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芳
(青島農業(yè)大學海都學院,山東 萊陽 265200)
搜商是搜索智力,也是智力的一種,將這樣的搜索能力描述為“人類的第三種智力”。這一概念是由一位致力于互聯網創(chuàng)新、改變互聯網搜索規(guī)則的商界精英,中搜總裁兼CEO陳沛在其2006年出版的《搜商:人類第三種能力》一書中首次提出的。
“搜商”即搜索商數(Search Quotient,SQ),是指人們借助工具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即搜索能力,是一種與智商、情商相并列的人類智力因素。 其公式為 SQ=K/T(C)。 其中,K=knowledge,即獲得的知識;T=time,即花費的時間;C=搜商指數,即社會平均知識獲取能力。搜商關心和解決的問題是智商和情商懸而未決的遺留問題——效率。面對海量信息的重重包圍,人類通過工具獲取知識的能力快速升級。那么,培養(yǎng)大學生搜商有何意義,我們應從哪些方面培養(yǎng)這種能力呢?
一個人自學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決定著學習質量的高低。面對現代信息爆炸時代的到來,信息獲取途徑的多樣化,給大學生自學帶來更廣闊的空間。自學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通過搜索對自己有用的信息來獲取知識,沒有一定的搜商水平,自學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在信息社會我們所擁有記憶的知識非常有限,而且科技信息更新快,如何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掌握最新的科技動態(tài),擁有網絡時代的點金石——獲取知識的搜索能力即搜商,使我們所需的知識源源不斷地從信息的海洋里篩選出來,通過自學內化為自己的能力,保證我們高質量的完成學習任務。
大學生的科研能力是確保大學生科研活動得以順利完成的特殊能力,是大學學習階段的重要能力之一,要進行科學研究首先要具備獲取信息并對信息加工處理的能力,獨立的分析判斷和決策能力、實踐動手能力、歸納總結、發(fā)明創(chuàng)造以及撰寫科研論文的能力等。這些能力的提高,正是搜商要培養(yǎng)的能力。
當今,上網搜索已經成為大學生生活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無論大事小事,遇到生活中的疑難問題,在網上先搜索一下已經成為解決問題首選方式。因此在網絡時代,搜商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幫助大學生打理生活的重要能力之一。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難題,除了與父母、老師、同學交流咨詢外,更多的需要我們獨立面對解決,而網上搜索是我們主動快速解決問題的有力武器。搜商存在于生活中的普遍性、特殊性,使得搜商成為現代人的一種特殊生存能力。
作為時代的弄潮兒,大學生搜商能力如何,如何提高大學生搜商能力已成為倍受關注的問題。目前,高校大學生搜商能力表現為:①在運用搜索引擎的熟練程度不高;②對不同搜索引擎的特點了解程度少;③學生自身掌握搜索知識不專業(yè);④對已搜索信息的鑒別篩選和評價的能力偏低。
(1)信息意識。是人的大腦對信息問題的反應,指人對信息敏銳的感受力、判斷能力和洞察力;是人們對自然界和社會各種現象、行為等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評價。在中國,特別是中國大陸公民信息意識偏低,與發(fā)達國家相比,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信息意識,信息意識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信息環(huán)境、信息多少不再是關鍵因素。
那么,怎樣提高大學生的信息意識呢?應當:①充分認識信息的作用;②實現從知道信息為止,向思考信息對你有什么影響、應該怎么利用的轉變;③學習運用提高信息意識的方法;④在實踐中多利用信息,一旦利用信息取得較大的成果,一定會更多、更好地利用信息;⑤要養(yǎng)成干任何事情都要善于利用信息的好習慣。
(2)信息能力。指分析理解、吸收利用信息來提高自己更好地工作和學習的能力。包括信息檢索能力、信息分析、信息評價、信息應用能力等。其中的信息檢索能力——干事情、搞科研、寫論文等,要善于通過全面檢索相關信息來了解現狀、尋找思路、解決問題、創(chuàng)新成果。
(1)圖書館應加強信息素養(yǎng)教育研究工作,成立專門的研究小組,將培養(yǎng)提高大學生的搜商能力做為一項長期的工作堅持開展下去。在圖書館網站設立信息素質教育專欄,加強大學生的信息意識。從大學生入館教育開始,就將宣傳加強信息意識工作植入其中。
(2)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的信息獲取技能,提高網絡信息搜索技能是大學生搜商培養(yǎng)的第一要務。信息獲取技能培養(yǎng)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圖書館可以開展專題的網絡搜索引擎學習和使用講座。現代的搜索引擎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按內容劃分,搜索引擎可分為專業(yè)搜索引擎和綜合搜索引擎。專業(yè)搜索引擎具有 “小而精”的特點,檢索速度快,檢準率較高;綜合搜索引擎涉及的內容廣泛,覆蓋了各學科的各類信息,適合各個主題的各類信息查詢,是目前網絡上應用最廣泛的搜索引擎,檢全率較高。
2)圖書館定期開展館藏數據庫的專題講座。網絡學術類數據庫種類齊全、資源質量總體較高、數據更新及時、檢索手段豐富,此類數據庫高校圖書館一般訂購齊全,是數字圖書館提供信息服務的第一資源,也是培養(yǎng)大學生搜商的信息資源保障。國內比較常用的數據庫有中國知網、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資源系統(tǒng)、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數據庫、全國報刊索引數據庫等。圖書館可以利用自身資源通過組織專題數據庫培訓講座,提高大學生的搜索使用能力,圖書館可以把網絡數據庫的學習運用作為大學生搜商培養(yǎng)的一項重要任務,有計劃地持續(xù)進行下去。
3)開設文獻檢索課。通過開展文獻檢索課,來加強大學生信息檢索技術的學習和使用。網絡信息檢索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學習網絡檢索的原理和表達方式,對提高網絡檢索效率大有裨益。此外,大學生還需關注現代信息檢索技術發(fā)展的新趨勢,對新出現的智能化檢索技術,圖書館信息宣傳部門應及時向讀者進行宣傳介紹使用方法,如新興的自動跟蹤和自動漫游等智能化檢索技術,可以有效拓展大學生利用新技術獲取信息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信息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下,根據網絡文化的發(fā)展、素質教育培養(yǎng)目標和“教育規(guī)劃綱要”的要求,加強大學生搜商培養(yǎng),有助于完善高校的素質教育,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型人才、終身學習型人才和創(chuàng)新型人才打好堅實奠基。
[1]陳沛.搜商:人的第三種能力[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裴慶豐.圖書館培養(yǎng)大學生搜商的途徑[J].圖書館學刊,2011(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