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堯 孫峰承
從“懶馬效應”想到的
●周堯 孫峰承
經濟學中有個“懶馬效應”的故事,講的是兩匹馬各拉一貨車,一馬走得快,一馬慢吞吞。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貨全搬到前面馬拉的車上。后面的馬笑了:“切!就你能,越努力越遭折磨!”誰知主人后來想:“既然一匹馬就能拉車,干嘛養(yǎng)兩匹?”最后懶馬被宰掉吃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危機意識,不能積極努力地工作,讓你的老板覺得你可有可無,那么你離被淘汰的日子也不遠了。筆者由此想到,在人才脫穎而出、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極少數推、躲、庸、散、滑的不作為機關干部,勢必成為領導和群眾眼中的“懶馬”“慢馬”“弱馬”,最終逃脫不了被邊緣化的命運。因此,機關干部只有不斷抓學習、強素質、干事業(yè),才能真正打牢發(fā)展進步的基礎。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三個“力求”。
古人云: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任何時候,勤奮都是永不過時的工作精神,優(yōu)秀機關干部正是憑著勤奮精神獲得巨大成功。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發(fā)現這樣的現象:同是一個部門,有的人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有的人卻是“一杯茶水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會干事、想干事的人,永遠都有做不完的事。優(yōu)哉游哉、安于現狀、推諉扯皮的人,一直都那么閑。久而久之,忙碌的人在“忙”中增長了才干、取得了信任;而悠閑的人在“閑”中喪失了斗志、錯過了機遇。因此,要走向成功、成就事業(yè),機關干部首先要成為一匹“勤馬”,努力做到眼睛里始終有任務、胸膛中永遠有激情。絕不能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不思進取、得過且過;也不能懷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tài),遇事拖一拖、推一推。否則,不但生活失去激情,而且連原來得心應手的工作也變得生疏。在領導眼中,這樣的干部就是一個“寄生蟲”,占著位置不謀其職,既浪費資源又不能做貢獻,甚至會帶來負面影響,自然就成了被淘汰的對象。
機關干部往往承擔著服務和指導雙重任務,不僅程序性、事務性工作多,而且臨時性、突擊性任務重,往往一件工作還未完成,另一項任務又接踵而來??梢哉f,很多機關干部常年處于緊張忙碌的快節(jié)奏、超負荷工作狀態(tài),除了“五加二”,就是“白加黑”。如果抱著敷衍拖沓的工作態(tài)度,不僅見事遲、反應慢,而且會失去有效應對事務的最佳時機,造成工作局面的被動。因此,機關干部要培養(yǎng)快捷高效的工作作風,領會上級意圖先于部屬,各項工作準備快于領導,做到黨委、首長交代的事情毫不遲疑立即辦,群眾期望解決的問題不推不等抓緊辦,日常業(yè)務工作盡心盡力及時辦。要牢固確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理念,以“今日事,今日畢”的恒心和堅持,努力做到事不過夜、案無積卷,確保各項工作占有先機、贏得主動,永遠做服務黨和群眾的“爭先快馬”。
人們常說,機關干部干的是“三加兩減”的工作,即“加長領導的手、加大領導的腦、加亮領導的眼,減少領導的工作量、減少領導的工作誤差”。要想實現這個目標,機關干部除了要擁有勤奮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外,還要具備高人一籌的智慧能力。一名優(yōu)秀的機關干部,絕不會滿足于“領導交給什么就干什么”,也不會只當那種“來了文件上送,有了批示下傳”的收發(fā)員和傳令兵。大凡出類拔萃的機關干部,一定會認真對待工作,嚴格要求自己,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成為一個工作需要、同事尊重、領導欣賞的“智馬”。因此,工作中各級機關干部要圍繞領導的意圖多用心、多思考,注重把上級精神、黨委首長的意圖和本部門的工作實際有機結合起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推動工作上層次、上水平,在深入思考和反復實踐中積累經驗、豐富閱歷、增長才干,努力成為單位建設的棟梁之材和中堅力量。
江蘇省軍區(qū)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