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瑩瑩 解媛媛 崔瑩
摘要:參照《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發(fā)現(xiàn)在第二外語教學中,學生的聽說能力不能達到與讀寫能力相同的標準,師生雙方對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也都不夠重視。鑒于此,在分析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如何利用現(xiàn)有條件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有效措施,以期提高第二外語的整體教學水平。
關(guān)鍵詞: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第二外語;聽說能力;建議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4)12-0150-02
2001年11月,歐洲議會通過了《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以下簡稱《共同參考框架》)作為歐洲語言在評量架構(gòu)、教學指引、考試及教材選擇等方面的基準?!豆餐瑓⒖伎蚣堋肥侨珰W洲的共同參照基礎(chǔ),在為外語水平規(guī)定了等級的同時,全面介紹了外語學習者使用外語實現(xiàn)交際所必須學習的內(nèi)容,詳細列數(shù)了外語學習者具備有效的言語行為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能力。
《共同參考框架》為評估語言學習者和使用者的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提供了十分詳盡的標準。筆者在第二外語的教學實踐中參照《共同參考框架》提供的教學評估標準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四個學期的學習,學生的第二外語的總體筆頭表達能力、總體閱讀理解能力、總體筆頭互動能力可以達到A2等級(初級),但是總體口頭表達能力、總體聽力理解能力和總體口頭互動交際能力只能達到A1等級(入門級)。也就是說,學生的第二外語的聽和說的能力與讀和寫的能力不匹配,聽說能力明顯低于讀寫能力?;诖?,本文以《共同參考框架》理論為指導,針對提高學生的第二外語聽說能力這一問題進行研究,并根據(jù)筆者長期從事第二外語教學工作的經(jīng)驗,探索切實有效的方法,以期提高第二外語的整體教學水平。
1第二外語教學中聽說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
《共同參考框架》是歐洲眾多專業(yè)教師們十多年的工作成果,是制定現(xiàn)代外語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重要依據(jù),是編寫外語教材的指南[1]出版說明。同時,歐洲理事會在其部長委員會通過的1982年《建議》文件的附件中指出,各成員國應盡可能讓本國各階層人民切實有機會了解其他成員國的語言,切實讓他們學會一種外語,足以滿足交際的需求,尤其要使他們能用所學外語在目的語國家應對日常生活,能為在自己國家居住的外國人提供生活上的幫助,能用所學外語同目的語國家的青年人和成年人交流信息、表達思想、傳遞感情,能更好地理解其他國家人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他們的文化傳統(tǒng)[1]2-3。歐盟各國對外語教學的目標與我國教育部確定的大學英語教學目標不謀而合,我國教育部也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將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確定為: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3]。因此,廣大外語工作者應轉(zhuǎn)變原來的“重讀寫譯等能力的培養(yǎng),輕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的觀念和做法,從而培養(yǎng)出各項能力均過硬的、適應現(xiàn)代化發(fā)展需要的外語人才,這是新時代外語教學的目標。
在第二外語教學中,聽說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逐漸顯現(xiàn):隨著不同國家間越來越頻繁的交流,學生走出校門后運用第二外語的機會越來越多:無論學生選擇繼續(xù)學業(yè)還是參加工作,甚至是休閑旅游,都極有可能使用到第二外語;而良好的第二外語聽說能力可以使學生迅速與目標語言國人士建立起溝通關(guān)系,取得良好的交際效果,對完成目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現(xiàn)階段第二外語教學中聽說能力培養(yǎng)不足的原因
筆者以《共同參考框架》的精神和要求為指導,反思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總結(jié)出學生的第二外語聽說能力不足的原因:
首先,第二外語教學與外語專業(yè)課教學相比,有其自身的特點。第二外語的課時通常為192學時,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一定的寫作、翻譯和聽說能力,能夠運用第二外語作為工具,為進一步深化學習打下基礎(chǔ)。因此,第二外語教學時間緊、任務重,尤其對于零基礎(chǔ)的小語種第二外語教學來說更是如此。從客觀上說,從事第二外語教學工作的教師確實沒有足夠多的時間來重點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
其次,從主觀上來說,師生雙方都對聽說訓練不夠重視。我國傳統(tǒng)的“重語法、輕聽說”的教學觀念深入人心,使師生雙方都受到了影響。教師更重視語法和詞匯的訓練,學生能考出高分,卻不敢也不善于用外語進行交流。而學生則更關(guān)注考試會用到的知識點和內(nèi)容,甚至去追求“標準答案”。這使得第二外語教學逐漸變成“老師寫板書、學生記筆記”的模式,雙方都不愿打破這個模式。
3結(jié)合實際教學情況提出的切實可行的建議
要提高學生的第二外語聽說能力,最重要的是師生雙方共同的重視和配合。教師方面要積極了解和學習國內(nèi)外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將提高學生的第二外語聽說能力作為工作重點。學生方面要將關(guān)注點放長遠,努力使自己符合新時代外語人才的標準。有了師生雙方對第二外語聽說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再加上切實可行的方法,持之以恒,必有所成。
第一,要做到“擠時間”。第二外語課程時間有限,要在不增加課時的情況下有效地培養(yǎng)聽說能力,就要求教師調(diào)整課程計劃,優(yōu)化對不同教學內(nèi)容的時間分配,“擠”出時間來做聽說能力的訓練。比如,各個版本的第二外語教材都配有大量練習,這些練習中有些內(nèi)容重復,有些過于陳舊,教師可以放棄這些內(nèi)容,只完成對運用語法和理解課文確實有幫助的練習。再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背誦課文或者默寫單詞,節(jié)省出部分時間,但是教師必須提前和學生說明背誦對于外語學習的重要性,要求學生認真完成,保證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這些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積少成多,可以讓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聽說方面的專項訓練。
第二,要做到“利用時間”。教師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不會太多,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時間,是廣大外語教學工作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入聽說訓練并使用各種辦法,讓學生敢于說話,不怕出錯,這是聽說訓練順利進行的首要條件:講解課文后,教師可讓學生用幾句話概括歸納課文內(nèi)容;或教師將書后的筆頭練習轉(zhuǎn)化為口語練習,讓學生將頭腦中的句子用口語表達出來。在學生們習慣了課堂上的聽說訓練后,教師可以運用其他方法繼續(xù)深化訓練。endprint
(2)將《共同參考框架》提倡的任務教學法引入第二外語的課堂教學中。任務,是日常生活中個人、公共領(lǐng)域、教育和職場中最常見的事情之一。個人完成一項任務,意味著策略地運用相關(guān)能力,確立了明確的目標和具體內(nèi)容,在某個方面采取一系列定向行動[1]149。將與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場景設(shè)計成一個個的任務,引導學生分團體合作完成,這是非常有效的訓練學生聽說能力的手段: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交際,在完成交際任務的過程中,參與者進行互動、語言輸入(接受)、語言輸出(表達)、理解或中介服務,或者同時從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這類交際活動[1]149。此外,完成一項交際任務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為了順利完成任務,語言使用者會采取最有效的語言策略,將有關(guān)任務的信息、目的、條件和限制因素進行加工、調(diào)整和篩選,使之與自身的資源、學習目的和自身特有的學習方式相一致[1]152。這是一種與現(xiàn)實場景高度相似的模擬活動,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教會了學生們一個可以自行組織并在課下實踐的學習方法。在課堂上,教師應充分引導學生,打開學生的思路并在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提供幫助。例如,根據(jù)第二外語學生的語言水平和實際需要,教師可以設(shè)計旅游咨詢的任務:讓學生在課堂上輪流扮演旅行社的工作人員和有旅行需要的客人,在詢價、景點設(shè)計方面準備相應的問題和應答,如果學生在表達法方面遇到困難,教師可幫助解答。長期接受任務訓練法的學生,會以自己的風格、自己的策略熟練運用所學的語言,這就是今后共同的培養(yǎng)目標。
(3)將多媒體引入第二外語課堂教學。如今,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資料越來越多,很多視頻資料如帶雙語字幕的動畫片和劇集是非常好的教學資料,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放映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視頻資料,并可以將臺詞和字幕打印好分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下繼續(xù)閱讀并加以背誦。這是對課本教學非常好的補充,不僅滿足了學生“聽”的需要,還引導了學生“說”的方法,并且簡便易行,一臺電腦即可實現(xiàn),非常適合第二外語的課堂教學。
提高學生的第二外語聽說能力,這不僅是現(xiàn)代外語教學的目標和要求,也是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給廣大外語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全面衡量學生外語能力的標準,也展示了行之有效的教學法供教師們參考。筆者遵照《共同參考框架》的精神,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適合第二外語教學條件的方法,希望拋磚引玉,引起廣大同行的關(guān)注,大家積極討論,付諸實踐,切實提高第二外語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學習、教學、評估[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Z].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