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照團
“喚醒孩子學習的期待”,這是教育的魅力之所在,教育召喚這種自我覺醒。一個對學習缺少期待的孩子,他的天空總是會少點色彩,常常是迷蒙地、亦步亦趨地做著學習的跟眾。彩繪孩子的學習天空,教育需要給出“期待”。作為“期待教育”的主導者,校長不能僅做布道者,把“喚醒孩子學習的期待”這一神圣任務僅僅言傳給教師,他更應該是踐行者,要讓自己的每一次公開亮相都能贏得孩子們由衷的掌聲。校長是大家的,但對于每個孩子來說又都是“唯一”的,每個孩子都會在不同場合積極尋求與校長的美麗邂逅。那么,如何做好校長與學生的心志匹配?筆者認為集會講話非常重要!這類講話次數不多,正由于不多,更顯得其彌足珍貴。
我們不能忽視校長講話的影響力。在孩子的心目里,校長就是他們“心中的太陽”。校長講話要能溫暖每個孩子的心房,啟迪每個孩子的心智喚醒每個孩子對學習的期待。校長要珍視這鐘作用,要珍惜每次與孩子們對話的機會。講話要從內容和形式上下功夫。內容要讓孩子們聽得懂,兼顧不同年段的孩子;形式上要考慮孩子們喜聞樂見的類型,能互動。
不久前,在過完元宵節(jié)返校后的開學典禮上,我在講話前特意準備了三個紅包,每個紅包中都塞著一個燈謎。因為猜燈謎是元宵節(jié)的傳統(tǒng),我順勢而為,把自己想要表達的三層意思——做一個有責任的人,能擔當;做一個有韌勁的人,能堅持,做一個有書香的人,能讀書;化為三個關鍵詞,即“責”“韌”“書”,用猜字謎的形式傳遞給每個孩子。開始時我在臺上講,孩子們聽,現(xiàn)場有點悶。為了讓孩子們“嗨”起來,我打破原定計劃,走到孩子當中,隨機請學生拆紅包、念謎面、猜字謎。猜中了我就把謎面紅包當紀念品送出。結果孩子們猜得不亦樂乎,我適時點撥,在開學初與孩子們簽訂了一份不一樣的“責任書”。事后回想,我感覺自己與孩子們又走近了一步。
細細想來,拉近校長與孩子距離的講話,一要“應景”,要順應當前情況,把時情、校情與愿景結合起來考慮,講的話就如時令蔬菜,既新鮮又有營養(yǎng);二要“應心”,順應每個孩子心里的想法,小孩子就愛“有趣”,“趣”是打開孩子心門的金鑰匙。當然,校長講話中如有承諾,那就要講究“應驗”。如學校確定“六一節(jié)”為“無批評日”,那就不折不扣地實施,如遇特殊就得解釋,且要想個替補的辦法。校長講話算話,“期待”就不會有水分。
喚醒孩子學習的期待,校長責任在肩。校長要把每一次講話都當成一堂大課,并充分利用孩子的信任,用溫暖、智慧、奮進的話語點亮每個孩子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