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竹立(中山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副所長)
大家好,我是中山大學的王竹立,很高興有機會跟大家分享我對未來學校的看法。我個人以為未來的實體學校還會不會存在,或者會以何種形式存在,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我曾經(jīng)有一個預測,未來50年左右的時間,二、三流的實體大學將大部分關閉或者轉型,只有少數(shù)一流的大學還會保留。中小學也會保留,但學制會大大縮短,其他學校有可能轉型為實習基地或實驗基地。
未來大部分的課程將在網(wǎng)上的虛擬課堂里完成。我們可以想象當雙向或多向視頻會議系統(tǒng)、虛擬現(xiàn)實技術以及全息技術這類技術成熟以后,有可能通過網(wǎng)絡虛擬出一個類似于真實的課堂,我們坐在家里就像坐在真實的課堂里一樣。到那時,我們還有必要千里迢迢跑到一個地方去上學嗎?老師和學生還需要集中在一個教室里上課嗎?大家還需要像現(xiàn)在一樣坐在一起開會嗎?我想是不必的。
未來的教師可能將分為兩類,一類是明星教師,負責網(wǎng)上的公開教學;另一類是輔導教師,負責網(wǎng)下的輔導與組織活動。所有這些都有賴于技術的成熟,這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在這個較長的時間里,學校將不得不將課內的面對面教學與課外的在線學習結合起來,在內容與形式上都可能會發(fā)生一些間接式的變化。
我不太主張將過多的技術搬到課堂,然后讓學生在課堂里通過網(wǎng)絡自主學習。課堂里還是要由老師來主導的,如果課堂完全由學生來掌握,那就不需要一起來上課了。每個學生的需求都不同,如何在課堂里實現(xiàn)所謂的個性化學習?個性化學習還是留在課外為好,課堂上還是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但今天的教學不能完全脫離網(wǎng)絡化學習,而應該將有機的課堂教學與課外的網(wǎng)絡學習結合起來。很多時候,教師的指導與講授還是非常必要的。即使到了我說的網(wǎng)絡虛擬課堂時代,教師的講授也還是必要的,不可能大家都在課堂上去探究。只不過那時的教師是在網(wǎng)上講課,而不是在實體課堂中講課。
總結起來,我的觀點就三句話。第一,未來學校有可能不再存在,至少必須轉型,與今天的學校大不相同。第二,今天我們應該將課堂面對面的教學與課外網(wǎng)絡化學習結合起來。第三,少一點課堂上的折騰,課堂里不是技術越多越好,課堂里還是要由老師來主導,當然,絕不能滿堂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