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英,劉美玲,肖保娟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護理部,南昌 330006)
身份唱對方法在預防輸液護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
曹 英,劉美玲,肖保娟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護理部,南昌 330006)
目的探討身份唱對方法在執(zhí)行輸液操作時防范不良事件發(fā)生的作用。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輸液操作936 000例(實行身份唱對方法前,實施前組),實行傳統(tǒng)查對方法;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輸液操作1 123 200例(實行身份唱對方法后,實施后組),實行身份唱對方法。比較兩種查對方法在輸液操作時出現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結果實施后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實施前組(0.001 1%比0.000 3%,P<0.05)。結論身份唱對方法的實行能有效地監(jiān)督和保障查對制度的落實,預防不良事件的發(fā)生,保證患者的輸液安全。
身份唱對; 輸液; 不良事件
護理安全是護理質量的基礎,是優(yōu)質服務的關鍵,也是防范和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落實查對制度是護理安全的保障。臨床各項護理工作均涉及查對,其中用藥的查對是護士須頻繁執(zhí)行的,一直延用的以“三查八對”為核心的查對制度,強調的是查對的內容,而并未對查對的形式和條件提出具體要求[1]。由于醫(yī)院發(fā)展迅速,病人周轉快,臨床輸液量大,帶來較大的護理風險,并且輸液操作導致的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較高[2]。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護理部從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在臨床實行身份唱對方法,以保證護士在執(zhí)行輸液操作過程中查對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在防范護理不良事件中起到較好的作用。
1.1 一般資料
本院52個住院部科室,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輸液操作936 000例(實行身份唱對方法前,實施前組),男505 500例,女430 500例,年齡1.8~78歲,平均(42.7±11.2)歲;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輸液操作1 123 200例(實行身份唱對方法后,實施后組),男556 000例,女567 200例,年齡2~80歲,平均(41.5±12.7)歲。本院注冊護士1 279名,其中初級職稱護士(護士職稱和護師職稱)782名,占全院護士的61%。實施前、后2組的護理對象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病情嚴重程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實施前組實行傳統(tǒng)查對方法:在每次輸液操作核對患者身份時,護士直接呼喊患者床號、姓名來核對患者的身份方式。實施后組實行身份唱對方法:在每次輸液操作核對患者身份時,護士先詢問“請問您是哪床?”“請問您叫什么名字?”,由患者自己或陪伴家屬說出患者的床號、名字,如果無誤后,護士再向患者和家屬復述一遍,形成唱對模式,再將得到的信息與輸液袋上的患者姓名核對正確后再執(zhí)行輸液治療。
身份唱對方法具體實施步驟:1)身份唱對方法下發(fā)科室后,護士長組織全體護士學習身份唱對的內容,確保全員掌握??剖覍⑸矸莩獙Σ閷Ψ椒{入月工作重點,利用晨會提問形式,加大護士知曉率;護理部定期舉行理論考試,考核全院護理人員制度落實情況;護士在培訓輸液操作時,培訓老師要把身份唱對方法納入考核標準,保證身份唱對方法的正確落實[3]。2)護理部安排護士長查房時把身份唱對方法設定為專項督導內容,現場評價護士執(zhí)行身份唱對方法的正確性,并將查房督導的結果納入科室每月質量考核中。3)根據科室每月輸液不良事件上報情況及查房專項督導情況,護理部進行匯總并分析達標率[4]。對于護理人員在實際臨床工作中未執(zhí)行身份唱對事件,護理部要在全院質量檢查講評會上傳達給每位護士長并要求及時整改。
1.3 觀察項目
比較2組護士在執(zhí)行輸液操作時出現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輸液不良事件定義及分級指標:輸液不良事件是指護士在輸液過程中因責任心不強、不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不執(zhí)行核心制度,給患者未造成傷害、造成輕微傷害、造成嚴重傷害,引發(fā)或未引發(fā)投訴糾紛的事件[5]。根據國務院衛(wèi)生部頒布的《重大醫(yī)療過失行為和醫(yī)療事故報告制度》[6],對患者造成損傷結果進行評估,共分四級。Ⅰ級:非預期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過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喪失;Ⅱ級:在疾病醫(yī)療過程中是因診療活動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機體與功能損害;Ⅲ級:雖然有發(fā)生錯誤的事實,但未給患者與功能造成損害,或輕微后果而不需要任何處理可完全康復;Ⅳ級:執(zhí)行后不良事件已經發(fā)生,但對患者沒有造成傷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間引起輸液護理不良事件共13起,其中有3起Ⅲ級事件,10起Ⅳ級事件。3起Ⅲ級事件均為初級職稱護士,10起Ⅳ級事件中主管護師職稱4名,初級護士職稱6名。實施后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實施前組(P<0.05),見表1。
表1 2組輸液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
組別輸液人數發(fā)生不良事件/例初級職稱護士發(fā)生不良事件/例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實施前組9360001070.0011實施后組1123200320.0003*
*P<0.05(χ2=3.57)與實施前組比較。
如何有效地執(zhí)行查對制度,讓臨床護士真正把查對制度落實到位,保證患者輸液安全是護理管理者急需面對和思考的問題。本院從財務收費系統(tǒng)實行“唱收唱付”法(收款時要說明收取的錢數,付款時也要說明支出的錢數,找對方錢時也要說清楚找得的錢數,以免出錯[7])中獲得靈感,制定了身份唱對方法并應用于輸液操作。臨床工作中,輸液患者由于年齡大、地域語言差異、急于得到醫(yī)療救助容易發(fā)生身份確認偏歧,容易導致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實施身份唱對方法前,輸液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0.001 1%,其中2例是已執(zhí)行查對制度但卻未查對出問題。而實行身份唱對方法1年后,因輸液過程中查對未落實而導致的不良事件大幅降低(0.000 3%),臨床護理質量得到了較大改善。
1)身份唱對方法的執(zhí)行在本質上保證了查對工作的有效性。有研究[8]發(fā)現,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常發(fā)生查而不對,查不全面或者查對流于形式的問題。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護理人員過分相信自己的主觀判斷,忽略查對制度的落實;另一方面,護理人員可能因為工作繁忙,忙中出錯,遺漏了“三查八對”中的某些查對項目。實施身份唱對方法,護士與患者共同參與反饋,可加強護患之間溝通,避免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繁忙時單方面執(zhí)行查對出現不安全問題的困難,保證了查對制度的有效落實。
2)身份唱對方法能有效地阻止不良事件和醫(yī)患糾紛的發(fā)生。有研究[9]證明,護士主動邀請患方參與查對的舉措得到了絕大多數患者及家屬的積極響應,身份唱對中的“雙向查對”是護理安全“雙保險”,可有效地阻止不良事件和醫(yī)患糾紛的發(fā)生。
3)身份唱對方法能有效加強護士風險意識,提升護士服務意識。實施身份唱對方法后,護士的風險意識、職業(yè)素質及溝通技巧等得到了較大提高,特別是初級職稱護士。從表1可見,初級職稱護士發(fā)生輸液不良事件的比例較高,這與初級護士臨床護理經驗不足,缺乏主動服務意識,工作責任心不強有相關性[9]。身份唱對方法雖然使初級職稱護士在執(zhí)行輸液過程中被動地進行了查對,增加了查對所花費的時間,但卻為保障護患安全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安全管理是護理工作永恒的主題,身份唱對這一新舉措構建了查對管理的長效控制機制,不僅使本院輸液護理不良事件及糾紛降為0.000 3%,同時也培養(yǎng)了護士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和自覺執(zhí)行各項查對制度的習慣,促進了護理質量安全的進一步落實,保證了患者的輸液安全,有效地規(guī)避了護理風險[10]。身份唱對方法是一項護患“雙贏”的管理舉措,是保證查對制度落實到位的有效手段,更是患者輸液安全的保障。
[1] 王莉,李捷,韓小紅,等.液體雙人唱對與糾錯機制在提高護理用藥安全中的顯著作用[C]//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與科技支撐:青島市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青島:2012.
[2] 劉美鵬.改進輸液查對流程在預防靜脈藥液輸注錯誤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4,11(11):182-183.
[3] 杜淑英,黑蘊紅,張秋紅.基于“奶酪原理”對護理查對制度的再認識[J].護理研究,2011,25(11):1015-1016.
[4] 姚崢,安鳳梅,漢業(yè)旭,等.大型綜合醫(yī)院門診患者安全管理實踐[J].中國醫(yī)院,2014,18(1):73-76.
[5] 史秋晨,劉麗萍,胡偉,等.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差錯原因分析與防范[J].安徽醫(yī)藥,2011,15(3):385-386.
[6] 盛素巧.護理不良事件的分析與管理[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2,10(12):1986-1987.
[7] 薛堅,曾桂英,李麗.“唱收唱付”法在三查七對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12):68.
[8] 劉海宏,馬琴.精細化管理在靜脈輸液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1(30):101-102.
[9] 賈云霞,林曉莉,王瑛琳,等.改良查對方法在兒科靜脈輸液操作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1):983-985.
[10] 李明娥,王梅林,王雁林,等.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實施精細化管理對輸液質量安全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5):567-569.
(責任編輯:鐘榮梅)
Application of Singing System in Prevention of Adverse Events in Infusion Nursing
CAO Ying,LIU Mei-ling,XIAO Bao-juan
(DepartmentofNursing,theFirstHospitalofNanchangUniversity,Nanchang330006,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singing system in the prevention of adverse events in infusion nursing.Methods A total of 936 000 patients who received infusion before the use of singing system between June 2011 and June 2012 were selected as the pre-implementation group.In addition,1 123 200 patients who received infusion after the use of singing system between July 2012 and June 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post-implementation group.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post-implement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pre-implementation group (0.001 1% vs 0.000 3%,P<0.05).Conclusion The singing system can effectively supervise and guarante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eck system,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infusion.
singing system; infusion; adverse events
2015-11-17
曹英(1971—),女,碩士,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及護理管理的研究。
R472.9
A
1009-8194(2015)12-0079-02
10.13764/j.cnki.lcsy.2015.1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