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展奮
司法再怎么任性,法官和警察再怎么為人所詬病,其社會職責與定位總是正面的吧,但是正面卻常有正面的尷尬。
關于“呼案”,刨掉所有的口水,我們最尷尬地看到的一幕卻是:堂堂的地方公檢法幾乎是被一個十惡不赦的嫌犯“倒逼著”。
如果沒有真兇趙志紅的主動自我揭發(fā),并且死不改口,請問,那十八年前冤死的呼格吉勒圖還能不能昭雪?!
換句話說,趙志紅才是此案大起底大翻案的初始推手。這句話也許足夠諷刺,卻是真相!
落網后,趙志紅首先招的就是“4·9”女尸案,專案組當即大吃一驚,先后安排四組經驗豐富的干警審訊趙志紅。通過相關渠道,新華社記者湯計復印了這四份口供,“仔細比對這四份供述,幾乎沒有出入。如果不是親歷者,要應對四組具有豐富偵查經驗干警在不同時間的訊問,不可能毫無漏洞?!?/p>
有人歸功于“此人記憶力超強”。問題是,“記憶力超強”的人如果刻意要隱匿,同樣可以隱匿得很超強,就偵查本身而言,你說這些“公安”該不該“感謝”趙志紅?你可以說“呼案的重見天日,并非法律自身起了作用,而是源于政治氣候的推動”;你甚至可以說,呼案遠沒有結束。我們需要解決的,仍然是冤案背后的制度困境。但,如果沒有趙志紅的積極坦白,且死死拽住這一口——“女廁兇殺案就是我干的”——則上面的一切都歸零。
據當年指揮抓捕趙志紅的呼市公安局副局長赫峰透露,2005年11月19日,公安部測謊專家對趙志紅進行了測試,證明“趙志紅的供述屬實”。
但至此,兇案被改寫的危險仍然存在。赫峰回憶,他當初把趙志紅秘密羈押后,曾令所有專案組成員非經批準,不準接觸趙志紅。問題是凌晨2點,赫峰突然接到電話:“一位‘4·9女尸案的專案組重要成員正在違反規(guī)定,單獨對趙志紅進行審訊!”
此人正是十年前“呼案”的專案組組長馮志明。他來干什么?蘋果掉下,離樹不遠。就算傻瓜用腳想,也想得明白。赫峰聞訊立即趕到現場,命令馮志明立刻退出審訊,隨即緊急借調了武警,當天凌晨就把趙志紅轉移。整個過程像暗戰(zhàn)諜片。馮究竟和趙說了什么呢?更蹊蹺的事還在后面。
2006年11月28日,呼市中院對趙志紅案進行一審,公訴機關偏偏“漏掉”了最關鍵的“4·9”女尸案。于是近代法庭史上最逆襲的一幕出現了,身負11條人命的趙志紅當庭嚴肅地指出:我作的第一起大案就是廁所女尸案,檢方怎么不公訴?!
法庭嘩然。審判長果斷制止了趙志紅繼續(xù)“噴糞”。隨即趙當庭被判死刑。
時隔多年,我們仍然能夠想象現場的冷笑話,一個魔頭的作為居然讓人想起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壯舉:“向我開炮!”“向我開炮!”是地方法庭健忘還是檢察院健忘呢?這中間究竟是哪些人斡旋于法院與檢方之間,讓他們故意健忘趙志紅的“第一案”呢?
然而看來“東風不與馮郎便”——正當趙志紅準備延頸受死時,程序突然戛然而止,中央的批示到達內蒙古,敕令“4·9”女尸案重審。
可見,縱然是萬惡之人,只要一念向善,就旌旗飄揚。2006年12月5日,被押回看守所的趙志紅做了一件轟動輿論的事情:他在一張衛(wèi)生紙上寫了一份特殊的申請——“償命申請”,意思法院殺了不該殺的,真正該死的是我,呼吁重審“呼格案”。
一個無辜者,已經被錯殺了,有人還想一路錯下去,到頭來竟然是一名渾身血污的殺坯呼吁“主持公道”。論反諷,還有比這更黑色的嗎。
行筆至此,是人都會想,還有多少冤案被一些人捂著?類似的冤案如何防止不再發(fā)生呢?
看來中國只要一日不“依法治國”,各位就得自祈多福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