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杰
江蘇省揚州市中醫(yī)院,江蘇揚州 225000
應用加味桃紅四物湯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臨床療效觀察40例
陳 杰
江蘇省揚州市中醫(yī)院,江蘇揚州 225000
目的探討利用加味桃紅四物湯對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進行治療所取得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3年2月—2014年8月該院內曾接收的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80例,根據(jù)患者在院治療先后順序,將這些患者分為兩組,將這兩組患者分別選擇觀察組與對照組表示,對照組中患者利用常規(guī)方法進行治療,觀察組中患者選擇加味桃紅四物湯治療,對其臨床效果進行觀察。結果在治療完成之后,分析患者所得到臨床有效率,觀察組中患者總有效率可達到92.5%,對照組中患者所取得總有效率為75.0%;觀察兩組患者神經傳導速度改善情況,觀察組中患者與對照組相比,其改善情況較優(yōu)秀;觀察兩組患者所出現(xiàn)不良反應,觀察組中患者無1例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對照組中患者有5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兩組患者差異較顯著。結論對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選擇加味桃紅四物湯進行治療能夠取得理想效果,所得到臨床總有效率較高,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神經傳導速度,改善其神經病變,并且有較高安全性,在臨床上可進行推廣應用。
2型糖尿??;周圍神經病變;加味桃紅四物湯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糖尿病并發(fā)癥,有著很高發(fā)病率。該疾病在臨床上發(fā)病比較緩慢,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就是肢體乏力麻木、疼痛以及感覺異常[1]。對于該疾病目前臨床上常規(guī)以西藥進行治療,但效果不是特別理想,并且長時間服用西藥會出現(xiàn)較大不良反應。該研究選擇2013年2月—2014年8月該院內曾接收的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80例,分別利用常規(guī)西醫(yī)方法與加味桃紅四物湯進行治療,分別對其臨床效果進行觀察,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于該院內曾接收的80例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根據(jù)患者入院治療先后順序,將這些患者分為兩組,并且兩組患者在數(shù)量上相等,利用觀察組與對照組表示這兩組患者。對照組中患者共有40例(其中8例來自住院病人,32例來自門診病人),在這些患者中男性患者為24例,另外16例患者為女性,其中年齡最小患者40歲,年齡最大患者80歲,其年齡平均大小為(68.5±2.5)歲;觀察組中有40例患者,在該組中共有22例為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為另外18例,該組中患者年齡最大者為82例,年齡最小者為45歲,患者平均年齡大小為(66.8±2.8)歲。該研究中所選擇這兩組患者在年齡以及性別等一般情況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之間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控制其飲食,使之適當運動,并且與降糖藥物配合控制血糖在基本理想狀態(tài)。對照組中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其甲鈷胺針劑靜脈注射,其劑量為1000 ug/次,1次/d,或者硫辛酸0.6 g 靜滴1次/d;觀察組中以加味桃紅四物湯進行治療,其基本組方為熟地黃、川芎、當歸、桃仁、紅花、山萸肉、黃精、天花粉、玉竹、地龍、威靈仙等各10 g、丹皮、丹參各20 g,將以上藥物以水煎服,1劑/d,分為2次服用。結束治療之后,觀察兩組患者所得到臨床有效率,并檢測其神經傳導速度改善情況,分析其所出現(xiàn)不良反應[2-3]。
1.3 療效判定標準
患者自覺其臨床癥狀消失或者減弱明顯,其膝反射與腱反射均恢復至正?;蛘吒纳票容^明顯,檢測其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與之前相比增加5 m/s之上,或者恢復至正常水平,則表示為顯效;在經過治療之后,患者自覺臨床癥狀有所好轉,其腱反射與膝反射均有一定改善,其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與治療前相比有所增加,但在5 m/s之下,則表示為有效;在經過治療之后,患者自覺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其膝反射與腱反射與治療前比較未得到改善,檢測其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與之前相比未發(fā)生變化,則表示為無效[4-5]。
1.4 統(tǒng)計方法
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對兩組患者有效率、神經傳導速度改善情況以及不良反應作出統(tǒng)計分析,對于結果中患者神經傳導速度改善相關數(shù)據(jù)利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并且選擇t對其進行檢驗,利用χ2檢驗結果中所存在計數(shù)資料,在該次研究過程中選擇P<0.05表示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有效率
在治療完成之后,分析患者所得到臨床有效率,觀察組中患者總有效率可達到92.5%,對照組中患者所取得總有效率為75.0%,兩者之間比較情況具體如表1。
2.2 觀察兩組患者的神經傳導速度變化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
在經過治療之后,觀察兩組患者神經傳導速度改善情況,觀察組中患者與對照組相比,其改善情況較優(yōu)秀,兩組患者之間所差異較明顯,兩組之間具體比較情況如表2。
表2 兩組患者神經傳導速度化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神經傳導速度化比較(±s)
組別例數(shù)運動傳導速度(m/s)感覺傳導速度(m/s)正中神經腓總神經正中神經腓總神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4042.35±3.6548.65±4.2438.25±3.2645.45±4.1638.55±3.2444.28±4.1836.68±4.1542.56±4.25對照組4042.45±3.4545.15±4.1538.28±3.2540.25±4.2238.26±3.2640.16±4.2636.55±4.1238.28±4.23 P >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3 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
在該次治療結束之后,觀察兩組患者所出現(xiàn)不良反應,觀察組中患者無1例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對照組中患者有5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兩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糖尿病并發(fā)癥,中醫(yī)理論認為該疾病本質就是消渴病陰虛,其臨床表現(xiàn)就是燥熱,該疾病是因為長時間消渴,引起氣陰兩虛,血行失暢,導致瘀血內阻,造成肢端脈絡失養(yǎng),嚴重時出現(xiàn)脈絡閉塞,并且有肢端麻木以及疼痛出現(xiàn)。該研究以陰虛及瘀血理論作為出發(fā)點,利用桃仁四物湯加味對該疾病進行治療,從而起到益氣養(yǎng)陰、通絡止痛以及活血化瘀效果。組方中的桃仁與紅花能夠活血化瘀,四物湯有養(yǎng)陰作用, 山萸肉、黃精、天花粉等增強養(yǎng)陰生津,改善口干多飲等癥狀,丹皮、丹參可養(yǎng)陰活血,地龍、威靈仙可活血通絡,熟地、川牛膝等能夠補益肝腎,方中各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能夠標本兼治,使氣血能夠通暢運行,使肌肉四肢能夠得到濡養(yǎng),從而使各種臨床癥狀得以消除,達到治療目的[6]。由該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中患者總有效率可達到92.5%,對照組中患者所取得總有效率為75.0%;觀察兩組患者神經傳導速度改善情況,觀察組中患者與對照組相比,其改善情況較優(yōu)秀;觀察組中患者無1例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對照組中患者有5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兩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選擇加味桃紅四物湯進行治療能夠取得理想效果,所得到臨床總有效率較高,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神經傳導速度,改善其神經病變,并且有較高安全性,在臨床上可進行推廣應用。
[1] 鄭春燕. 地黃飲子合四物湯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54例臨床觀察[J].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4(25):435-436.
[2] 劉鵬,胡小風,胡穗發(fā). 加味桃紅四物湯聯(lián)合小劑量阿米替林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痛33例臨床觀察[J]. 中醫(yī)藥導報,2013,5(22):64-66.
[3] 于一江. 六味地黃丸合桃紅四物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64例[J].陜西中醫(yī),2013,8(18):962-963.
[4] 杜春華. 地黃飲子合四物湯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45例臨床觀察[J]. 中醫(yī)藥導報,2014,3(28):114-115.
[5] 李樹軍,張志國. 桃紅四物湯加味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J]. 實用糖尿病雜志,2010,4(15):36-37.
[6] 姚金梁,徐立,李少康. 桃紅四物湯及其拆方不同提取工藝的鎮(zhèn)痛作用[J]. 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8,2(9):114-116,152.
R587.2
A
1672-4062(2015)04(a)-0043-02
2015-01-05)
陳杰(1983-),女,江蘇儀征人,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內分泌科。