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華
(寧波通途投資開發(fā)有限公司,浙江寧波 315000)
隨著現(xiàn)代橋梁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城市橋梁不僅要滿足其交通功能,更是一件展示力與美的藝術品。寧波明州大橋主橋作為一座主跨450 m的雙肢中承式系桿拱橋,力線流暢,造型美觀。其主跨拱肋空中拼裝采用了纜索吊與斜拉扣掛結合的施工方案,相應的其中跨主梁的施工過程,不僅包含了主梁纜索吊裝的過程,還包含了拱上臨時扣索的拆除過程,中跨水平拉索的張拉和卸載過程,以及主梁吊裝就位后的吊索調索過程。本文以該橋主梁現(xiàn)場安裝的施工控制為工程背景,主要介紹中跨主梁的施工控制特點、方法、內容及成果。
寧波明州大橋是一座特大型中承式系桿拱橋,跨徑布置為100 m+450 m+100 m=650 m,全鋼結構。拱肋分為上、下兩肢,上肢拱為矩形斷面;邊跨下肢拱采用二次拋物線,凈矢高為4.5 m,矩形截面;主跨下肢拱采用懸鏈線,矢跨比=1/5,拱軸系數(shù)為1.6,矩形截面;中跨主拱呈“凸”形斷面。主梁寬度為46 m,高度為3.2 m;邊跨主梁采用單箱多室鋼箱梁,中跨主梁采用分離的雙箱結構形式。全橋總體見圖1。中跨主梁截面見圖2和圖3,兩側為分離單箱,中間采用橫梁連接,主梁通過斜向吊索懸掛在拱肋下。
圖1 明州大橋主橋總體示意圖
圖3 明州大橋中跨主梁加勁截面
明州大橋中跨拱梁施工依靠纜索吊機系統(tǒng)和扣掛系統(tǒng)協(xié)同展開工作。纜索吊機系統(tǒng)采用雙塔三跨方案,主要構成有:塔架、主纜、牽引索和起重索、起吊天車、塔頂風纜系統(tǒng)??蹝煜到y(tǒng)主要有:扣塔、前扣索、后錨索、張拉與錨固系統(tǒng)構成。中跨主拱安裝施工時,由纜索吊機系統(tǒng)負責將拱肋由運梁船上吊起,運輸?shù)娇臻g定位點,再轉由扣掛系統(tǒng)進行空間固定。中跨主梁吊裝過程中,由纜索吊機系統(tǒng)負責將主梁由運梁船上吊起,空間運輸?shù)娇臻g定位點,轉由永久吊索懸掛主梁。圖4為纜索吊機系統(tǒng)和扣掛系統(tǒng)在主梁吊裝過程中的示意圖。
圖4 纜吊和扣錨索系統(tǒng)工作示意圖
需要注意的是,中跨拱肋在扣掛系統(tǒng)的支撐下,其豎向荷載實際通過扣掛系統(tǒng)最后轉由臨時扣索承擔,如果在主梁吊裝過程中,不及時拆除扣掛系統(tǒng),那么主梁的自重也將通過扣索傳遞到扣塔上去,這將嚴重增加臨時扣塔的承載要求。
永久結構在拱肋合龍后,在空間上已形成基本的穩(wěn)定體系,扣掛系統(tǒng)具備了拆除條件,但是這個時候如果拆除扣索系統(tǒng),那么拱肋自重將沿拱軸的切向方向轉化為軸力傳遞至拱腳,形成巨大的水平推力,這是拱腳基礎無法承擔的。因此,在扣掛系統(tǒng)拆除之前,必須張拉中跨水平拉索,平衡拱橋的水平推力。
拱上扣索的拆除包括KM1~KM17扣錨索的拆除工作,中跨主梁的吊裝包括LZ2~LZ20主梁節(jié)段吊裝工作,(扣錨索和主梁的編號均為從邊跨到中跨順序增大,兩岸對稱),水平拉索張拉包含16根水平拉索分步張拉到指定成橋索力的工作(包含半張、超張和卸載),這三種不同的施工工序各自都對應了大量的細分工況,因此,實際主梁的安裝過程將是這三種施工工序相互穿插,共同建設的過程。
在主梁最終吊裝完畢后,主梁的空間線型以及吊桿的索力,與期望中的成橋狀態(tài)存在一定差異,因此需要完成最后的吊桿索力調整工作。
在上述主梁安裝方案中,主梁吊裝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明州大橋中跨主梁與盧浦大橋一樣均為吊桿支承的漂浮體系。在河道全斷面通暢的情況下,盧浦橋采用的是使用拱上吊機從主跨跨中段開始吊裝,再向兩岸逐步起吊和拼裝主梁[1-3]。明州大橋橋址處河道僅跨中部分具備拖船運輸和起吊的通航能力,所有梁端都要從河道中間起吊,因此主梁所有梁段均在中跨通過纜索吊機起吊,空中運送岸側,轉由吊索懸掛后,再逐步由岸側向跨中進行拼裝,最終在跨中實現(xiàn)合龍。圖5為兩側吊裝完畢,最后跨中吊裝合龍時的照片。
圖5 中跨主梁吊裝合龍
本橋在主梁吊裝施工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纜索吊機在主跨跨中處待機就位;
(2)主梁梁段拖船運至跨中處,通過纜索吊的起重索起吊;
(3)將主梁起吊至橋面高度后,移動至岸側拼裝位置;
(4)主梁在吊索懸掛狀態(tài)下,依托前一個吊裝節(jié)段,進行空間定位,調整坐標高度,確保梁段間平順銜接;
(5)吊裝下一個節(jié)段,重復上述過程;
(6)主梁各梁段兩兩拼焊后,采用臨時連接件連成整體;
(7)逐步施工至中跨跨中合龍點;
(8)吊裝合龍段,完成主梁合龍。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個主梁節(jié)段在空中吊裝就位后,先通過一對臨時吊桿和一對永久吊桿共同作用,懸掛在拱肋下,(每個主梁節(jié)段僅設有一對永久吊桿),為提高吊裝過程中的安全性,應盡快將主梁懸掛荷載轉至永久吊桿上。每完成一個節(jié)段環(huán)口焊接,前方的環(huán)口和后方的永久吊桿就可以形成一個穩(wěn)定體系,便可釋放一對臨時吊桿。而環(huán)口的焊接工作較為緩慢,如果等待前個階段的環(huán)口焊接完畢后,再吊裝下個節(jié)段主梁,將嚴重延誤工期。因此在梁段吊裝過程中,每完成兩個節(jié)段的空間定位后,先將兩個節(jié)段拼焊在一起,實現(xiàn)4根永久吊桿懸掛的安全體系,便繼續(xù)下一個節(jié)段吊裝。
與前所述,主梁的吊裝,扣錨索的拆卸,水平索的張拉,都將改變拱肋的受力狀態(tài)和主拱基礎的水平力推力情況。因此在施工工序安排過程中,需要對結構內力的變化進行全面控制,尤其是拱腳的臨時水平推力不能超過基礎的承載能力。
鑒于拱肋合龍后結構內力可彈性疊加,計算分析采用了模塊化的處理方式,分離各個施工步驟,對施工順序進行合理組合,控制結構內力。
在表1中,列出了整個主梁的安裝過程中,各個施工步驟以及對拱腳水平力的影響。表中主梁編號從岸側到江心順序為LZ1~LZ20,臨時塔上的扣錨索編號從岸側到江心順序為KM1~KM17。主梁節(jié)段和扣錨索布置可參見圖4。
從表1中數(shù)據(jù)的變化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隨著扣錨索的拆除和主梁的吊裝,拱腳水平反力不斷增大,需要不斷通過張拉水平拉索平衡拱腳水平力。整個施工過程中,最大拱腳水平力為12 125 kN,滿足基礎的承載能力要求。成橋恒載狀態(tài)下,拱腳水平力為70 kN,滿足系桿拱橋無水平推力的設計期望。
從拱肋的應力狀況來看。在整個施工過程中,主拱拱腳應力為105 MPa,狀況良好;最大應力出現(xiàn)在拱肋上下肢合龍點下,為121 MPa;均在設計的控制范圍內。
后期通過吊桿索力調整,跨中主梁標高與理論值偏差普遍低于50 mm,且為向上的正偏差,最大偏差為80 mm,出現(xiàn)在跨中位置。滿足橋梁的設計要求,見圖6。
表1 主梁安裝施工工序表和拱腳水平反力狀況
明州大橋作為國內最大跨度的雙肢系桿拱橋,施工工藝技術新穎,施工控制難度大,其主梁的施工工藝與常規(guī)拱橋有較大不同,同時涉及了纜索吊機系統(tǒng)和扣掛系統(tǒng)的施工特點。在中跨主梁的吊裝過程中,通過對水平索力以及施工步序的控制,較好的控制了拱腳水平力和其他結構的內力狀況,最終的主梁的成橋線形也滿足設計要求,較好地完成了大橋的施工控制目標,可作為同類工程施工和設計的參考。
[1]李茂興.盧浦大橋主橋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03,32(11):40-43.
[2]臧衛(wèi).世界最大跨度的拱橋——盧浦大橋安裝關鍵技術[J].上海建設科技,2001(5):29-30.
圖6 主梁標高誤差(單位: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