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櫻 賴利宇
【摘 要】隨著對兒童教育的日益重視,隔代教育逐漸成為被社會關(guān)注的焦點。隔代教育是祖輩對孫輩的看護和教育。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隔代教育越來越普遍。隔代教育一方面能較好地解決孩子的拖累;另一方面顯現(xiàn)出諸多弊端。本文通過分析隔代教育的利弊,進而提出建議。
【關(guān)鍵詞】隔代教育;利弊;對策
一、問題的提出
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目前存在著兩種基本的教育形態(tài),一是父母對子女教育,又稱為親子教育,二是祖輩對孫輩教育,又稱隔代教育。當前在我國家庭中隔代教育占的比例較大,在幼兒園、小學門口我們常??梢钥吹?,每天上下學接送孩子的家長有許多是老人,也就說明絕大多數(shù)孩子在家里是跟祖輩生活在一起的。而隔代教育中祖輩對孫輩膨脹的溺愛已構(gòu)成了較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但同時,另一些研究認為隔代教育有其自身的優(yōu)點。由于對隔代教育的爭議較大,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根據(jù)有關(guān)隔代教育的主要研究結(jié)果,提出見解及建議。
二、隔代教育的研究
隔代教育現(xiàn)象產(chǎn)生較晚。在隔代教育的類型上,南京師范大學教授盧樂珍把隔代教育模式也分為四種:
一是守舊型教育。老人還保持著老觀念,認為孩子只要聽話就是好孩子,只關(guān)心他物質(zhì)方面的需求,忽略了孩子在人際交往、意志力等社會性方面的發(fā)展。
二是縱容型教育。祖輩無原則地袒護孩子,容不得孩子吃半點虧,使得孩子社會性發(fā)展很差。
三是身教型教育。祖輩為孩子樹立榜樣?!吧斫虅儆谘詡鳌?,孩子的很多優(yōu)良品質(zhì)是在與祖輩的朝夕相處中潛移默化地獲得的。四是民主型教育。通過這種方式,每個人的意見和看法都及時地得到反饋。祖輩、父輩及孫輩之間增強了交流,消除了隔膜。
通過對當前隔代教育現(xiàn)有文獻的檢索,發(fā)現(xiàn)所研究的大都是對隔代教育的利弊的研究。有的專家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了隔代教育是存在著優(yōu)點的,如黃海波教授通過研究,詳細分析了隔代教育中祖輩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優(yōu)勢,認為:
其一:祖輩有較多的精力和時間花在孫子的教育上,同時祖輩喜歡享受和孫子一起的快樂。祖輩照顧好小孩的學習與生活,對孫子的生活與學習給予適當?shù)闹笇?,細心傾聽孫子的生活故事。
其二:是祖輩由于生活的閱歷比較豐富,對孫子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都能夠很好的處理。
其三:是由于祖輩豐富的閱歷和人生經(jīng)驗會為小孩提供言傳身教的好機會,成為家族、親情和血緣的紐帶。
也有研究表面,隔代教育存在著許多弊端。
一是隔代家庭教育比較保守和傳統(tǒng)是施教主體的祖輩在生活過程中的價值觀形成的;祖輩活動有限制、日常交往的范圍相對較窄;耳孺目染老年人的語言和行為,這對于模仿力極強的孩子來說,會致使孩子心理老化和言行成人化加速。
二是在隔代家庭教育中,容易造成他們對孩子過分溺愛,“再苦不能苦了孩子”的補償心理;任性、自私的性格孩子極易形成。
三是隔代家庭教育中,由于老年人年紀大,都喜歡安靜,形成思想行為機械化,因此極可能讓孩子不與人交際,做事固執(zhí)等不良傾向。
四是在教育方法上,許多老人包辦代替孩子穿衣疊被,祖輩成了孫輩的仆人。把物質(zhì)刺激當作教育的法寶是祖輩家長共同觀點,給孩子喜歡玩的玩具,甚至金錢給予鼓勵,這泯滅孩子天生的冒險性、好奇心、開拓精神。
在研究隔代教育的對策方面,萬翼認為,在隔代教育中,辦好家長學校,提高祖輩家長的育人素質(zhì)是關(guān)鍵。他指出,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應有正確的教育觀念和科學的育人知識,同時要了解孩子,給予他們更多的關(guān)懷。
三、相應對策
王極盛說過,現(xiàn)在還不到討論要不要隔代教育的問題,而是要想辦法搞好隔代教育,加強其與親子教育的協(xié)調(diào)性、相容性,在家庭教育中發(fā)揮兩者最大的作用,使兩者相互促進。
1.從父母這一方面來說
首先,要正確理解“隔代親”的情感基礎(chǔ)。老人們能憑著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指導自己的子女養(yǎng)育下一代,老人與孩子間有一種天然的親密感,出于愛的補償心理,老人年輕時往往也因工作繁忙而對自己的孩子照顧不周。當他們迎來第三代時,對其倍加呵護。
其次,要充分尊重祖輩的心理需求和勞動價值,對他們的真心付出應心存感激?!案舸H”是祖孫之間的血緣親情,不要因為老人的一些教育方式不妥或溺愛孩子而剝奪老人享受這份快樂的權(quán)力。父母應明確自己的教育責任,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職,祖輩可以協(xié)助照料孩子的生活,但不能代替父母的作用。父母要多過問孩子的情況,多進行情感交流,以免造成親子之間的隔閡。
2.從祖輩這一方面來說
首先,轉(zhuǎn)變溺愛的教養(yǎng)方式,理智地愛孩子。祖輩家長要以理智控制感情,正確的愛有利于兒童的健康成長,對其生活、性格方面會有積極的影響;讓兒童學會獨立,學會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加強對兒童的社會化教育,常帶其外出去認識周圍世;適度地開展逆境教育,這也是矯正隔代教育缺陷的有效措施。
其次,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祖輩們應該與時俱進,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兒童觀、世界觀,正確地引導兒童,并與兒童一起成長。不可對好奇心很強的兒童所提出的問題橫加指責,而要耐心地進行正確的引導。另外,要了解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遵循這種規(guī)律性,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及時進行各個方面的教育。
再次,提高素質(zhì),做好表率。因為孩子良好的品德和是非觀念是通過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才能完成的。因此,祖輩家長應提高自身遵守公共道德的意識,注意自己的榜樣示范作用;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用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引導教育孩子,而且要特別注意生活中的細節(jié)。
最后,統(tǒng)一思想、標準。兒童的祖輩應與父輩在對兒童在教養(yǎng)目標上求得一致,在方法上走向趨同,在兒童不在場的情況下,提前作出統(tǒng)一的決策,不能一個要求兒童這樣做,而另一個要求兒童用不同的方式去做,這樣容易會出現(xiàn)兒童面對各個家長的要求不一樣而不知所措,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是對的,怎么做是不對的,結(jié)果使得孩子的教養(yǎng)力量抵消,容易養(yǎng)成兩面性格。
參考文獻:
[1]林莉.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分析[J].經(jīng)濟師,2010(9):109-111
[2]朱文碩.隔代教育面面觀[N].家庭導報家教周刊,2004.11
[3]李妍.隔代教養(yǎng)問題的社會工作視角分析[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8(7):121-122
[4]李賜平.當前隔代教育問題探析[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2004(8):137-139
[5]陳蕓,路世麗.隔代教育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J].網(wǎng)絡(luò)科技時代,2008(16):26-27
作者簡介:
馬櫻(1991~),女,浙江紹興人,工作單位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研究方向:生物教育。
賴利宇(1991~),女,工作單位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研究方向:生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