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一種常見類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AFLD),主要是由胰島素抵抗(IR)以及遺傳易感等因素誘發(fā)的代謝應激性肝臟損傷[1]。NASH是引起隱源性肝硬化的一項重要原因,臨床預后不良,有30%~40%的NASH患者合并進展性肝纖維化,還有10%~15%的患者合并肝硬化,有3%左右的患者發(fā)展為肝衰竭[2]。關于NASH的治療,目前尚無特效藥物,中醫(yī)藥是防治NASH的重要方法。本研究應用中醫(yī)優(yōu)化方案治療NASH,獲得了顯著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青島傳染病醫(yī)院收治的NASH患者104例,均無嚴重心腦肝腎疾病,近4周內均未應用其他NASH治療藥物治療。除外合并藥物性肝損傷、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以及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颊呔栽覆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2例。觀察組男40例,女12例,年齡20~62歲,平均(42.3±8.4)歲;病程 1~6 年,平均(3.5±2.2)年。對照組男 38例,女 14例;年齡22~68歲,平均(41.7±7.8)歲;病程1~8年,平均(3.9±2.3)年。2組性別、年齡及病程等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均常規(guī)予以健康教育、飲食與運動治療,并在此基礎上予以藥物治療。觀察組予以化痰利濕活血方基本方顆粒劑(澤瀉、丹參及山楂各15 g,決明子10 g,柴胡6 g)口服,1劑/d,連續(xù)用藥3個月。隨癥用藥:兼有脾虛濕盛者,加用薏苡仁30 g,黨參15 g;兼有肝腎陰虛者,加用懷牛膝10 g,枸杞子15 g;兼有肝膽濕熱者,加用荷葉10 g,茵陳15 g。所有方劑均為顆粒劑,均由江陰天江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對照組予以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北京安萬特制藥有限公司,28 mg/粒,國藥準字H 20059010)口服,2粒/次,3次/d,連續(xù)服用 3個月。
1.3 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與治療后90、180 d,檢測丙氨酸轉氨酶(ALT)、甘油三酯(TG)以及肝脾CT值。分別于治療前后檢查腎功能、血尿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以及心電圖等,以評價用藥安全性。
1.4 療效評價標準 治愈:中醫(yī)證候積分降低>95%,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ALT及TG恢復正常,CT檢查恢復正常;顯效:中醫(yī)證候積分降低70%~95%,癥狀及體征顯著減輕,ALT及TG降低≥40%,CT顯著改善;有效:中醫(yī)證候積分降低30%~69%,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ALT及TG降低20%~40%,CT檢查有所改善;無效:中醫(yī)證候積分降低<30%,癥狀、體征及CT檢查無改善。中醫(yī)證候積分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制訂??傆行?(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8.0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ALT、TG及肝脾CT值 2組治療后ALT及TG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2組治療后肝脾CT值均顯著提高,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1。
表1 2組NASH患者治療前后ALT、TG、肝脾CT值及中醫(yī)證候評分比較(±s)
表1 2組NASH患者治療前后ALT、TG、肝脾CT值及中醫(yī)證候評分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ALT(mmol/L) TG(mmol/L) CT值(HU) 證候積分(分)對照組 52治療前 85.43±36.31 2.37±1.18 0.68±0.24 21.89±7.51治療 90 d 61.78±36.95a 2.27±1.24 0.76±0.19a 9.24±6.31a治療 180 d 53.94±41.42a 2.02±1.15a 0.82±0.21a 8.01±5.78a治療前 85.71±36.42 2.24±1.12 0.71±0.22 22.48±7.33治療 90 d 45.11±25.54ab 1.71±0.86ab 0.86±0.17ab 7.41±4.82ab治療 180 d 35.49±18.33ab 1.60±0.87ab 0.99±0.18ab 3.69±3.21ab觀察組 52
2.2 臨床療效 治療180 d后,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表2 2組NASH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3 不良反應 2組治療前后經大便常規(guī)、尿常規(guī)、血常規(guī)、腎功能及心電圖檢查均未見異常,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安全性好。
NASH屬于NAFLD的一種臨床病理類型,同時也是誘發(fā)肝硬化、肝細胞肝癌甚至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臨床對于本病的主要原則是控制并治療原發(fā)病,并保護肝臟,合理應用降脂藥物[4]。ALT、TG是反映肝臟炎癥的重要指標,與患者的臨床預后具有密切關系,NASH患者的ALT、TG水平降低越快,其進展成為肝硬化的風險也將顯著降低[5]。但目前所用保肝降酶藥物多難以有效控制患者的ALT、TG水平,療效并不滿意。
祖國醫(yī)學認為,NASH屬于中醫(yī)“積證”、“肝癖”等范疇,主要病機為痰凝、濕熱、血瘀等導致肝絡瘀阻而致病,病位在肝,并累及脾胃[6]。因此,宜治以疏肝健脾、化痰祛濕、活血化瘀之法。本研究擬用化痰利濕活血方進行治療,方中,澤瀉具有利濕化濁的功效,丹參具有清心安神及活血化瘀的功效,山楂可化瘀降濁、健胃消食,柴胡可和解少陽、升陽舉陷、舒肝和胃,決明子具有益腎明目、清肝祛濕等功效[7]。現(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丹參具有肝細胞損傷保護作用,并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抑制肝細胞的變性和壞死,從而間接抑制肝纖維化組織的重吸收,有效阻斷肝纖維化;山楂可降血脂、保護肝細胞;澤瀉能夠顯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有效抑制肝內脂肪堆積,從而改善肝功能;決明子也具有降血脂的作用,柴胡具有抗肝損傷作用。全方能夠化瘀散結、利濁通絡,降低血脂水平,保護肝細胞,提高機體免疫能力[8]。將中藥方劑制作成為免煎顆粒劑,用藥方便,可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本研究將以上述方劑的顆粒劑作為基礎方,結合臨床癥狀應用兼證方顆粒劑治療,配合飲食及運動療法,可起到顯著療效。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ALT及TG水平均較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肝脾CT值顯著升高。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8.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8%,觀察組的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用藥期間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安全性性好。
綜上所述,中醫(yī)優(yōu)化方案治療NASH組方精簡、用藥簡便、價格低廉、安全可靠、療效確切。
[1] 李立,蘇冬梅,韓海嘯,等.中醫(yī)藥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臨床研究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1,11(2):195-203.
[2] 李軍祥,王允亮,劉敏,等.健脾疏肝方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多中心、隨機、對照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34(1):15-19.
[3]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350.
[4] 邱新英.疏肝化濁方聯(lián)合易善復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5例[J].中西醫(yī)結合肝病雜志,2013,23(3):174-175.
[5] Day CP.Clinical spectrum and therapy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J].Digestive Diseases,2012,30(S 1):69-73.
[6] 裴強,王曉素,王憲波,等.清肝化痰活血方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32(1):29-31.
[7] 陳滌平,陳四清,陳友亮,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辨治探討[J].江蘇中醫(yī)藥,2010,42(12):26-27.
[8] 馬健,劉慶燕,李德成,等.疏肝祛瘀化痰法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18(16):1895-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