編盲工作,研究期間,研究者和患者均不知道接受治療的藥品種類,數(shù)據統(tǒng)計與分析時開盲。
1.2.2 納入標準 ①符合腰椎骨性關節(jié)炎的診斷標準;②符合寒濕瘀阻證的辨證標準;③年齡18周歲以上65周歲以下者;④受試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2.3 排除標準 ①妊娠或準備妊娠、哺乳期婦女;②過敏體質者或對本藥組成成分過敏者;③具有心、肝、腎等器官嚴重疾病、血液學病變、代謝性疾病及傳染性疾病等。
1.3 治療方法 治療A組給予腰痛寧膠囊 (頸復康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號Z13020898),1次4粒,1日1次,睡前半小時服,黃酒兌少量溫開水送服;治療B組給予腰痛寧膠囊,1次6粒,1日1次,服藥方法同上;對照組給予痹痛寧膠囊 (吉林省東北亞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號Z20043520),1次2粒,1日2次,溫開水送服。療程為4周。
1.4 觀察指標與方法
1.4.1 改良JOA評分 采用改良日本整形外科學會(JOA)腰痛疾患療效評定標準[5]。根據患者自覺癥狀 (腰痛)、體征、日常生活動作 (睡覺翻身、起立動作等)及腰椎活動功能等進行評分,滿分35分。
1.4.2 血清IL-1β、TGF-β1的采集與檢測 收集治療前后患者清晨空腹血清,留存于無菌非抗凝試管中,在采集后2 h內,3 000 r/min條件下離心10min,留取上清液分裝于Eppendorf管中,快速冷凍,置-80℃深低溫冰箱保存待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進行IL-1β和TGF-β1檢測,試劑盒由北京百奧萊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5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JOA評分標準評定:改善率=[(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35-治療前評分)] × 100%。臨床控制:改良JOA評分改善率≥75%;顯效:改良JOA評分改善率50%~74%;有效:改良JOA評分改善率25%~49%;無效:改良JOA評分改善率≤24%。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Excel進行數(shù)據錄入,采用SPSS 13.0進行數(shù)據整理和分析。定量資料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LSD法做組間兩兩比較,不呈現(xiàn)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進行對數(shù)轉換后使其正態(tài)后進行方差分析。定性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均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組患者治療前一般資料比較 見表1。
表1 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2.2 3組治療前后改良JOA評分比較 三組經治療后改良JOA評分均提高,治療B組較治療A組與對照組更顯著,經檢驗P<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3組治療前后改良JOA積分比較()
表2 3組治療前后改良JOA積分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1;與治療A組治療后比較△P<0.01
組別 病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0.951 0.002 36 16.69±2.99 25.08±3.34治療A組 36 16.58±3.00 25.25±3.09治療B組 36 16.47±2.94 27.72±3.671*△F 0.050 6.887 P
2.3 3組療效比較 3組患者經治療后,治療A組、治療B組及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 83.33%、88.89%、80.56%,經檢驗,治療B組較治療A組與對照組比較,P<0.05。見表3。
表3 3組療效比較
2.4 3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IL-1β及TGF-β1的變化情況3組患者治療前IL-1β及TGF-β1水平接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組患者IL-1β水平均降低,TGF-β1水平均升高,治療B組較治療A組和對照組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A組與對照組的幅度接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3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IL-1β及TGF-β1的變化()
表4 3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IL-1β及TGF-β1的變化()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1;與治療A組治療后比較,△P<0.01
組別 病例數(shù) IL-1β/(ng·L-1)TGF-β1/(ng·L-1)36 24.41±3.77 16.23±1.44 676.04±82.78 876.52±47.78治療A組 36 23.53±3.23 15.64±1.85 695.03±98.40 890.28±69.46治療B組 36 24.02±3.29 13.94±1.67*△ 682.49±92.00 935.86±51.13*△F 0.579 18.404 0.403 10.695 P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治療前 治療后0.562 0.000 0.858 0.000
腰椎骨性關節(jié)炎又被稱為腰椎退行性關節(jié)病,以腰痛及活動受限為主要表現(xiàn)的疾病。其病理特征為關節(jié)軟骨變性、破壞、軟骨下骨硬化,關節(jié)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骨贅形成[6]。近年來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一般好發(fā)于中老年人[7]。我們知道某些因子在關節(jié)炎的病理過程中對關節(jié)軟骨和滑膜具有破壞作用,其中非常重要的是IL-1β,它可抑制透明軟骨膠原的合成,改變和破壞軟骨細胞周圍環(huán)境使軟骨的結構蛋白發(fā)生質的改變,這在腰椎骨性關節(jié)炎的發(fā)生中具有顯著破壞性。一些實驗證明,腰椎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的滑膜及軟骨中均有較高水平的IL-1β存在,與正常有顯著差別,提示骨關節(jié)炎軟骨損傷與IL-1β異常高表達有關。TGF-β1廣泛參與機體的細胞分化、創(chuàng)傷修復、自身免疫等病理生理活動。它是腰椎骨性關節(jié)炎過程中介導軟骨合成、抑制膠原和蛋白聚糖分解的主要細胞因子[8]。細胞因子分為致炎因子和抑炎因子,IL-1β屬致炎因子,TGF-β1是目前公認的抑炎因子,可降低 IL-1β水平[9]。另外,TGF-β1能夠上調金屬基質蛋白酶抑制物的表達,減少IL-1β受體在細胞膜上的數(shù)量,從而逆轉TGF-β1介導的破壞作用。本試驗結果顯示,治療后患者血清TGF-β1表達明顯增加,IL-1β水平顯著下降,提示腰痛寧膠囊可能通過調節(jié)兩者水平,促進軟骨修復,保護關節(jié)。
中醫(yī)學理論將腰椎骨性關節(jié)炎歸納為 “骨痹”范疇[10],以寒濕瘀阻證多見,臨床以腰部冷痛,血行瘀滯為辨證要點。腰痛寧膠囊由十味藥物組成,方中馬錢子為傷科療傷止痛之佳品,配伍全蝎更增止痛之效,共為君藥。乳香辛香走竄;沒藥活血化瘀,共為臣藥。土鱉蟲、僵蠶消腫散結;川牛膝補肝腎,強筋骨;蒼術祛風除濕;麻黃散寒通滯,以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以為使藥。諸藥配伍,共奏消腫止痛,疏散寒邪,溫經通絡之功。
腰痛寧膠囊可以調節(jié)患者血清IL-1β及TGF-β1水平,這可能與組方中選用的馬錢子、全蝎、乳香、麻黃等中藥有關。如馬錢子堿具有顯著抗炎止痛作用,抑制軟骨細胞凋亡[11];全蝎可使TGF-β1的表達趨于正常[12];乳香具有抑制炎癥因子TNF-α和IL-1β釋放的作用[13];麻黃堿對細胞免疫有抑制作用[14]。綜上所述,腰痛寧膠囊可能通過增強TGF-β1表達,抑制IL-1β的水平,使兩者平衡而達到其治療作用。
[1]張立國,歐陽霄雯,吳婷婷,等.腰痛寧膠囊藥材活性部位不同組合對大鼠軟骨細胞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20(10):151-155.
[2]孫樹椿.臨床骨傷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897-898.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第1輯[S].1993:210-214.
[4]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GB/T 16751.2-1997,中醫(yī)臨床診療術語[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4.
[5]鄧校征.正清風痛寧緩釋片治療腰椎骨關節(jié)炎的臨床研究[D].長沙: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2.
[6]戎利民,馮 豐.腰椎骨關節(jié)炎源性腰痛的診斷和治療[J].新醫(yī)學,2009,40(9):569-570.
[7]王 偉,王坤正,黨小謙,等.中老年人群骨關節(jié)炎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27(6):566-568.
[8]王新美,陳寧杰,韓紅梅,等.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滑膜組織中TGF-β1、NOS2表達及意義[J].山東醫(yī)藥,2010,50(27):77-78.
[9]張金山,程圓圓.膝骨關節(jié)炎患者血清IL-1β、TGF-β變化及相關性研究[J].江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1,23(6):29-32.
[10]段 華.附桂骨痛顆粒治療骨性關節(jié)炎 (陽虛寒濕型)臨床觀察[J].中成藥,2012,34(9):1666-1669.
[11]趙紅衛(wèi),翁世艾,朱燕娜.馬錢子堿對小鼠淋巴細胞功能的影響[J].中國藥理學通報,1999,15(4):354.
[12]張 蕾.全蝎水煎液聯(lián)合化療對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TGF-β1表達水平影響的研究[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14(3):118-119.
[13]郭 輝,張 玲.乳香中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食品與藥品,2007,9(05A):50-52.
[14]丁麗麗,施松善,崔 健,等.麻黃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06,31(20):1661-1664.
R287
B
1001-1528(2015)04-0916-03
10.3969/j.issn.1001-1528.2015.04.053
2014-07-01
張 靜 (1988—),女,碩士生,研究方向為中醫(yī)內科學。Tel:15933253583,E-mail:15933253583@163.com
*通信作者:王志文 (1955—),男,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西醫(yī)結合防治風濕免疫疾病。Tel:15383055698,E-mail:wangzhiwen_195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