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菲
夏家駿身上有典型的湘人特色,善良純樸、平和風趣,若較起真來又不乏蠻勁、韌勁??赡芘c個性太過認真有關,夏家駿40多歲頭發(fā)就全白了。對于這個倔強的老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說他好管閑事,不滿意他,甚至恨他。但在百姓中間,夏家駿有諸如“夏青天”、“劉羅鍋”、“民間信訪局長”等外號。更多善良的人們對他則心懷敬意。
事有千變?nèi)f化,只求無愧于心
就在采訪的當天,夏家駿從清晨五六點便被上門求訪的人吵醒。而采訪過程中仍不斷有電話來找夏家駿,也不知道電話那頭都是些什么人,只見夏家駿每次接聽電話都極認真,語氣真切;上門來找夏家駿的人,在采訪過程中也來了兩三撥。來訪必見已經(jīng)成為夏家駿多年來的原則,因為他始終相信一點:就大多數(shù)人而言,無冤不告狀。十幾年下來,憑著一股“蠻”勁兒,夏家駿解決了多少案件,他自己也說不清了。但也不是所有問題都能解決,夏家駿還有一個原則,那就是能解決的盡量解決,解決不了的解釋,解釋不了的安慰。夏家駿還給自己寫過一副對聯(lián):人無百歲千載,但祈有碑在口;事有千變?nèi)f化,只求無愧于心。
作為法學家,夏家駿對立法和普法宣傳高度關注。他認為法學家也應該多為人民做些“小事”。他曾專門為大中小學生編了一套《法律知識讀本》。夏家駿還萌生了寫一本“古代廉吏雜評”的念頭,“主要是看不慣一些社會現(xiàn)象,要結(jié)合現(xiàn)今現(xiàn)實”。
夏家駿說,早在我國古代就已經(jīng)有些辦法來防止官員對上級說謊,比如雍正年間的巡察大使,就是皇帝派下去對官員們進行暗訪的人員?!艾F(xiàn)在,我們是人民的政權,不主張搞什么暗訪?!钡?,夏家駿對加強中央權威、保證官員不敢說謊開出了“藥方”。首先,要加強、擴大中紀委巡視組的工作,加強對地方各級政府的巡視和檢查。第二,要加強調(diào)查研究,防止假報告的出現(xiàn)。第三,凡是給上級領導打的報告,一定要通過各級政府的認真討論,要像對起草的“兩會”報告那樣認真。第四,加強黨內(nèi)黨外舉報、監(jiān)督,要認真對待群眾反映和舉報的問題。第五,要抓正反兩方面的典型。對正面的典型要加大宣傳力度,號召各級政府學習;對反面的典型要嚴厲打擊,以儆效尤。
每年全國“兩會”期間,夏家駿都會收到數(shù)10份要求轉(zhuǎn)交到相關部門的材料?!斑@種‘特快專遞現(xiàn)象,折射出我們一些司法機關溝通渠道的不暢。很多老百姓不上法院,也不去信訪部門,專門堵“兩會”代表委員到會上去反映問題——這不正常?!遍L期研究歷史,遍覽歷朝歷代的興衰沉浮,夏家駿深諳政治清明必須依法治國,社會上的矛盾如果不能及時化解,將關乎國家安危。
往往上訪者經(jīng)過正常渠道上訪卻無回音,而夏家駿給領導寫信卻能得到批復,對此夏家駿深有感觸地說,“我作為政協(xié)委員,反映的問題直到放在領導辦公桌上才得到重視,何況普通百姓?我國應該通過適當?shù)拇胧┦剐旁L渠道更加暢通,并建立有關追查制度”。
大丈夫益人益己;真君子多友多敵
夏家駿喜歡講話,每次參加“兩會”,他都要大聲發(fā)言,而每次幾乎都會引來大家的笑聲。但讓人敬佩的是他敢講真話,敢為百姓講話。夏家駿說,當代表也好,當委員也好,對人民群眾的事情,我在位時要管,不在位時,做一個普通公民,該管也要管。憲法規(guī)定公民有權利監(jiān)督政府,有向中央反映問題的權利與義務。他還說,應該獎掖一批忠直之士,形成一種社會風氣,讓大家都敢講真話,都敢提建議,哪怕提錯了也不要緊,“古人講,上下同欲者勝。只有上下一條心,我們的事業(yè)才會飛黃騰達”。
夏家駿為弱勢群體說話,好像是專門到各地揭蓋子,發(fā)現(xiàn)問題。但是,他到基層也發(fā)現(xiàn)了不少為人民辦事的好干部,“我曾向中央領導或者地方各級主要領導推薦好干部,我推薦的干部從省部級干部到地方公安局長都有,許多人組織找他談話了之后才知道我推薦了他,推薦之前,我先到當?shù)厝罕?、干部中了解他,最后和他本人接觸,看他是個怎樣的人?!薄白黠L不正派的、心術不正的干部不敢來找我?!毕募因E說。
夏家駿的直言諫言,也讓少數(shù)官僚主義者感到極為頭疼卻又無計可施。有一次在某地,某部門的一位官員讓別人帶話給夏家駿,說夏家駿不是書法家嗎?讓他好好練他的字吧,別干預黨的事情。對此,夏家駿覺得腰桿站得直,因為自己是向黨反映情況,而黨是傾聽群眾聲音的。夏家駿說,“與一些不負責任的部門、地方政府打交道、周旋,我真的很累?!?/p>
但是,雖然覺得這種生活狀態(tài)很累人累心,但夏家駿還是認為遇見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管一管”很有意義。在他眼里,解決好一個案子,就像一個數(shù)學愛好者解一道難題一樣,解完了以后很有成就感,心里很愉快?!岸?,從我本身來講,解出一個難題,覺得是給黨增添了一份化解矛盾的力量。”因此,他給自己寫了一副對聯(lián):“大丈夫益人益己;真君子多友多敵。”夏家駿比較推崇明朝人的一個民諺:“賈魯治黃河,恩多怨亦多。百年千載后,恩在怨消磨?!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