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石瑛傳》是一部敘寫民國偉人的傳記。從文學描寫上來看,《石瑛傳》抓住了貫穿石瑛一生的三個特征:杰、清、怪,緊緊圍繞這個性格特征來塑造出一個栩栩如生的歷史偉人。但是,《石瑛傳》的對傳主的文學敘述又不是憑空虛構,而是建立在翔實的史料基礎之上的描摹,因此,它是一部既有歷史價值,又有文學價值的優(yōu)秀人物傳記佳作。讀者從中不僅可以學習到眾多的歷史知識,也可以感受到文學的審美愉悅。
關鍵詞:《石瑛傳》 文學描寫 歷史史實
傳記作為文學的一個品種,其作品的文學性在于嚴格真實的前提下,以文學的筆法,文學的語言,文學的架構,對人物、環(huán)境、場景、氣氛等細節(jié),進行具體的形象的描繪,這樣才能使傳記作品既有歷史價值,又有文學價值,缺一便是偏廢。而宋海清先生的敘寫民國偉人的《石瑛傳》,正是一部將二者有機結(jié)合的人物傳記佳作。
一.宏筆勾勒出“杰”
石瑛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的杰出人物,但如何寫出他的“杰”,卻并非一件易事?!妒鴤鳌吠ㄟ^眾多生動的事件,向讀者描述了石瑛在人生的各個時期的出類拔萃。中年時期,石瑛就任南京市市長一職?!妒鴤鳌肪蛯懗隽怂悦裆髁x為執(zhí)政理念,以建設廉潔政府為目標,以精神建設為引領,通過貸款、救濟、提倡服用國貨等措施,救活了破產(chǎn)的南京綢緞業(yè),扶持了萬千個小工商戶,亦使破產(chǎn)的市郊農(nóng)村經(jīng)濟恢復生機,南京教育事業(yè)尤其獲極大發(fā)展。就在后來刊登石瑛辭職消息的同一份報紙上,就有黑體字寫道:“石市長任期內(nèi),不僅未舉一債,且陸續(xù)清舊欠400余萬元,教育衛(wèi)生工務等各方面,成績亦甚優(yōu)越,頗愛京市人士贊許?!盵1]原教育經(jīng)費1年7萬元,石瑛接任后3年增加到90萬元。醫(yī)療費減免受益30萬人。京市新辟馬路20余條。貧民住宅的建筑和棚戶區(qū)改造,使流浪街頭、無家可歸的人有了遮風雨之所。特別是精神建設、民眾教育和憲政的推進,使民眾的精神面貌發(fā)生從未有過的變化。這些在當時風雨飄搖的中國,是殊為不易的。
《石瑛傳》敘寫了尋求救國之路的心路歷程,到了1937年底,已近花甲之年的石瑛,還譜寫了一曲創(chuàng)辦湯池訓練班的“杰作”。湯池訓練班的全稱是湖北省農(nóng)村合作事業(yè)委員會農(nóng)村合作人員訓練班,該委員會的主任就是二度出任湖北省建設廳廳長的石瑛。建設廳下面有一個農(nóng)村合作事業(yè)委員會,由他兼任主任委員,這個委員會的任務是訓練農(nóng)村合作人員,組織農(nóng)村合作社,發(fā)放農(nóng)業(yè)貸款,促進農(nóng)村經(jīng)濟發(fā)展。湯池訓練班的學員,后來遍布到湖北三十二個縣。這些分發(fā)到各縣去的合作社工作人員,就是撒播到各地的抗日革命火種湯池訓練班后來一直堅持到武漢淪陷,它對湖北一帶的抗日戰(zhàn)爭起了舉足輕重的影響,石瑛為此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二.濃筆譜寫出“清”
石瑛是民國清官。其廉潔之名在當時已為朝野所共仰,甚至只能找出古人與其類比,被稱為“現(xiàn)代古人”。而《石瑛傳》也是用濃筆重彩寫出了石瑛的清正廉潔,辦事不徇私情,也不準別人在自己的任上徇私情。
例如,《石瑛傳》就寫到了他在擔任浙江省建設廳廳長時,建設廳下屬有一所“定海水產(chǎn)學?!?,校長是國民黨元老、原浙江省主席張靜江的女婿。這年,張靜江的女婿以買漁具為名,到日本去玩了一趟,花掉了幾百塊大洋,回來后找建設廳報銷。建設廳審計主任按照廳里規(guī)章,在報銷單上批道:“事先未呈準報案,不予報銷?!迸仕偷绞抢?,石瑛表示贊同,提筆即簽:“如擬?!睆堨o江得知此事后,趕忙寫信給石瑛,信中寫道:“請廳長看在昔日同居法國、患難與共的情誼上,手下留情?!笔拥綇埖膩硇?,將信擱在一邊,不予理睬。
《石瑛傳》還寫到石瑛在抗戰(zhàn)時期在恩施的生活。1939年8月,石瑛舉家遷往恩施。省府在土橋壩。臨時參議會設在龍洞艾氏大祠堂。龍洞一帶的民房都被先期遷來的省府各廳職員租用了。石家來時已無房可租,只有農(nóng)民余春鑒的一排牛屋。嚴立三、張難先陪同石瑛在余家大灣蓮花壩找房子,找來找去,只有那排牛屋是空閑的。嚴、張二位老友不忍心讓他住牛屋,他卻不以為然。人們擔心石瑛兩腿嚴重的風濕癥,住這樣的屋子不行。石瑛說:“買些木炭放到我床下,炭吸潮。冬天烤炭火就去床下拿,還省了放炭的地方呢?!痹谝淮问「瘑T會上,陳誠提議蓋六棟小樓,并誠懇地對石瑛說:“石議長兩腿風濕很嚴重,現(xiàn)住的房子太潮濕、太簡陋,對健康很不利,先給您蓋一棟?!笔⒖谭瘩g說:“我不要。人家小職員住的是什么?一家好幾口擠在一間屋里,有的人家,桌子底下還養(yǎng)頭豬、喂幾只雞。不光濕,還又擠又臭。要蓋就給他們蓋,何況現(xiàn)在還在打仗呢。”陳誠不得不取消自己的提議。
三.彩筆描繪出“怪”
石瑛與嚴立三、張難先被合稱為“湖北三怪”,所謂怪,本意是指那種“個性、行為奇特怪異的人”,《石英傳》也多次用彩筆生動地寫出了石瑛的許多有趣“怪事”,包括他在任湖北省建設廳廳長時,與張難先、嚴立三經(jīng)常一起下鄉(xiāng),但三人都是一身布衣,完全像老農(nóng)民。那些在官場混久了的人,都嘲笑這三個人完全不像當官的人,認為他們太怪異,便說他們是湖北的三個怪物,簡稱“湖北三怪”。當然,在老百姓看來,他們這“三怪”所謂的“怪異”,實際上是指他們完全沒有舊官僚習氣,與那些貪官污吏相比而顯得怪異。
例如,《石瑛傳》就寫了這么一件事。1932年石瑛去南京上任,《中央日報》總編輯賴璉去接站,他緊盯著頭等車廂門口,那些衣冠楚楚的人一個個走下車來,直到最后一個人下車,他也沒見到石瑛。他以為石瑛今天沒來,正準備回去,卻看見從三等車廂下來的人群后邊,有一個身材高大,短短的平頭,穿灰色長袍,著布鞋的人,那就是石瑛,他坐三等車廂來了。
如果說以上只是寫石瑛在衣著上,還有更多的“怪”是體現(xiàn)在行事上。最著名的莫過于《石瑛傳》中所寫的怒打孔祥熙,這在人們看來是非常的“膽大怪異”。1934年1月,財長孔祥熙在撥給南京市的經(jīng)費中,取消了鐵道部給南京市的協(xié)助款12萬元。在一次中委會議會間休息時,石瑛氣沖沖地走到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孔祥熙面前,面含慍色質(zhì)問孔:“你為什么借口經(jīng)費困難,而取消了鐵道部協(xié)助南京市的12萬元?南京從一個中等城市躍為國都,有多少小職員要生息、要給養(yǎng)、孩子要受教育,你了解不了解???有多少貧民沒有房子住、小孩沒有書讀,有多少事等著我們?nèi)プ?,你知道不知道???”孔祥熙忘不了石瑛整頓南京市稅務,一次就征了他幾千元現(xiàn)洋的稅,心懷夙怨譏諷地說:“南京市的稅收不是很可觀嗎?”石瑛聽后,怒火中燒,隨手抓起桌上墨盒向身著英國毛料西服的孔祥熙砸去。
四.文學背后的史實支撐
從文學描寫上來看,《石瑛傳》抓住了貫穿石瑛一生的三個特征:杰、清、怪,緊緊圍繞這個性格特征來塑造出一個栩栩如生的歷史偉人。傳記對石瑛有許多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使人們讀起來非常愉悅。但是,這些描寫并不是作者憑空虛構的,而是以史實為支撐的。
傳記詳細記敘了石瑛在英國留學時與同盟會會員楊毓麟的交往。1911年廣州起義失敗后,楊毓麟對革命感到失望,決意尋死。投海自殺前,從利物浦給石瑛寄了一封信,說他積有130英鎊,請他將100匯給黃興,用作革命經(jīng)費,將30匯給其母,以報養(yǎng)育之恩。等到石瑛與吳稚暉趕到利物浦,楊毓麟已經(jīng)陳尸海岸。這部分敘說讀來像小說情節(jié),但傳記也同時點出關于楊毓麟蹈海這前的情景,曹亞伯在《武昌革命真史》中就有“愛國哲人,又萎其一”的記載[2]。
再如,《石瑛傳》講述了石瑛曾回老家陽新縣城,游說駐軍管事曾慶一加入同盟會,誰知曾慶一是袁世凱的黨羽,結(jié)果游說不成功,反遭到曾慶一爪牙的痛打,昏迷過去。曾慶一見狀,擔心惹上麻煩,命人把石瑛抬到街上,“稱尸避罪”。石瑛2個小時后才醒過來,已被人救到家中,口能說話,全身不能動,到晚上又昏迷。這件事也是以史實為依托。曹亞伯收到石瑛挨打消息后的當晚,便給吳稚暉寫了一信記敘此事,后此信收入由亞伯之子文錫整理出版的《先君子曹亞伯與至友關于國事之函牘》一書中。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應該可以說,《石瑛傳》里描寫的所有事件,都是建立在翔實的史料基礎之上。因此,它在真實性的基礎上對石瑛這個人物形象進行了生動細致的描繪,使得這部書既是一部資料詳細的歷史人物傳記,也是一部生動的紀實文學作品,讀者從中不僅可以學習到眾多的歷史知識,也可以感受到文學的審美愉悅。
參考文獻
[1]宋清海.石瑛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50.
[2]曹亞伯.武昌革命真史[M].上海:上海書店,1982:117.
(作者簡介:舒玲娥,江漢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主要從事英美文學和比較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