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干炎 王水華 劉永芳 陳幫明 周 祁 吳慧心
紫癜性腎炎為機體對過敏物質發(fā)生的變態(tài)反應,導致了毛細血管通透性提高。臨床癥狀常見患者出現(xiàn)皮膚紫癜、關節(jié)炎、腎炎表現(xiàn),粘膜出血[1]。對患者生活影響較大,且可能進展為腎衰竭,因此需要研究有效的治療方法,而常用的治療方法甲基強松龍及環(huán)磷酰胺聯(lián)合常規(guī)治療雖然可收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仍然有部分無效患者出現(xiàn),因此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患者有利,可以提高治療有效率。本研究觀察地塞米松、鹽酸氮芥、降纖酶聯(lián)合治療紫癜性腎炎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我院自2011 年6 月~2014 年6 月收治的紫癜性腎炎患者156 例,按照數(shù)字隨機法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78 例,其中男49 例,女29 例,年齡18 ~35 歲,平均年齡(25.8 ±2.7)歲;其中皮疹77 例,血尿65 例,蛋白尿63 例,管型尿59 例,關節(jié)疼痛29 例,浮腫23 例,腎病綜合征18 例,高血壓4 例,腎功能不全6 例;對照組78 例,其中男50 例,女28 例,年齡18 ~33 歲,平均年齡(25.7 ±2.7)歲;其中皮疹76 例,血尿67 例,蛋白尿64 例,管型尿60 例,關節(jié)疼痛27例,浮腫21 例,腎病綜合征19 例,高血壓5 例,腎功能不全5例;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觀察組給予1 mg/kg 地塞米松,加入10%葡萄糖100 ml,行靜脈滴注,0.1 mg/kg 鹽酸氮芥,加入0.9%氯化鈉3 ml,行靜脈注射,0.02 μg/kg 降纖酶,加入10%葡萄糖150 ml,行靜脈滴注,每天1 次,4 天為1 療程。對照組給予10 mg/kg 甲基強松龍,加入10%葡萄糖100 ml,行靜脈滴注,10 mg/kg 環(huán)磷酰胺,加入0.9%氯化鈉150 ml,行2 小時內快速靜脈滴注,持續(xù)2 天為1 療程。
觀察兩組治療前、治療后內生肌酐清除率(Ccr)、微量白蛋白尿(mAlb)、紅細胞計數(shù)(RBC);兩組治療效果,完全緩解:mAlb <30 mg/24 h,Ccr >60 mg/min·1.73 m2;部分緩解:mAlb 在30 ~300 mg/24 h,Ccr >40 mg/min·1.73m2;未緩解:不符合上述情況;總緩解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n×100%;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數(shù)據采用專業(yè)SPSS 13.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計量資料以±s 表示,組間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 <0.05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Ccr、mAlb、RBC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治療后Ccr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治療后mAlb、RBC 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治療后尿常規(guī)及生化指標比較 (±s)
表1 兩組治療前、治療后尿常規(guī)及生化指標比較 (±s)
組別n Ccr/(mg/min·1.73 m2)mAlb(g/24 h)RBC(個/μ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78 60.0 ±11.0 62.3 ±13.4 346.6 ±48.4 178.0 ±77.3 15.7 ±4.54 5.0 ±2.51對照組 78 59.2 ±11.1 61.3 ±12.8 344.8 ±47.5 294.6 ±79.4 15.8 ±4.67 11.8 ±5.67 t 值 0.9336 1.1261 1.9521 19.8268 0.2391 3.1212 p 值 0.8914 >0.05 0.6993 >0.05 0.6312 >0.05 0.0251<0.05 1.1125 >0.05 0.0412 <0.05
觀察組總緩解率94.87%,對照組總緩解率76.92%,觀察組總緩解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0.51%,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3.08%,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n(%)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n(%)
過敏性紫癜性腎炎目前治療方案尚未統(tǒng)一[3],由于其為IgA 沉積造成的小血管炎腎損害,患者T 細胞功能紊亂并且體內促炎因子失調,也存在體液免疫異常[4]。傳統(tǒng)上多采用糖皮質激素以及ARB、ACEI 等藥物治療,但療效欠佳,大多數(shù)患者會隨著病情的進展逐漸發(fā)展成為慢性腎衰竭,因此對其有效治療方法進行研究十分重要。臨床上亦有在糖皮質激素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丹參酮ⅡA 磺酸鈉[5]或者雷公藤多苷治[6]療本病,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本研究中采用基本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三聯(lián)療法,地塞米松、鹽酸氮芥、降纖酶等三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主要作用機制為:鹽酸氮芥可作用于B 淋巴細胞,使B 淋巴細胞增生受到抑制,降低抗體水平;也可抑制輔助/誘導性T 細胞及細胞毒/抑制性T 細胞,干擾細胞釋放炎性物質,并抑制纖維形成[7]。配合降纖酶的抗凝作用,從纖維蛋白原分子上裂解纖維蛋白肽A,從而減少腎組織纖維蛋白沉積和微血管微血栓形成,抑制纖維化,保護腎功能。地塞米松可通過減輕、防止組織對炎癥的反應,起到抗炎作用,也能抑制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減少單核細胞、嗜酸性細胞、T 淋巴細胞的數(shù)量,同時抑制免疫球蛋白和細胞表面受體結合等,起到免疫抑制作用[8]。三種藥物相互協(xié)同,互不干擾,可提高療效[9]。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指標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療效也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三聯(lián)療法也使患者獲益。地塞米松同時具有抗炎、抗過敏作用,通過刺激骨髓造血機能,減輕鹽酸氮芥的胃腸道反應和骨髓抑制作用,減少藥物性血管炎的發(fā)生[10]。同時降纖酶可以改善地塞米松可能引起的高凝狀態(tài),因此三種藥物使用安全性較高,本研究中也并未觀察到兩組不良反應存在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劉干炎[11]等在一項對照研究中也證實了三聯(lián)療法對于紫癜性腎炎的有效性,他們認為三聯(lián)療法較之傳統(tǒng)方法更加有效,并且用藥安全,與本研究結果相似。總之,地塞米松、鹽酸氮芥、降纖酶三聯(lián)療法治療紫癜性腎炎療效顯著,安全性較高,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1] 李耀輝,張搖威,謝 揚.中西結合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臨床研究[J].現(xiàn)代醫(yī)院.2014,14(4):61 -63.
[2] 陳 甍.大劑量環(huán)磷酰胺聯(lián)合甲基潑尼龍沖擊治療過敏性紫癜性腎炎46 例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3(12):79-80.
[3] 鐘敏華.成人腹型過敏性紫癜與D -二聚體的關系及其在分型鑒別中的價值[J].現(xiàn)代醫(yī)院.2013,13(6):10 -11.
[4] 趙德安,畢凌云,楊達勝,等. 嗎替麥考酚酯治療以蛋白尿為主的兒童紫癜性腎炎療效觀察[J]. 臨床兒科雜志,2011,29(04):328 -330.
[5] 黃 濤.丹參酮ⅡA 磺酸鈉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治療小兒紫癜性腎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28):80 -81.
[6] 晏紅清,曾 金.雷公藤多苷治療兒童紫癜性腎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28):86 -87.
[7] 朱光華,鈕小玲,黃文彥,等. 2012 年KDIGO 紫癜性腎炎臨床實踐指南解讀[J].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3,28(17):1291 -1293.
[8] 張建江,史佩佩,付書琴,等. 兒童紫癜性腎炎167 例臨床和病理分析[J].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3,28(17):1320 -1322.
[9] 陳文波,蘇永智,張 經,等. 環(huán)磷酰胺沖擊治療腎病型紫癜性腎炎患兒的療效觀察[J]. 西部醫(yī)學,2014,26(07):913-917.
[10] 羅 葦,馮仕品,王 莉,等. 279 例兒童紫癜性腎炎臨床與病理分析[J]. 中國小兒急救醫(yī)學,2014,21(07):412 -414.
[11] 劉干炎,王水華,劉永芳,等.地塞米松、鹽酸氮芥、降纖酶聯(lián)合治療紫癜性腎炎的療效觀察[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26):202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