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雙麗471000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無牙頜患者總義齒修復治療體會
解雙麗
471000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目的:探討無牙頜患者總義齒修復的臨床效果和治療體會。方法:收治無牙頜患者70例,行全口總義齒修復治療,并記錄患者3次復診的情況,主要對無牙頜患者義齒的使用狀況、咀嚼效率以及患者滿意度進行觀察。結果:戴上義齒后出現(xiàn)不適狀況者61例,經過復診后,患者的固位狀況以及咬的關系較好,顯著地提高了患者的咀嚼效率。無牙頜患者對修復治療的總滿意度97.1%。結論:醫(yī)生要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積極地積累臨床經驗,保證其最佳的修復效果。
無牙頜;總義齒;臨床效果;治療體會
牙列缺失在口腔修復科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病癥,且多見于老年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劇,我國無牙頜患者的人數(shù)逐年增長。無牙頜患者主要表現(xiàn)是缺失了其牙列,進而導致其容貌在一定程度上的改變以及逐漸喪失其基本的咀嚼功能,影響了無牙頜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無牙頜患者總義齒的修復治療最常用的方法是進行全口義齒修復。因此本文對2013年2月-2015 年3月收治的無牙頜患者70例進行全口總義齒修復治療,并對其進行定期的回訪。現(xiàn)將具體研究內容整理報告如下。
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無牙頜患者70例,男43例,女27例,年齡47~81歲,平均(62.48±4.14)歲。其中上頜無牙頜患者21例,下頜無牙頜患者30例,上下頜均無牙頜患者19例。初次戴用全口義齒患者59例,牙槽嵴低平的患者14例。
納入標準:①在入組前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在整個研究中可配合完成治療;②無意識障礙或交流障礙。
治療方法:采用二次印模法來獲取無牙頜患者的無牙頜印模,二次印模法的材料為紅膏以及進口的藻酸鹽。獲取患者無牙頜印模后制作蠟堤,然后確定其準確的垂直距離,取正中頜關系。在經過排牙、打磨等一系列的工序后完成患者的義齒制作工作,并給患者進行義齒的初戴、調整和打磨,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以及詳細記錄無牙頜患者復診狀況。①修復前準備:對70例無牙頜患者進行義齒的制作前,要對患者的口頜系統(tǒng)進行全面的檢查,要根據(jù)每例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修復治療計劃。對患者的無牙頜組織中阻礙義齒就位等唇頰系帶以及骨突等情況進行外科治療,并全面檢查患者的頜關系。若存在長期戴不合適的義齒患者,需要糾正其咬關系;對于患者存在的骨突,要囑咐患者在治療前進行自行按摩,以防止修復后造成的局部疼痛,按摩時間2 次/d;存在舊義齒的患者在修復前2~3 d停止戴用。醫(yī)護人員要詳細了解患者戴用總義齒的具體情況等。②二次印模法:a.為各個患者選擇合適的無牙頜托盤,需要注意的是,無牙頜托盤的邊緣應該距離患者牙槽嵴的3~4mm處,且距離患者黏膜皺皮2~3mm處,并且患者的上頜一定要蓋過其上頜結節(jié),下頜必須要覆蓋患者的磨牙后墊。將椅位調整為適合患者的位置。b.選取一定的紅膏,在經過溫熱水對其進行軟化后塑形,保證其能均勻地平鋪于無牙頜的托盤內。然后將無牙頜托盤放置于患者的口內,從前往后加壓,待其變硬后取出。c.將紅膏的邊緣進行修整,并將倒凹祛除。d.將藻酸鹽印模材加水調拌成膠體,放置在無牙頜托盤內并進入患者口內,待其硬后取出。印模以及其邊緣的厚度應該保持一致。e.最后采用常規(guī)的石膏來灌模。③取正中頜位:a.將兩層紅蠟片烤軟并重疊黏合,按照基托的實際大小對其邊緣進行修整。將烤軟的紅蠟片折疊為9mm左右的蠟條,然后將其粘在牙頜上,保證修整后前部和后部的寬度為6mm、9mm左右。最后將其放置于患者的口內進行試戴,并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修整,保證牙頜平面與患者瞳孔平行,后部的牙頜平面平行于患者的鼻翼耳屏線。b.患者的雙眼要平視前方,并保持其下頜的放松狀態(tài),測出患者的垂直距離。c.將上下頜托放置于患者的口內,并使其回到正中位,正中咬確定患者正中關系位。為了避免出現(xiàn)正中位置不正確性,患者可以重復咬2~3次。醫(yī)護人員在蠟堤面畫中線等標記后取出,對患者的上下頜進行固定,并進行排牙工作。
觀察指標:觀察無牙頜患者義齒的使用狀況、咀嚼效率以及患者滿意度。
無牙頜患者義齒使用狀況以及咀嚼效率等情況:70例無牙頜患者中在戴上義齒后出現(xiàn)不適狀況61例,在咀嚼時容易出現(xiàn)義齒脫落的現(xiàn)象,甚至經常出現(xiàn)患者咬自己頰和舌等現(xiàn)象。在經過3次復診后,患者的固位狀況以及咬合的關系較好,顯著地提高了患者的咀嚼效率。僅有2例患者出現(xiàn)咀嚼無力,面容恢復狀況較差,多次復診后仍覺不適,最后返工。
無牙頜患者滿意度:70例無牙頜患者在總義齒修復治療的過程中,無牙頜患者對修復治療滿意61例(87.1%),基本滿意7例(10.0%),不滿意2例(2.9%),總滿意度97.1%,見表1。
修復前準備工作的重要性:在對無牙頜患者總義齒進行修復治療過程中,醫(yī)生與患者之間進行的溝通和交流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醫(yī)生制作的義齒要滿足患者本身的需求,如對于患者面容上的改變、發(fā)音以及咀嚼功能等,使義齒真正地為患者發(fā)揮其作用[1]。這就需要醫(yī)生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積極主動地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在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讓患者詳細地認識其自身的具體狀況,并且了解其進行修復治療后能達到的效果,同時解決患者在修復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和狀況[2]。積極有效的溝通和交流能保證醫(yī)生診斷正確性以及確定其修復設計工作。
正中頜關系確定的重要性:全口義齒制作的關鍵點和難點是確定正中頜關系,當患者的正中頜關系不正確時,義齒在患者反復地咬合后,將慢慢變松后脫落?;颊哒蓄M關系正確,即便制作的義齒以及固位不好,但通過后期的修整,義齒在患者反復地咬中逐漸壓向黏膜,將其固定在黏膜里,義齒終能正常使用。若患者無牙頜的時間較長,極易形成不準確的咬習慣,這個時候醫(yī)生在對患者取正中頜關系時,患者不準確的咬合習慣將使其難以回到正中關系位[3]。因此,對于形成不準確咬習慣的患者需要醫(yī)生對其進行耐心的解釋,以此來獲得患者的配合。應該對其進行反復多次咬,取得準確的正中頜關系。在此過程中,醫(yī)生要仔細觀察患者的面部外形,面部上下距離的協(xié)調性等方面驗證垂直距離和正中頜關系位的正確性。垂直距離正確性的驗證方法為,若患者的面部表情緊張,上下唇難以閉合,發(fā)音時上下牙存在撞擊聲等說明垂直距離過高;而患者的面容較為蒼老,咀嚼起來無力,則說明垂直距離過低。
初次戴用義齒時調整和指導:義齒在戴入患者的口腔前一定要對其進行仔細的檢查,并進行調改。檢查患者的咬合狀況,并調磨牙頜。醫(yī)生要對患者戴用義齒進行必要的指導,告知患者在初次使用義齒時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不適感。飯后要對義齒進行清水沖洗,早晚均要對其進行徹底的沖洗,保證口腔的衛(wèi)生。囑咐患者出現(xiàn)局部壓痛等狀況時要及時復診。在本次研究中,70例無牙頜患者中在戴上義齒后出現(xiàn)不適的狀況61例,經過復診后,患者的固位狀況以及咬關系較好,顯著地提高了患者的咀嚼效率。無牙頜患者對修復治療總滿意度97.1%。這說明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加上醫(yī)生的修復技術,獲得了較為滿意的修復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在對無牙頜患者總義齒進行修復的過程中,醫(yī)生要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操作,總結臨床經驗,并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從而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表1 無牙頜患者修復后滿意度[例(%)]
[1] 王旭.無牙頜患者不同(牙合)型全口義齒修復臨床療效觀察[D].中國醫(yī)科大學, 2011,9(11):168-169.
[2] 闞娜.老年無牙頜患者的修復治療[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14,37(6):12-13.
[3] 郭起,李照峰,張翠,等.無牙頜種植義齒修復39例臨床報告[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 2014,7(3):137-139.
Treatmentexperience of restoration of totaldenture for patientsw ith no dental jaw
Xie Shuangli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ofHenan University ofScienceand Technology47100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total denture restoration for patientswith no dental jaw.Methods:70 patients with no dental jaw were selected.All patients underwent complete denture restoration,and we record the 3 visit of the patients,and mainly observed the use of denture,chewing efficiency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Results:Therewere 61 cases ofdiscomfortafterwearing dentures.After the visit,the retention status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cclusion of the patientswere better,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atients'chewing efficiency.The satisfaction of restorative treatmentof97.1% in patientswith no dental jaw.Conclusion:Doctorsshould have targeted treatmentplan according to theactualsituation ofpatients, actively accumulated clinicalexperience to ensure thebest repairingeffect.
No dental jaw;Totaldenture;Clinicaleffect;Treatmentexperience
10.3969/j.issn.1007-614x.2015.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