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火應
(江西九江沙河開發(fā)區(qū)醫(yī)院,江西九江332100)
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對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效果的影響
張火應
(江西九江沙河開發(fā)區(qū)醫(yī)院,江西九江332100)
目的:探討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對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患者72例,按照健康教育方式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例,觀察組采用個性化健康教育,對照組采用集體健康教育,觀察兩組患者血壓控制率和治療依從性。結果:觀察組血壓控制率69.4%和治療依從性75%,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高血壓患者采用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式,能夠有效控制血壓,提高治療依從性。
健康教育方式;高血壓;血壓控制;效果;影響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率和治療依從性較低,而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血壓控制率和提高治療依從性的重要手段[1]。我院選取收治的高血壓患者采用個性化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結果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資料來源于2013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患者72例,均符合WHO制訂的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按照健康教育方式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例,觀察組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齡在42~79歲,平均年齡為(64.19±6.97)歲,病程在5~17年,平均病程為(10.27±4.13)年;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齡在42~80歲,平均年齡為(64.53±6.92)歲,病程在5~18年,平均病程為(10.71±4.21)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集體健康教育,通過觀看視頻、開展講座等方式對患者進行集體宣教;觀察組采用個性化健康教育,入院時宣教,每天護士查房時宣教,出院后電話隨訪,并根據患者的年齡、家族病史、身體狀況等制訂個性化的宣教方案,內容包括心理疏導、藥物指導、合理膳食、合理運動等。
1.3 觀察指標。統(tǒng)計患者的血壓控制率和治療依從性,血壓控制在140/90mmHg視為有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用百分率%表示,P<0.05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血壓控制率和治療依從性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在血壓控制率和治療依從性上的比較[n(%)]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高血壓藥物的不斷更新,90%以上的高血壓完全能夠控制在理想水平,但是在臨床上并非如此,由于患者的心理原因、認知原因和不良生活因素等,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控制率較低,約10%,而美國在2000年時就達34%,因而需要加強對高血壓患者的健康宣教,以改變患者的行為方式和認知方式,提高治療依從性。
健康教育是連接衛(wèi)生知識和行為改變的一座橋梁,通過健康教育能夠改變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個體化健康教育是根據患者的健康狀況、年齡、病情等制訂的健康教育方式,通過心理疏導、合理膳食、合理運動和藥物指導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調動患者學習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積極性,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而且能夠有針對性的減少導致高血壓的危險因素[2]。本研究結果顯示,個體化健康宣教血壓控制率明顯高于集體健康教育(69.4% vs 50.0%),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集體健康教育(75.0%vs 55.6%),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個體化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壓,提高治療依從性。
綜上所述,對高血壓患者采用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式,能夠有效控制血壓,提高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魏曉東.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對農村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8):74-75.
[2]齊瑞玲.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應用于社區(qū)高血壓病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16):157-158.
R544.1
B
1002-2376(2015)07-0040-01
201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