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小冬
【摘 要】在小學高年級階段,語文教學的最主要體現(xiàn)方式就是閱讀與寫作。但是恰恰這讀寫教學是教學中的老大難問題,給老師的實際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改善這種情況,提高孩子的閱讀寫作能力,健全學生語文的綜合素質(zhì)是本文的討論重點。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教學;提高
小學生進入高年級學習,告別了以往的以識字教學為主的單一教學活動,進而增強了閱讀與寫作方面的語言藝術的教學。這時候,孩子們的讀寫能力差異就明顯地顯示出來了。孩子們的閱讀寫作能力普遍低下,造成了他們詞不達意、表述不清的寫作特點。語文學科具有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特點,這也決定了這門學科對孩子們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性。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高年級孩子的讀寫能力,實現(xiàn)語文課堂讀寫的高效教學是我們所要深入思考的。
1語文讀寫教學的重要性
語文教學有它的獨特魅力,而它的魅力所在就是語言藝術。語文這門學科,它的最終目的就是提高人們的閱讀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小學語文教學,主旨就是打好學生語文基礎,訓練孩子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的綜合能力,貫穿素質(zhì)教育的新理念。讀,是語文教學中對課文的主要理解方法。俗語有“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的說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孩子學會以讀導文,在深入的閱讀下了解課文的深刻含義,同時在讀懂文章的同時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為寫打下堅實的基礎。“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正是從側(cè)面充分地說明了大量的閱讀對寫作的促進作用。
寫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一個外放運用,讀是吸收、積累,寫是表達、傾吐,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促進,只有將讀寫二者充分緊密地聯(lián)系到一起才能使孩子的語文學習能力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2讀的積累
2.1深入已有的
一直以來,寫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素材,素材的積累對寫作起到了一個積極促進作用,只有積累了足夠多的素材,才能在寫作過程中有話可說、有理可據(jù)。那么,素材要從哪積累呢?小學生的素材積累有一個絕佳的方式——課本。課堂閱讀是學生的主場,可以充分利用課堂內(nèi)的課文閱讀、分析來提高孩子的讀寫能力。教師應針對課文提出幾個主線問題,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來使學生積極地進入到課文的情境之中。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之間的交流。而交流應在深入研讀過課文之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交流所得所思,而不是無的放矢。老師要起到必要的引導作用,促進學生思維模式的正確發(fā)展,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語文的趣味性、語言的藝術性、情感的豐富性、人物的復雜性。最后根據(jù)自己所得,練習口語交際能力,并及時進行片段寫作來鞏固所得,拓展思維,以提高寫作能力。
2.2吸收欠缺的
語文的學習不應僅僅局限于課內(nèi),還必須學會延伸到課外。加強課外書籍的閱讀,既開闊了眼界,又積累了寫作素材。課內(nèi)外的雙重有效結(jié)合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有效地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大力地鼓勵孩子進行課外閱讀。例如在學習完一篇關于友情的文章時,及時推薦孩子們閱讀另一篇描寫友情的文章,這樣既加強了學生的情感共鳴,又拓寬了不同的寫作表達方式,對孩子的寫作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應多鼓勵孩子閱讀一些課堂上所涉及不到的知識讀本,這樣能拓寬孩子的認知以及有助于情感激發(fā),能讓他在寫作時有“心中有丘壑,揮筆繪江山”的自信感。同時為了提高孩子們的積極性以及危機感,可以定期在班級里舉行“小小讀書會”,以抒發(fā)所學所感的方式來提升孩子們的積極性以及動力,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積累以及表達能力。
2.3綜合所得的
藝術來源于生活,應有效地將學生的閱讀教學與生活相結(jié)合。把教學內(nèi)容作為參考,根據(jù)孩子的生活,展開一系列符合孩子認識的實踐活動。
讀寫環(huán)境也是寫作和閱讀的重要輔助手段,教師可以通過更為方便快捷的網(wǎng)絡來獲取更多更豐富的閱讀寫作知識,以及相關的視頻圖畫資料,讓學生以合作的方式進行前期準備工作。這樣學生能更為輕松、自然地吸收和掌握讀寫的重點。例如,在學習滬教版三年級課文《悉尼歌劇院》之前,就可以安排孩子們自己上網(wǎng)搜集資料。因為本文是一篇介紹外國著名建筑物的課文,而大部分孩子對悉尼歌劇院這棟聞名中外的建筑不了解,沒有辦法從課文中直觀地理解課文所述。因此,在課前的準備工作中,孩子們可以通過網(wǎng)上更多的圖片以及視頻,直觀、全面地了解這棟建筑。有一定的理解基礎,在課堂教學中會更容易地融入教師的課堂之中,同時充分地課前準備,也能讓孩子對自己的閱讀、表達能力有進一步的鍛煉。這樣一來,在課后對悉尼歌劇院外形的仿寫練習中也就做到了有的放矢。
3以讀導寫
只有積累了大量的材料才能寫出好文章,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的。在教師教學過程中要恰當?shù)丶訌妼W生的寫作訓練,達到以讀導寫的作用,鍛煉孩子們的寫作技巧。在適當?shù)亩温?、情境中讓學生進行續(xù)寫或者仿寫,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積累來描繪出自己的理解。
老舍先生有一篇文章叫做《母雞》,他從母雞媽媽有孩子之前與之后的不同表現(xiàn)對比,以及作者前后不同的情感轉(zhuǎn)變表達了對母愛的贊美。這種前后不同的對比是一種很好的寫作方法,可以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后讓孩子仿寫一篇這樣結(jié)構的情感文章。
另外,低年級的寓言故事《狼和小羊》也是一篇很好的續(xù)寫范本,故事的結(jié)尾:狡猾的狼在再三找茬都失敗的情況下?lián)湎蛄诵⊙颉?/p>
那么之后會發(fā)生些什么事呢?小羊的命運如何?兇惡的狼得逞了嗎?這一個個的懸念不正是一個非常好的續(xù)寫材料嗎?雖然這是一篇低年級課文,但是它并不妨礙高年級同學的仿寫,相反,它還極具趣味性。這樣,學生不僅完成了課文的學習,而且對寫作能力和寫作技巧也是起到了非常好的鍛煉促進作用。
4結(jié)束語
高年級語文讀寫這條路對孩子們來說是一條充滿神秘未知樂趣、困難的“星光大道”,對教師來說也同樣是一條充滿荊棘與歡笑的漫長道路。這條路要一步步、一點點地前進,決不能一蹴而就。所有的知識都需要語言來進行表達交流,在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如何更高速、有效地加強孩子的讀寫能力還需我們慢慢探索、改進。只要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不斷學習、研究新的教學方法來教學,持之以恒,相信未來不會遠??傊钍且谎墼丛床唤^的甘泉……
參考文獻:
[1]唐孝祖.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教學探析[J].課外語文(教研版) ,2013,(8):32-32.
[2]李生富.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教學創(chuàng)新對策思考[J].網(wǎng)友世界·云教育,2014,(6):109-1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