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學術(shù)論文的署名
在期刊論文上署名能表明署名者的身份,即擁有著作權(quán),并表示承擔相應的義務,對論文負責。署名和地址的編寫是檢索工具編制作者檢索途徑、單位檢索途徑的需要,是引用、引文統(tǒng)計的需要,是評價作者水平和學術(shù)地位、影響等的需要,是出版社及讀者與作者聯(lián)系的需要。
國標《GB 7713—1987 科學技術(shù)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shù)論文的編寫格式》規(guī)定:“(論文)責任者包括報告、論文的作者、學位論文的導師、評閱人、答辯委員會主席,以及學位授予單位等。必要時可注明個人責任者的職務、職稱、學位、所在單位名稱及地址;如責任者系單位、團體或小組,應寫明全稱和地址。在封面和題名頁上,或?qū)W術(shù)論文的正文前署名的個人作者,只限于那些對于選定研究課題和制訂研究方案、直接參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作出主要貢獻,以及參加撰寫論文并能對內(nèi)容負責的人,按其貢獻大小排列名次。至于參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計劃分工負責具體小項的工作者、某一項測試的承擔者,以及接受委托進行分析檢驗和觀察的輔助人員等,均不列入。這些人可以作為參加工作的人員一一列入致謝部分, 排于篇首頁腳注”。通常,個人的研究成果,個人署名;集體的研究成果,集體署名。集體署名時, 一般應署作者姓名,不宜只署課題組名稱,并按對研究工作貢獻的大小排列名次。
《裝備學院學報》編輯部
收稿日期2015-05-05
基金項目部委級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