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平
習作評價一直是語文老師的一個熱點話題,怎樣有效評價才能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促進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呢?為此,我做了以下探索與研究。
一、由練筆紙向練筆本的轉變
根據(jù)學校要求,一開學每個班都會領到幾十本的練筆紙,在以后的實施過程中,根據(jù)教學情況,把練筆紙一張張撕下發(fā)給學生,學生寫好后,就根據(jù)一個練筆內容集中為一本。一學期下來,就是20本,堆起來厚厚的一摞,看起來成果似乎很顯著。但在操作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因為課題資料的搜集,所以練筆后這些東西都堆放在老師的辦公室里,學期結束后才發(fā)放,而學生不能及時看到批改后的結果,久而久之,有的學生就覺得寫得好與不好都一樣,說不定老師都不批改呢,反正自己當時看不到。一些學生由一開始發(fā)下練筆紙的新奇,到后來的應付,再到以后覺得是負擔。怎樣才能讓練筆后及時的評價成為學生練筆的動力呢?上學期一開學,我首先把發(fā)下的練筆本用訂書機訂牢,讓它不易掉紙,然后一人一本發(fā)放下去,接著布置學生一個任務,回家裝飾美化自己的練筆本,可以加個封面,還可以在封面上給自己起個響亮的名字。第二天我看到了同學們的創(chuàng)意,封面有打印的圖案,有手繪的彩圖,有直接購買的封皮。封面上的標題有“小小作家”“我的習作腳印” “我的成長足跡”等。我想學生已經(jīng)把練筆作為自己成長的見證了,他們對待練筆本的認真態(tài)度,不就是對以后練筆的一個基本興趣嗎?在以后的練筆中,練筆本的發(fā)放能及時向學生反饋上一次練筆的情況,教師給的評價讓學生能及時知道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從而提高了練筆的有效性。學期結束時,學生拿到手的不再是零零散散的十幾張紙,而是象征自己練筆成果,一學期心血的練筆本。
二、由單一評價向多元化評價手段轉變
對于作文剛剛起步的中年級,平時對練筆的評價應該以老師為主。到了高年級,特別是六年級,要摒棄教師“朱筆一勾定乾坤”的做法,真正讓學生自己當家做主,成為評價的主人。我們應當創(chuàng)設一個相對自由、寬松、平等、民主的評價環(huán)境,讓學生主動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愉快地、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練筆評價,積極參與其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評價方法:
自評:學生需要利用自評的機會來了解自己的進步,評判自己的水平。有效的自我評價與反思能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自己練筆的目標,培養(yǎng)自己對練筆負責的態(tài)度和精神。操作方法是,學生寫好練筆后進行交流,可以讀整篇練筆,還可以讀自認為寫得好的片段,有時也可以是一句精彩的話。通過這一方法,讓學生善于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閃光點,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
互評:讓學生與同學多方主體參與評價,主要是幫助本人更全面客觀地認識自我,同時也讓參與者在溝通與協(xié)商中共同成長,不是簡單地給學生的練筆評定一個量化的等級。在互評的過程中,允許同伴根據(jù)自己內心的真需求,談出個人對練筆的感受、看法和見解,教師有機地加以引導,努力發(fā)展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和健全人格。為了學生的發(fā)展,讓學生真誠地交流、溝通,使全體學生在參與評價的過程中都能有所收獲。我的具體做法有:同桌之間互評,小組長評價,還有分小組進行評價。小組評價的做法是由我把全班分為8個小組,每組一個小組長,然后隨意發(fā)下學生的練筆本。由小組長組織本組同學進行評價,最終選出一篇最好的在全班進行交流。后來,為了對不好好寫練筆的同學有一個促進,也讓同學選出“最需改進的練筆”,在全班進行整體評價。
師評:在整個練筆評價中,老師評價也應該是重要的一環(huán)。教師的指點到位,學生自然會豁然開朗。當然這個環(huán)節(jié)并不完全是獨立的,它也可以貫穿到自評、互評的流程中。如在進行小組評價,推薦最佳作品時,我發(fā)現(xiàn)有的小組長抱有相互取悅的態(tài)度,就是我評選你為最佳,你們組再評選我為最佳。有時一個小組長的不好練筆也被評為最佳,我就毫不留情地指出所謂的最佳存在的問題與不足,讓學生去學習值得學習的地方。
家長評:巧借家長的資源進行練筆的評價,這是本學期我的一個試點。學生在低中年級時,寫好的習作喜歡給家長看,讓家長幫忙修改,但到了高年級卻不愿意家長看到自己的習作。家長參與評價,既能有效地指導學生的習作修改,也能基本了解自己孩子到了高年級時的習作情況。請家長參與評價習作,要求家長對學生以表揚、鼓勵為主。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生將同學的練筆帶回家,請家長參與評價班上其他同學的習作,對于子女的習作一定要細心閱讀,并在習作的旁邊寫上自己的評價。請家長參與評價的方式,一學期不宜多,一到兩次就夠了。
三、由單一等第評價向多樣化評價轉變
對于評價結果,我也一改往日只給一個等第的做法,評價方式豐富起來。我采用了多種評價方式。
(1)用笑臉頭像代替慣用的“優(yōu)、良、及格”等第制。練筆評價也有明確的層次之分。讓學生明確練筆的具體要求:一個笑臉為合格,即語句通順,標點正確,練筆內容基本符合要求;兩個笑臉,在以上的要求外再加書寫認真,內容具體;三個笑臉是在前面基礎上加了練筆內容生動具體,如適當?shù)拿鑼?,用上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這樣學生在練筆過程中,通過笑臉感受到教師和同學對他的鼓勵和關愛,獲取練筆動力。有時采用學生喜歡的三星制或五星制,最低給出一顆星。每次練筆本一發(fā)到學生手里,他們就迫不及待地數(shù)自己有幾個笑臉(幾顆星),學生練筆的興趣大增,能心情愉快地去完成練筆。
(2)及時地勾畫和激勵的批語。雖說練筆不像大作那樣需要精批細改,但對于學生練筆中出現(xiàn)的精彩語句和段落,老師要給予及時點評。可以用紅筆進行勾畫,以示你對他的贊同,也可用簡短的評語以示你對他的欣賞。如:“可喜可賀,一個精彩的片段誕生啦!”“心里活動描寫真細致,你已經(jīng)走進了人物的內心世界?!边€可以批注鼓勵性質的“加油!”“把你的字寫得挺拔些”“好好努力,你會成為一個小作家的”,等等。
實踐證明:在練筆的評價中,教師用一顆愛心去評價,會使學生變得自尊、自信、自強,從而激發(fā)學生巨大的練筆熱情。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立足于練筆心態(tài)的矯正和師生情感的交流,使他們逐步懂得練筆既是生命的需要,同時也是享受生活,抒寫生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